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校园文学促进作文教学

2015-05-30 10:48刘仙章��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校园文学文学创作

刘仙章��

校园文学是新时期学校教育发展中涌现出的一种文学现象,是校园文化的一翼。它是指学生在学生时代创作的文学作品,或者通过校园生活反映社会人生的、主要为学生欣赏和接受的文学。校园文学作品大都放射着文学灵光,彰显出人文个性,令人读之惊喜,品之有味,思之深刻。因而,加强校园文学研究,可为课堂作文教学与创新,提供许多宝贵启示;而作文教学的新探索、新发现,又为校园文学的蓬勃发展注入新鲜血液,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使校园文学沿着正确、健康的轨道运行。二者相辅相成,互相弥补。

教育家韩作黎说,搞校园文学不仅仅只是培养大作家,还是提高学生各种能力增强素质的切实有效的教育方式。实践已经证明,校园文学活动是教育教学的一种好形式,重在陶冶情操,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能力等。为此,我们应借鉴校园文学的创作,努力探索作文教学规律,把校园文学创作规律同作文教学规律有机结合起来,提高教师作文教学水平,提升学生写作能力。

一、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进自然

长期以来,我们的作文教学手段单一,学生写作基本上属于闭门造车,更缺少竞争、缺少活力,因此写来写去总不见成效。要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借鉴校园文学的创作:走向社会,走进自然,贴近生活,有感而发。

首先,鼓励学生关注社会生活。要做到“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只有“事事关心”,才能把学生的视线引向社会生活,题材才能丰富。其实,作文课不一定非得在教室上,如果条件允许,有时不妨把作文课引向课堂之外,组织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这样的话,才能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通过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积累素材,才能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鲜活的文章来。本校创办的《洸河》文学社刊中所辑录的文章,都是这样一些源自于生活的作品,都是学生对自己感兴趣、感触较深、思虑较成熟的内容的加工。因此真实感人,打动读者,即使是议论文也是针砭时弊,鞭辟入里,时代感非常强。

其次,组织学生走进自然。自然界中的山山水水是历代文人墨客心仪向往之地,从古代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到现代沈从文的《湘行散记》,许多文学大师都曾流连于山水之间,并因此留下了许多为人称道的佳作。可见,自然界的万物,它的一草一木,一颦一笑,都能惹人联想,发人深思,给人以启迪。让中学生走出校园,走进自然,用山水的灵性点燃他们创作的火花。所以,每年,教师都应组织那些热爱文学,喜欢创作的学生到校外去采风,在大自然中捕捉创作的灵感,寻找创作的契机,有效解决学生无内容可写的问题。

二、激励学生创新,进行个性化表达

校园文学特点之一是具有新颖美与创造性。陶行知先生说过:“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口,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我们要保持写作主体的独立性和创造性,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示并完善自我的平台,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取得新体验,产生新思维,形成新表达,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心随情走”,“情真意随”。古人说:“定体则无,大体则有。”各类文体的文章,是有“规”可循,有“方”可依的。

在作文教学时,教师先简单地讲讲有关“规”和“方”的知识,即精要简明地介绍一点写作基础理论知识,侧重文体知识,这是必要的,可行的。用范文澜先生的话说:“根本宗旨在于讲明作文的法则。”至于应当提出什么论点,应当选择哪些论据,应当从哪些方面论证等等可不必统一“指导”。这样做,使学生知识信息输入与加工处理交错进行,相辅相成,感悟效果明显。

实践证明,学生自主立意,自由布局谋篇,叙想叙之事,写想写之人,抒心灵之感,议神思之理,无清规戒律约束,体畅达之情,达自然之意,就容易写出内容充实、构思奇巧、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好文章来。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要让学生永远保持创作的激情,还要让他们参加各种活动,学会观察,进而把生活中的感悟与自己独特的经历结合起来,让他们自主表达、展现自我,才能写出极具个性的文章。这样,学生写出的作文,就如同校园文学创作一样,很有特色,各不一样,个性飞扬。

三、注重充实写作内容,凸显人文色彩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史》中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就具体作品而言,世上本没有宝黛爱情,曹雪芹创造出这段爱情;本来没有“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创造出这个清纯的意境;本来没有人注意“项脊轩”的“物是人非事事休”,归有光把它渲染于纸上。由此可见,作文教学应充实写作内容。

文学写作充满了创造性,它是最显示人的个性,最富有人文色彩,最需要创造革新的思维活动之一。它在塑造新的艺术形象,提示深刻的主题思想,以情节中的人物遭遇向人们提出新的问题、新的观点,为艺术画廊增添新形象,或增加新的艺术品种,或以闪现智慧光芒而又生动深刻的语言形象感召人,激励人等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

四、立足社团,激发学生创作欲望

校园文学社秉承自由写作和彰显个性的宗旨,能够为学生营造相对宽松的写作氛围,充分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发掘其写作潜能。学生正是在这种自由创作气氛的感染带动下,表现出丰富的直觉和情感,将生活中的具体感受通过自己的文章表达出来,简而言之,便是“我手写我心”。

另外,一个农民希望自己种下的庄稼茁壮成长而获得丰收,一个工人盼望亲手制作的产品质量过硬,受人赞赏;同样的道理,一个学生握起文笔,也希望自己能够有作品发表,得到尽量多读者的认同。所以,我们及时把学生中优秀的文学作品刊登在校刊《洸河》上,同时,积极推荐给相关报刊,如《中国校园文学》《校园文学报》《中学生作文》等。此外,在班内也发动学生办一些小报小刊,多为学生开辟一块发表的园地。近几年来,本校文学社社员已在多家刊物上发表作品,有许多学生的作品在全国及省市作文大赛中获得较好名次,极大地鼓舞了爱好文学的学生,调动了广大学生的写作积极性。

大力繁荣校园文化,大力开展校园文学活动,让学生在校园文学的氛围中受熏陶,在活动中受到激励,在交流中长见识,在实践中增才干,这确实能在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上起到重要的作用。所以说,要摆脱作文教学困难的境地,普遍提高学生作文水平,就要立足校园文学,促进作文教学的改革,从而实现校园文学与作文教学互相借鉴,互相促进,共同提高这一目的,最终走向“双赢”。

作者单位:山东省汶上县第一中学(272500)

猜你喜欢
校园文学文学创作
我们需要文学
“云南省校园文学·昭通学院野草文学周”开幕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一墙之隔》创作谈
至各学校的一封信
创作随笔
创作心得
我与文学三十年
文学
二月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