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豆细菌性疫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2015-05-30 10:48
吉林蔬菜 2015年4期
关键词:红褐色病部病叶

菜豆细菌性疫病又名火烧病、火疫病,是菜豆的一种常见病害,重病田可减产40%左右,严重影响了菜豆的产量和品质。

1 典型症状

幼苗发病,子叶呈红褐色溃疡状,在着生小叶的节上及第2片叶柄基部产生水渍状斑,扩大后为红褐色,病斑绕茎扩展,幼苗即折断干枯。成株期叶片发病,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初呈暗绿色油渍状小斑点,后扩大为不规则形,病部干枯变褐,半透明,周围有黄色晕圈。病部常溢出淡黄色菌脓,干后呈白色或黄白色菌膜。重病叶片上病斑很多,常引起全叶枯凋,但暂不脱落,经风吹雨打后,病叶碎裂。高温高湿环境下,部分病叶迅速萎凋变黑。茎蔓发病,病斑呈红褐色溃疡状条斑,中央稍凹陷,当病斑围茎蔓一周时,其上部茎叶萎蔫枯死。豆荚上的病斑呈圆形或不规则形,红褐色,后为褐色,病斑中央稍凹陷,常有淡黄色菌脓,病重时全荚皱缩。种子发病时表面上出现黄色或黑色凹陷小斑点,种脐部常有淡黄色菌脓溢出。

2 发病原因

高温多雨,尤其是暴风雨容易引起病害的发生和流行;多雾和露重天气发病也较重。叶片上有水滴是发病的重要条件。经常大水漫灌,肥力不足,偏施氮肥,植株徒长,生长势弱,田间杂草丛生,均易引起发病。保护地通风不良,温度高,湿度大易发病。蚜虫、红蜘蛛和茶黄螨等发生严重的田块,发病重。

3 综合防治

播种前用45℃恒温水浸种10分钟。从无病株上选留种子。与非豆科蔬菜实行2~3年轮作。采用高垄地膜栽培,提高早春地温,增加土壤通透性,定植到结荚前,以保根壮秧为主,增加植株的抗病力。及时除草,合理施肥和浇水。

在菜豆苗期、甩蔓至结荚期及时拔除弱苗、病苗,并用药预防2~3次;齐苗后要重点对发病中心株及周围植株进行防治,药剂可选用1∶1∶200波尔多液,或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77%氢氧化铜微粒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喷洒14%络氨铜水剂300倍液,或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3000~4000倍液,或新植霉素4000倍液,每7~10天1次,连续2~3次。

猜你喜欢
红褐色病部病叶
三头奶牛
咸咸的海风吹过,是青岛的味道
林间萌宠红松鼠
大兴安岭被松栎柱锈菌侵染的蒙古栎叶上真菌种群的分布与多样性
柳树病叶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
苹果轮纹病与炭疽病的区别
腊叶
梨锈病的发生与防治
外科日间病部运行对医疗费用的影响研究
及早“埋葬”小麦条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