高中古诗词意象教学刍议

2015-05-30 10:48林云��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蜀道意境古诗词

林云��

意象是古诗词的灵魂所在,是作者情感的凝聚,在各种意象背后,隐藏着诗人的悲欢离合和治国平天下的夙愿。所谓意象教学就是指教师将作者所表达的情感以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展现出来,从而成功鉴赏诗词的主旨。

一、巧设情境,让学生感悟意象

高中语文古诗词教学的宗旨,是不仅要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而且要让学生感悟诗词中所体现的意象和作者的真情实感,从而准确把握诗词的主旨。实践证明,把学生置身于诗词所营造的意境中,能让学生从中自然感受作者的情感。因此,我们要善于创设教学情境,将情境与诗词所表达的情感相衔接,从而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譬如,执教李煜的《虞美人》,教师就应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先播放《虞美人》电影剪辑,许多学生会被这栩栩如生的画面所吸引,自然感悟到作者对故国无比深切的怀念之情。

再如,执教唐代诗人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一课时,教师可以用多媒体播放《春江花月夜》的动画,形象地再现江南春夜的美妙景色,让学生感悟富有生活气息的美丽画卷,初步感知作品表达的离别相思之苦。类似多媒体直观形象的展示,有利于学生在身临其境中感悟意象,教学效果事半功倍。

二、咀嚼文字,诵读中体会意象

诗词语言精炼、含蓄、生动,读者只有细细地品味,才能在眼前浮现一幅幅生动形象的画卷,让人心旷神怡。

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明月、松林、渔舟、清泉、浣女向人们勾勒出了秋天雨后寂静深幽的美景;“荒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是晋代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关于世外桃源的精辟描述,这些语句宛如一幅恬静的田园风光图,其语言风格魅力独特,意境令人神往。我们只有激励学生通过诵读,才能感受其语言的意象,让学生心情愉悦。

当然,我们在引导学生诵读诗词的过程中还必须注意两点:首先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诵读方法,把握好诵读的节奏,通过抑扬顿挫的诵读,自然地融入诗词描绘的意境之中。诸如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蜀道难》中的“噫吁唏!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两句统揽全诗,作者在仰望蜀道时情不自已,脱口而出,“噫吁唏”是惊异之词,“高”“危”又同义重出,说明蜀道之高;“哉”“乎”都可是延长音;“蜀道之难”应该读得平缓一些,至于诗歌的感情豪放之处要读得有声势。其次,要让学生通过反复诵读,逐步品味诗词中的语言在听觉、视觉方面的美感,以及用词的含蓄、隽永、精准。

三、抓住特征,鉴赏中揣摩意象

为了不让学生曲解诗意,教师一定要正确引导学生仔细揣摩意象的特征。诸如“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李白)和“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这两句中“水”都是寄托愁思的载体,具有异曲同工之妙。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中却写道:“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里的“水”则是磅礴有势和雄奇瑰丽的。再如,“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王安石《半山春晚即事》)中的“春风”,不是表达作者心中的郁闷,而是运用拟人的手法把“春风”人格化了,反映了季节变幻的喜人景象,彰显了诗人隐居时的达观态度,而教师在帮助学生鉴赏这一语句时,关键在于描写春风的“取”和“酬”上。因此,我们只有让学生抓住意象特征,才能在鉴赏诗词的过程中正确揣摩意象。

四、着眼整体,潜移默化中把握意象群

许多古典诗词往往是多个意象组合在一起的。虽然这些意象各有深意,但都是窥视作者心境的窗口。

譬如,“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杜甫《登高》)。八个意象叠加构成秋天萧索凄凉的意境,无限愁绪溢于言表。“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则用多达十个意象将漂泊之人的活动场景刻画得惟妙惟肖,蕴含着情思的景物构成了秋日黄昏的美丽画卷,萧瑟、荒凉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日暮途穷的心境。我们在引导学生鉴赏类似作品时,务必着眼整体,在潜移默化中把握意象群。现代著名哲学家张岱年先生在《中国思维偏向》一文中指出:“整体、直觉、取象比类是汉民族的主导思维方式。”可见,整体把握意象群是鉴赏诗词的有效途径之一。假如片面注重只言片语,那就会一叶障目,“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是最佳的古训。

在高中古诗词教学中,有效的教学手段举不胜举。采用意象教学法引导学生学习古典诗词,能让学生由表及里,逐步形成品味诗词的良好习惯,切身感受作品意境,感悟作者感情,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诗词欣赏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市冠今中学(226100)

猜你喜欢
蜀道意境古诗词
蜀道行
踏青古诗词
蜀道向天开
墨彩出奇 意境清雅
意境的追寻与创造(外一篇)——钱起《省试湘灵鼓瑟》
诗词之美,不唯意境(外一则)
我和古诗词
蜀道除艰险天府尽欢颜
趣读古诗词
蜀道雄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