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课外拓展活动初探

2015-05-30 10:48陈志琴��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课外活动课外内容

陈志琴��

高中语文教学节奏很快,学生学习压力较大。一方面,教师要通过课外拓展活动体现对课堂薄弱环节的巩固拓展;另一方面也要借助于这样的活泼形式让学生调节身心状态,情绪饱满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

一、课外拓展活动的好处

1丰富语文学习形式

课堂教学相对而言有些呆板,采用课外拓展活动形式组织学生开展语文学习,无论是学习内容、学习方式还是学习氛围都会有所改变。学生在拓展活动中不拘一格进行学习研究,能够产生寓教于乐的效果。

2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从机械枯燥的课堂到课外活动,学生的兴趣将会有效提高。课外活动中,学生可以针对学习中的难点进行学习,也可以针对自己较为感兴趣的内容开展研究。课外拓展活动为学生自主开展学习提供了良好平台,这一点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激发具有显著功能。

3弥补课堂空间不足

课堂时间有限,教学课时也是固定的,学生在语文课堂学习中有些方面掌握不够牢固,可以通过课外拓展活动进行延伸,让教室不再禁锢学生的学习脚步,通过课外拓展活动满足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的差异性需求,这对学生语文素养提升帮助明显。

4发展学生综合能力

语文课堂上,教师对学生进行启发引导。在课外拓展活动中,教师可以进一步培养学生能力水平,特别是那些可以体现学生发展的能力,如思维能力、表达能力、理解能力等。这些方面的能力发展既要立足于课堂的启发引导,还要借助于课后的训练巩固延伸,借助于课外拓展活动培养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二、课外拓展活动的实施

1活动内容紧扣目标

在活动内容上要始终紧扣语文教学目标,针对教学重难点以及学生尚未掌握的内容进行拓展延伸,这一点是拓展活动的主要方向。要通过课内不足课外补、课内薄弱课外巩固这样的方式,有效实现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教师在确定课外拓展活动内容时,要着眼于整册教材、阶段教学任务、重点难点统筹安排,将其与语文教学工作紧密联系起来。

2活动时间见缝插针

高中生的学习生活时间非常紧张,教师不可能再拥有大段的时间组织语文拓展活动。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间隙时间,在确定目标内容的基础上灵活机动、见缝插针地开展。如针对口语表达能力训练这一拓展活动,教师既可以利用早读课时间进行,也可以组织学生在休息时间进行,如午饭后一小段时间可以相互训练,通过小而精的研究缩小范围、缩短时间,体现活动的有效性。长期积累下来,这些间隙时间开展的活动也是巨大的财富。

3活动形式生动活泼

教师没有必要禁锢学生的思维,在活动形式上要体现丰富多彩,可以采取学生一人介绍、其他人进行补充的方式,也可以采取辩论的方式,还可以组织开展一些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边观察边思考边研究。无论哪一种方式的运用,对学生而言都是放松与学习相结合,让他们在充满兴趣、身心愉悦的氛围中进行拓展,更加明了地解决语文学习中的难点问题。

4活动组织以学生为主

开展课外拓展活动,教师要始终体现学生为主体,学生语文学习状况、能力发展基础是教师在设计组织拓展活动时必须考虑的因素。在内容选择上要体现学生日常学习中的难点,体现学生语文学习最感兴趣的内容,只有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才能够保证拓展活动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分析、学生座谈等形式,掌握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学生学习的兴奋点,在此基础上统筹设计出拓展活动的内容,使语文教学拓展活动始终紧扣教材、紧扣教学目标任务、紧扣学生思想需求和学习状况。

三、开展语文课外拓展活动的思考

1将课外活动融入整体教学

语文教师要将课外活动作为教学延伸部分,统筹设计、兼顾推进,使拓展活动与教学目标合二为一。

2体现课外活动的轻松愉悦

课外拓展活动的组织形式要多样化,尽可能增加一些生动活泼的因素,让学生学习参与性更高,能够巩固知识、提高能力和放松身心。

3发挥活动培优补差的作用

课外拓展活动重点抓两头,一头抓优秀生的拔高性培优,一头抓学困生的基础性弥补。要通过差异化的活动兼顾学生的差异、满足教学实际需要。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教学课外拓展活动是打造立体课堂、激发学习兴趣、巩固教学成效的有力抓手。广大教师要重视这方面的研究并积极拓展、勇于创新。

作者单位:江苏省射阳县盘湾中学(224300)

猜你喜欢
课外活动课外内容
内容回顾温故知新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课外活动类作文
两会“课外活动”四川山西搞得好
主要内容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
非体育教师在组织体育课外活动中的一些小技巧
也谈新课改下的课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