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特区”扬帆起航

2015-05-30 10:48雷蕾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15年5期
关键词:高新区示范区国家

雷蕾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堪称“创新特区”。今年1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建设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下称“长株潭示范区”)。长株潭与北京中关村、武汉东湖、上海张江、深圳、苏南、天津等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一起,在中国自主创新版图上“比肩而立”。4月26日,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动员大会召开,意味着“创新特区”正扬帆起航。

湖南省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把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作为我省未来发展的三大战略支撑之一,努力培育新的增长点、增长极和增长带。”建设长株潭示范区将为湖南发展装上一个“超级引擎”,为未来发展提供持续动力。

长株潭城市群地处中部地区,经济实力、财政资源和科技底蕴在全国来讲不算特别雄厚。但这里的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率,近年来连续位居全国第一,被科技部誉为“自主创新长株潭现象”。

该城市群实体经济基础雄厚,科技体制改革成绩突出,城市群协同创新初见成效。涌现出世界上算得最快的计算机、世界最大功率电力机车、世界最长臂架泵车、世界运行速度最快列车的牵引电传动系统、世界起重能力最强的履带起重机等一大批先进科技成果。近5年,长株潭国家高新区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36%以上,位居全国第一。

在长沙、株洲、湘潭3个国家高新区的支撑带动下,三市集聚了湖南省70%的科研机构、60%的高新技术企业,创造70%的科技成果,实现全省60%以上的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有力推动了湖南省综合创新能力全国排名提升6位,创新绩效全国排名提升9位,国家科技奖励数连续多年保持在全国第5位。

对于长株潭三地国家高新区抱团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湖南呼吁已久。2013年6月6日,省委副书记、省长杜家毫在北京与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进行部省会商时,正式提出了依托长株潭国家高新区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请示。正是凭着强大的创新基因和强烈的创新渴求,从提出到落定,历时一年半,最终拿下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金字招牌”,成为我国中部首个以城市群为基本单元的自主创新示范区。

2007年,长株潭获批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时隔7年多,长株潭又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这是长株潭和湖南发展的又一重大历史机遇。

当前,经济发展已迈入新常态,正面临新挑战,必须加快推动转型创新发展。长株潭示范区恰恰是实现动力转换、结构优化、产业升级的重大战略机遇。

建设长株潭示范区是湖南省委、省政府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推进“四化两型”建设、促进“三量齐升”的重大战略部署,也是加快湖南经济结构转型发展的重要举措,对充分发挥长株潭三个国家高新区科技智力密集的优势,加快集聚高端人才、先进技术和产业资本,建设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区和策源地,推广复制长株潭自主创新现象,促进全省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带动催化中西部地区加快实现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

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有利于放大湖南“一带一部”的融合效应,促进我国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南作为“一带一部”的区位定位,湖南是长三角、长江中游城市群和成渝经济区三个板块的中心地带,长株潭则是李克强总理提出“构建沿海与中西部相互支撑、良性互动的新棋局”的重要节点之一。建设长株潭示范区,有利于有效承接东部产业梯度转移和积极对接西部大市场,推动三个板块的产业、要素、市场的有效对接和高效配置,从而打通节点,夯实中心,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

成为继北京中关村等5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后又一示范区,长株潭未来如何建设?国务院在《关于同意支持长株潭国家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中要求,要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充分发挥长株潭地区科教资源集聚和体制机制灵活的优势,积极开展激励创新政策先行先试,努力把长株潭示范区建设成为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科技体制改革先行区、军民融合示范区、中西部地区发展新的增长极。

为建设长株潭示范区,湖南省科技厅厅长童旭东在动员大会上表示,将举全力做好五个方面的工作。在规划的落实上,广泛听取各方意见,进一步修改完善示范区建设规划,报省委、省政府和部际协调小组审定后实施,并制定实施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分解目标任务,落实工作责任。在促进政策互联互通上,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即将出台的政策,组织相关部门和三市政府制定实施方案和实施细则。在构建多元投入体系上,整合各类技术创新专项、基金,建立公开统一的创新管理平台,有效盘活存量,集中力量支持示范区建设。在提高科技服务水平上,加快构建一批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开放式的众创空间,加快建设统一、开放、共享的长株潭科技公共服务大平台,帮助各类人才在示范区“造梦”、“追梦”和“圆梦”。在加强工作协调上,争取与科技部开展新一轮部省会商,推动部、省、市多方联动、协同共建示范区。

长株潭示范区涉及三个城市,如何创新管理体制,密切沟通,统筹协调,避免“各唱各的调”?长沙市市长胡衡华说,长株潭只有抱团发展才能为湖南装上转型发展的“超级引擎”,长沙将按照产业分工、区域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积极发挥好首位城市作用,在培育创新型产业集群、优化创新创业环境、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等方面实现协同发展。将充分发挥长沙在示范区建设中的核心引领作用,高标准加强整体谋划、高规格建立工作机构、高要求制定政策措施、高效能实施行动计划,将自主创新规划全面融入城市总体规划,把长沙打造成为“三区一极”,努力为全省乃至全国转型创新发展提供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新经验。

军民融合一直是湖南的特色和优势。国防科大副校长庄钊文表示,希望示范区利用先发的历史积累和得天独厚的条件,探索新模式,创造新经验,率先建设成为国家军民融合战略开花结果的典范。

庄钊文说,在军民融合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大背景下,学校作为驻湘军队院校,有责任、有义务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长株潭示范区的建设,为“第二故乡”的繁荣发展做出贡献。要健全与政府、企业的协同创新机制,实现军地双方在目标着力上同频共振、统筹兼顾中良性互动、创新资源上高度共享,带动湖南省乃至国家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聚焦国家和国防建设战略急需,加大自主创新成果落地转化和推广应用力度,加快科研成果向生产力和战斗力转化,为国防和经济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与智力支持。

谈到长株潭示范区建设,长沙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将以建设全球化‘一带一部创新创业高地为目标,通过实施创新主体培育工程,打造中部地区自主创新领航区;实施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打造国家科技服务体系示范区;实施产业集群提升工程,形成一批全国一流的特色产业集群;实施投融资服务体系示范工程,建设国家科技金融结合示范区;实施人才特区建设工程,建设一流的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实施国际化创新工程,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成果转化区,抢占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高地。”

“未来10年,株洲高新区将以最先进的机车牵引引擎、最强大的航空动力引擎和最环保的汽车动力引擎为核心助推器,在产业上形成轨道交通、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三大千亿产业集群,使园区发展成为我国动力产业的聚集区、中部创新驱动的示范区、湖南乐业宜居的幸福区。”株洲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战略指引下,株洲高新区将全力打造“中国动力谷”。

“湘潭高新区要进一步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区域创新体系,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发展和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努力实现跨越发展。”湘潭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湘潭高新区将以打造“高端装备谷、低碳新园区”为总体目标,以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为核心内容,打造长株潭地区新兴产业发展的新增长极;注重集群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着力推动科技创新和特色产业发展,成为带动中部经济崛起的创新高地;借势两型社会建设试点,力促循环经济发展,使高新区成为国家级低碳产业发展示范基地;大胆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创建新型发展模式的先行区。

目前,湖南省科技厅正抓紧组织编制示范区建设规划,制定推进工作方案。根据规划,未来十年,长株潭示范区将按照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一带一部”创新创业中心的战略目标,坚持“创新驱动、产业集聚、军民融合、协同发展”的总体思路,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为核心,着力培育工程机械、汽车、盾构装备三大先进制造产业,轨道交通、航天航空、新能源三大动力产业,以及蓝宝石、碳纤维等新材料,LED等新型光源,3D打印等新兴产业,夯实实体经济发展基础。

力争用十年左右时间,将长株潭示范区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和国内领先的技术创新中心,为中西部地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两型社会”探索模式创造经验。※

猜你喜欢
高新区示范区国家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聊城高新区多措并举保障贫困户“居住无忧”
遂宁高新区
中国第三个国家级入境再制造示范区通过验收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高新区:全国“双创”示范生
把国家“租”出去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创建“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的通知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着力打造“青少年普法教育示范区”升级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