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初中语文课堂多变教学手段

2015-05-30 05:50周艳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手段初中语文游戏

周艳

[摘要]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突破单纯讲授的模式,巧用图画、音乐、游戏等教学手段,创设生动形象的学习情境,打开学生幽闭的心灵之门。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手段图画音乐游戏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150024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单一的讲授会给学生枯燥乏味之感。为了让学生以更饱满的情绪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活动中,达成高效教学目标,教师需站在学生角度探寻语文教学的好帮手——新颖多变的教学手段,给语文学习增加几味“作料”,让学生乐享知识佳肴,“吃得”津津有味。

一、运用绘画,吸引学生

语文新课程标准强调,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教学手段和方法的现代化与多样化。其中,绘画是初中生喜欢的教学手段,可创设生动形象便于学生自学、师生互动的多变情境,改变单纯讲授方式,给单调教学增添趣味与活力,让学生学得津津有味。为了让语文教学更富有美感,更生动活泼,教师也要将绘画适度地运用到课堂中,以形象生动的画面表现书本上的语言文字,满足学生求新求变的心理,促其积极愉悦地学习,有所收获。

首先,教师可利用现代电教手段,给学生展示相关图片资料,创设图文并茂的情境,提高教学吸引力,给学生想象与思考空间,并在形象图片刺激下有更深的感触。其次,教师可结合教学内容,灵活运用粉笔勾勒相应的简笔画或示意图,让学生一目了然,降低知识理解难度。同时,根据具体需求适当留白,带动学生思考,鼓励他们大胆发言,进行补白,促进师生互动。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教师可在黑板上画出这篇小说的情节线、人物情感变化线以及体现文章主题的亮线,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概括补充完整。另外,当学生阅读课文内容有所了解后,还可鼓励他们自主绘画,形象地表现课文内容,表达自己的阅读理解与感受,发挥主体性,得到多种能力的锻炼。如学习《天净沙·秋思》一文,鼓励学生动手尝试给这首诗配上一幅画,再现文本内容与意境,感受“诗情画意”。学生绘画后,相互评出优劣,表扬优胜者。而后投影范画,让学生学习与借鉴。

二、播放音乐,营造氛围

语文与音乐是密切相关的,不少音乐作品是依照文学作品而创作的,比如《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等。同时,语文中的诗词富有音乐性,而高质量的音乐歌词可以算是一首诗,会运用到拟人、虚实结合等手法。正如著名作家叶文玲所说的 “音乐和诗是天然契合的艺术”。大多数初中生喜欢音乐,也深受音乐影响,教师若能将音乐适度地引入课堂中,能满足学生需求,吸引学生注意。教师可根据教学需求与教学契机,灵活引入音乐,营造氛围,拨动学生心弦,让语文课堂在美妙的音符中活跃起来。

首先,利用音乐自然导入,渲染氛围,奠定感情基调,调动学生情绪,引人入胜。其次,文本探究与鉴赏时,播放相关音乐,让学生更好更快地融入角色,得到深切的感受,升华情感,加深领悟,或者配乐朗读,依照音乐的旋律与节奏,展示文本美感,让学生深刻领悟文学作品的内容与情意。如教学《海燕》时,伴着起伏变幻的音乐旋律,教师声情并茂、抑扬顿挫地示范朗读,引导学生想象意境,发掘海燕精神的内涵。另外,借助音乐,拓展延伸,激发与保持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兴趣。不少学生喜欢许嵩的歌,他所写的歌词弥漫着古典韵味。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找来许嵩唱的《清明雨上》《半城烟沙》《庐州月》等歌曲,让学生明白这些歌词可以如此美,正是丰富化用了古典诗词与典故,增添了意境,细腻而含蓄,启发他们只要细心留意,生活中处处都可以发现诗词之美,激发古诗学习兴趣。

三、引入游戏,玩中学习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有些教师霸占课堂,教学也非常严肃,学习氛围太过紧张,学生学得沉重而压抑,其学习积极性、创造力也日渐消失。实际上,语文教学也可以是生动活泼、轻松愉悦的,这样才会有学生的主动参与,才会有思维火花的绽放。新课程改革中,教学观念与方式有所改变,教师要积极营造学生主动学习的有利氛围,创造条件诱导学生主动探究、广泛合作与交流,课堂从控制转向开放。游戏在本质上体现了积极参与,需要学生通过竞争与合作来自主解决问题,并获得快乐体验。教师可适当引入游戏因素,如表演游戏、竞赛游戏等,让语文学习活动变成宽松、民主、开放、愉悦的师生交流与探究过程。

如教学《背影》一文时,教师可请几个学生模仿文中父亲走路的姿势、爬月台的系列动作,台下的学生根据文中语句来纠错,并思考讨论:“蹒跚”这个词何用?爬月台动作描写有何作用与艺术魅力?于是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开来,这也是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体现。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为了让语文学习变得轻松愉悦、生动活泼,让学生自主、专注地学习,教师要摒弃单纯讲授,巧用图画、音乐、游戏等教学帮手,创设生动形象的学习情境,打开学生幽闭的心灵之门。同时,注意这些教学手段是服务于语文学习的,要适当适度,不能盲目运用,不可喧宾夺主。

(责任编辑陈剑平)

猜你喜欢
手段初中语文游戏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创新执法手段,提升执法能力
爆笑游戏
限行不是手段 立法才是根本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