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天皇如何反思“九一八”

2015-05-30 10:48
新传奇 2015年4期
关键词:九一八关东军军部

以往明仁天皇的新年致辞,很少直接触及战争历史话题,但今年恰逢二战结束70周年,明仁天皇重提“以满洲事变为开端”的那段历史,借以“思考今后日本的应有状态”,又有何深意呢?

2015年元旦,日本明仁天皇发布新年致辞,其中一段话耐人寻味:“今年正值二战结束70周年。那场战争中很多人去世了。在各战场上去世的人们,在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与以东京为主的各城市的轰炸中去世的人們都实为众多。值此机会,充分学习以‘满洲事变为开端的这场战争的历史,思考今后日本的应有状态,我认为是极为重要的事情。”

“满洲事变” 引发内讧

日本方面所说的“满洲事变”,就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关于“九一八事变”因何爆发,中日双方历史学者的认识分歧明显:中国学者多认为日本觊觎中国东北已久,只是等待合适时机;不少日本学者却视其为偶发事件,是关东军不听指挥、独断专行的结果。

要说当年的日本军政高层在这场事变爆发前夕一点不知情,那是不可能的。“九一八事变”的直接策动者,是关东军高级参谋板垣征四郎和参谋石原莞尔。他们计划要在1931年9月底在满洲(日本人对中国东北的称谓)“搞事”的消息,在日本军政高层圈内不胫而走。

9月15日,日本驻奉天(今沈阳)领事馆得知关东军正在集结军队、搬运粮草弹药,马上电告外相币原喜重郎,币原喜重郎急了,亲自跑到陆军省对陆军大臣南次郎表示抗议,南次郎则表示不清楚。恰好参谋本部第一部长建川美次要视察关东军,南次郎便嘱咐他出差时帮忙过问一下传闻是真是假。

9月17日晚,建川美次坐火车抵达奉天,板垣征四郎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把建川美次灌醉。第二天夜里10时,就派人炸毁奉天北郊柳条湖一小段南满铁路,并嫁祸于中国军人,史称“柳条湖事件”。随后关东军突袭东北军北大营,“九一八事变”爆发。很明显,从事变发生后那几天日本军政高层的种种反应来分析,他们内部对此并没有“统一思想”,也没有足够的准备。

事变爆发后不到10小时,日本陆军中央开会,会上几乎没人主动发言表态,只有时任军务局长的好战派小矶国昭提议,要让驻朝鲜日军增援东北。其他与会者不反对,于是陆军方面没有派人通知内阁。到10点钟,日本政府内阁召开紧急会议,首相若槻礼次郎亲自拍板:事变不能扩大化。

下午1点,内阁将决议上奏昭和天皇裕仁(明仁的父亲)时,若槻礼次郎还特别强调:如果军队活动范围要扩大,必须得到内阁许可。一小时后,陆军大臣南次郎、参谋总长金谷范三、陆军教育总监武藤信义等陆军三巨头开会,再次表示支持“不扩大”政策。但到第二天,陆军次官杉山元、参谋次长二宫和教育本部长荒木贞夫三位“二把手”,却齐齐反对顶头上司的意见。

局面一时变得相当诡异:一方面要越境增援、扩大出兵;另一方面南次郎直接指示关东军司令本庄繁,要求“不扩大”事态,本庄繁则传令部属暂时按兵不动。

政党相争 军人得利

陆军内部乱了,日本内阁也乱了。9月21日早上10点,内阁再次开会,战与不战两派意见争执不下,若槻礼次郎希望能讨论出一个折中方案。但下午3点,前方传来消息:未经内阁同意,驻朝鲜军已擅自出兵东北了。日本军法明文规定:不经天皇批准而向境外出兵是重罪,指挥官可判死刑。这下子军部首脑也慌了神,如果真按军法处置,主战派军官丢了脑袋,军部自身的权威和颜面何在?于是,军部直接向天皇申请:出兵。

天皇裕仁也不傻,不会主动承担发动战争的责任,反而谕令政府继续执行“不扩大”政策。到了9月22日下午,内阁三度开会,这一次若槻礼次郎松了口,允许军部增兵中国东北。

这主要是他担心如果在“满洲事变”上与军部彻底闹僵,陆军大臣南次郎很可能被迫辞职,陆军方面再一闹腾,他所领导的民政党本届内阁将面临崩盘。

所谓为国出力,在政党时代,都是为党效力。当年日本有个说法,叫做“宪政常道”,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政权应掌握在议会第一大党手中,二是第一大党无力执掌政权时,便移交给第二大党。看上去顺理成章,但隐含着一个重大“玄机”:不管选举能不能赢,只要看准时机设法把竞争对手拉下马,就能轮流坐庄!

在这种精神指引下,上世纪一二十年代“大正民主”时期,日本各政党之间经常互揭老底,互曝丑闻,广大老百姓本来对政党政治还抱有些希望,结果一看,得,狗咬狗一嘴毛,谁也不支持了。那支持谁呢?军部呗。于是,就有了后来的“满洲事变”。

以史为鉴 何去何从

2012年年底,偏向保守及民族主义的自民党从民主党手中夺回执政权,安倍晋三以党总裁身份出任首相第二次组阁。自那以来,他先是高调参拜靖国神社,宣布解禁集体自卫权,再通过“秘密保护法案”,目标直指修改和平宪法,引起中、韩等邻国不安,日本国内及国际舆论也对此密切关注。他的所作所为,不难让人联想到大半个世纪之前的好战派田中义一的影子。

而明仁天皇生于1933年年底,那时候“满洲事变”爆发还不到30个月。如今已八旬的他曾公开表示:“作为在战争中长大的人,对之前的世界大战有强烈的感受。”

根据日本宪法,天皇是国家的象征,不能干预现实国家政治。但对于天皇此次新年讲话对日本民众的影响,尤其是对眼下正一门心思使日本成为“正常化国家”的安倍等保守政治家影响,日本《朝日新闻》驻中负责人古谷认为天皇的此次新年讲话对爱戴他的日本民众来说“在内心里”是有影响的,尤其是对“年龄在中年以上的民众”,只是民众不会去炒作此议题,原因也是不希望天皇卷入现实政治生活,成为被利用的对象和靶子。

二战结束近70年了,明仁在靖国神社问题、战争问题上的行动、理念,与安倍首相正式参拜靖国神社,在战争问题上的态度暧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大多数日本人认为,在历史问题上,安倍准备在2015年8月15日战败日这天阐述自己的历史观。可以想象的是,尽管安倍也会在口头上继承1995年二战结束50周年时村山富市首相谈话的主要内容,但实际上安倍内心是希望否认村山谈话。这不是民众的猜测,而是安倍自己这几年反复强调的。但日本天皇的新年献词也从侧面说明,今天的日本已经很难再复活军国主义了。(《中国经营报》2015.1.12;《南方周末》 2015.1.9)

猜你喜欢
九一八关东军军部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知识界对日本军部的认识与批判①
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油画作品
第二次西园寺内阁期间“增师案”与政党军部之间的博弈
齐齐哈尔日军“忠灵塔”探析
日本关东军在中国东北使用化学武器探析
关东军的强力干预与郭松龄反奉事件
军部
日本王牌部队“关东军”灭亡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