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语文课前五分钟的能力训练

2015-05-30 10:48马惠娟��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师生语文课堂

马惠娟��

学习的动力更多来自于热情和兴趣,因此,课堂伊始,将那些视学习为畏途的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中来,是教学的第一步。可以说,课前五分钟,是一节课的黄金时间,利用得好,学生的口语表达、书面表达、交际、思辨能力都会有显著提高。

一、才艺展示

高一入校,师生之间还比较陌生,为了快速营造一种宽松融洽的课堂氛围,教师可以将课前训练内容安排为学生个人的才艺展示。在课前五分钟里,学生先介绍自己,然后展示爱好或是特长,甚至可以讲故事、讲笑话、出谜语等,训练合格的标准是:这节课后,学生都已经认识你并且记住了你。如果做展示的人没有给大家留下印象,下节课要继续进行深入介绍。

学生热情很高,谁不想给别人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呢?所以,课堂上有人因为优美的歌喉被记住,有人因为幽默的语言被记住,有人因为热辣的舞蹈被记住,有人因为漂亮的书法被记住,有人善讲故事,有人喜好体育,有人爱臭美,有人爱搞怪……最有趣的是有个女生性情极为内向羞涩,连续三节课,她站在讲台上,除了说出自己的名字之外,紧张得再也说不出一个字来,憋红了脸,眼泪都快掉下来了。她因此反而给大家留下了最深的印象。才艺展示的结果是几乎每节课都是在笑声中开始的,轻松愉快的氛围当然会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二、默写时间

学生的背诵积极性不高,总是反映课文背不下来,或是背下来了,却又写不对字,默写总不得分,还有人觉得背诵耗时多收益小,没有意义。针对这种情况,笔者调整了课前训练内容,把这五分钟安排为每天的默写时间,在学生间展开“看谁写得多”竞赛。同组内写得又多又准确的学生会受到特殊的奖励:去拥抱写得最差的同学,以示安慰和鼓励。组与组之间竞赛的奖励则更加励志:最差的组要全体起立,向冠军组鞠躬,并大声说:“向你们学习!”

这样的竞赛其实是很紧张的,每个人都既要为自己的荣誉而战,还要为集体的荣誉奋斗,象征着团体冠军宝座的那面小红旗,见证了课堂上的“杀伐攻战”,一旦它长时间地停留在哪个组,那个组的学生脸上就写满了骄傲。

短短一个月时间,这个训练就达到了最初的目的:既刺激了学生的学习神经,又调动了学生的背诵热情,还丰富和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知识和艺术修养。

三、新闻联播

课前五分钟时间,也安排过一个叫做《新闻联播》的栏目。让学生在这里讲新闻、议时事。真、假、美、丑最快在这里披露,师生班级荣辱最早在这里发布,它不仅成了每天播报新闻时事的一个窗口,也因为对同一事件的不同看法,成了“班级的焦点访谈”。学生利用课间和周末听广播看电视读报纸,收集新闻焦点,如生命第一,低碳社会,摔倒的老人该不该扶;携手共创文明校园,告别不文明行为;感动中国最美人物;关注和平,等等。从大事到小事,从校园到世界,无不凝聚着每位学生的一片赤诚之心。学生在此听到的已经不仅是一条新闻。

这个训练,使语文课堂紧密联系生活,还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在议论和争辩中不断厘清是非标准,又使学生积累了许多新鲜的写作素材,一举多得。

四、佳作欣赏

语文是语言文学的艺术,鉴赏名篇佳作,涵咏美词佳句,是学习语言很好的途径。好的作品生命力最强,那些短小精悍的佳作,更是师生喜闻乐见的精品。于是,课前五分钟也可以成为师生美文共欣赏的园地。学生自选其最喜爱的作品来品评,分析文字的优美、构思的精巧,说出自己喜欢的道理,真诚的感情流露于朴素的语言之中。

笔者也会以身示范,向学生介绍自己喜欢的名家名篇,与学生一起感受苏轼历经荣辱豁达淡泊的情怀,领略李白逸兴湍飞裘马轻狂的潇洒,体会王维空山新雨莲女浣纱的静谧幽深。

五、文化博览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里所说的“课程”不一定是某篇既定的“课文”,也不一定是某本特定的“教材”,它是教材、教师、学生、环境四因素的整合。师生都是课程资源的创作者和开发者。在这种理论前提下,我们完全可以放开手脚,自己开发课程资源。

笔者曾将教材中的“表达与交流”板块纳入每天的教学中,安排了“中华民族姓氏源流探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探究”“名家名作介绍导读”等专题的课前训练。可以说每一个专题,都是一场文化的盛宴。学生好奇地搜集资料,又自豪骄傲地展示成果。

在课前的五分钟里,我们知道了中国大约有11969个姓氏;了解了中国的八大菜系,甚至各大菜系的知名菜式;追溯了茶和酒的渊源,以及茶酒文化对中国文人的影响;理解了中国古代士大夫“学而优则仕”的生命追求;从内心深处认同了苏武牧羊的悲壮价值、庄子孤品傲啸的人格境界……

这几分钟里,师生都兴味盎然地学习了知识,还开拓了视野,丰富了知识储备。也因为这短短的几分钟,使得学生对每天的语文课都充满了期待。

六、进入高考

进入高三,迎考成了重头大戏,课前训练内容也围绕此中心进行。教师可以把高考复习时的各种小的专项训练提前安排在课前五分钟,让学生自己当老师,每天一起练习两道题。从病句到成语、语句衔接、信息的提炼概括、诗歌鉴赏,再到作文审题,几乎把大阅读和作文之外的题型都在一轮复习前先见识一下,练练手。学生自己搜集自己讲评,然后自己整理总结,每个人都有所收获,这样的活动很受学生欢迎。

在课前五分钟的准备过程中,学生必须有意识地选取自己感兴趣的素材,这就要求学生充分阅读,多加思考,或者观察提炼。课前五分钟的准备是一个选择的过程,这个过程无形中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要将选择好的材料拿到讲台上,还有一个思考和提炼的过程,将思考写下来作为讲稿,又能锻炼写作的能力。讲的过程,要求学生用口头语言来表达,说的实践能力能够得到提高。台上的学生在说,台下的学生要听,听的过程中要理解演讲的主要内容,并且要求听的学生做文明听众,学生听的能力也可以得到锻炼。所以说,短短的课前五分钟,是语文能力全面实践的一条重要途径。在这一个环节中,语文教学目标中的听说读写能力均可得到提升,而且对台上的学生来说,这本身就是一个语文实践的机会。

课前五分钟能力训练虽然用时不多,但它有利于营造学习氛围,有利于教师观察并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计划,有利于满足学生的自我表现愿望,使师生都受到极大的熏陶和感染。它沟通并增进了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联系,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作者单位:甘肃省酒泉市实验中学(735000)

猜你喜欢
师生语文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