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知识经济背景下职业教育的研究模式的创新与应用开发的思考

2015-05-30 10:48郭玉霞
课程教育研究 2015年4期
关键词:探索与思考教育模式知识经济

郭玉霞

【摘要】职业教育的模式创新是职业教育工作者根据我国职业教育的特点结合当地实际,不断研究、探索和应用的主要内容和新思路,职业教育改革创新是教育工作者永久的话题,也是职业教育不断创新探索的动力,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方法都比较注重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关键词】知识经济 职业教育 教育模式 探索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4-0005-02

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灵魂。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就是知识的不断创新、高新技术不断产业化,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产业化要求掌握一定技能的、大量的技术工人与之相配套才能得以实现。而职业教育就肩负者培养高新技术工人的重任。

一、改变观念应该成为职业教育一种常态的思维。职业教育是现代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所以我们的政府部门、教育机构、教育工作者、每一个公民都应该面对现实,不能轻看和轻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德国的综合实力为什么在欧洲第一?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原因是德国非常重视职业教育,德国是公认的一个制造业大国。在他制造业大国的背后是庞大的以职业教育为背景培养的技能型人才的技术支持做后盾,德国政府从培训到就业都给予职业教育最大的支持力度,甚至从立法《联邦职业教育法》的角度规定:凡事完成全日制普通义务教学的学生,只要不在继续就读全日制中等职业学校和其它形式的学校,就必须接受义务职业教育。原则上18岁以下的青年必须接受高中或职业教育,严格的说就是未参加职业培训就不允许就业。德国政府重视职业教育的发展,视职业教育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命脉。中国的职业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就是从借鉴和学习德国的经验开始的。

二、思考教育与职业的关系。教育是对职业的引领和引导,职业的定位或取向很多时候是由教育过程中得到启发,选择职业往往根据职业定向的教育,教育通过科学的方法帮助受教育者正确认识和了解自身的条件、特点并指导受教育者正确的选择、确定恰当的职业或专业方向的活动。职业教育培养引导发展个人的职业兴趣、职业特长、职业能力,选择符合本土经济的具有地方特色的培养模式尤为重要。很多家长第一目标是让孩子选择读四年本科大学,退而求其次才会选择读职业技术学院,他们认为职业技术院校培养的多是企业第一线的有一定技术含量和使用体力的操作员工,属于蓝领,工作辛苦,劳动时间长,没有节假日,动辄加班,不体面,收入少,比不上白领和金领,家长的这种思想直接影响孩子们对职业教育的认识和对职业教育的抵触情绪。加之职业教育院校的毕业生就业压力大,很多学生“被就业”,招生和就业都困难,导致很多人说职业教育基本没用。应该说,职业教育服务范围非常广泛,即便是包括大学本科毕业在内的很多人从事职业规划和处所服务前也必须经历职业教育的培训,职业教育,在强调技能培训的同时,更应该强调职业道德教育及工作态度教育。我认为,训练职业道德和工作态度比训练技能更为重要。

三、职业教育模式的创新。“工学交替”“双元制”“现代学徒制”“产、学、研、培训一体化”等的培养模式,认为各有优势,既不能照抄照搬、生学生用,也不能全盘否定,还是要活学活用,找出一套适合本土化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模式,职业教育适合本土化经济发展的模式才是最好的模式,否则,再好的培养模式可能会遭遇水土不服、尴尬境地。无论哪种模式不外乎包含以下几点内容: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的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的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的对接;即职业教育的五个对接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特征。对接不好就会出问题,问题往往出现在对接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怎么对接?如何对接?例如,有些企业打着学生实习的幌子,套取的是国家的资金,表面上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实质上是看中了学生的廉价劳动力,打政策的擦边球,既不得罪地方政府捞取好处,也不得罪学校在用工紧张时好随时使用学生;也有些学校为了为了在短时间内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降低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发证标准,这些短视做法导致有些职业院校办学更加困难,口碑越来越差,社会认同感越来越低,硬是把建立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灵活开放、特色鲜明、自主发展的职业教育的“经“念歪了。奥地利80%的完成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自愿选择进入职业教育体系,奥地利的学生并不会将获得高等学历作为良好职业生涯的唯一途径,这与奥地利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以及在学生就业、收入、福利及岗位升迁等方面提供的相应保障是分不开的。我国的职业教育模式的创新、探索和研究还在继续延伸。总之顺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模式才是行之有效的模式。

四、职业教育面临的挑战。目前高职教育面临很多瓶颈:1.大学扩招,使得选择职业院校生源减少。2.既能满足技能同时又能满足教学需求的“双师”却少之又少。3.专业技能教学课程设置不合理。许多高职院校仍然是理论课时多于实践课时,在德国一般理论占30%,实践占70%,实际上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大体还是延伸了本科教育的模式,大多数还是“穿新鞋走老路”的做法。4.实习实训时间过长。一天的定岗实习时间往往超过12个小时,劳动强度过大,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体力、精力和心理承受能力,使得部分家长认为职业院校的学生就是企业和学校之间被利用的赚钱工具。5.职业院校的毕业生技能低或无技能。每年毕业生数量虽多,但就业难,所供非所需。没有核心竞争力。6.职业教育过多的强调技能忽视了职业道德的传授。使得艰苦奋斗、爱岗敬业、吃苦耐劳成为空谈。种种原因导致职业教育缺乏应有的吸引力、竞争力,职业教育成为了家长和学生们无奈的选择。实现中国梦,靠的是人才,一个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人,才最具有创造力,一个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的民族,才最有可能成为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强大的民族。

五、学习现有模式,探索新应用。职业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哪些能力?1.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操作动手意识很强的能力。2.在工作中遇到问题能够积极主动解决问题愿望的能力。3.把现实和技能结合起来,客观选择职业方向的能力。4.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真相的动力。5.关注最新前沿技术和发展的思考能力。客观的认识“工学交替”“双元制”“现代学徒制”“产、学、研、培训一体化”等的培养模式,这些模式培养出的学生优势就是:动手能力强,实践技能熟练,岗位适应能力强,缺憾是学生耐性跟不上企业繁重的劳动强度,应该从制度和激励机制两方面着手改进。企业担负着社会责任,在追求利益的同时不要只是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克服急功近利、浮躁的心态,实实在在的静下心来,学习国内外管理和培训、使用职业技能人才的经验,让进入企业的技能员工进得来,留得住,学有用武之地,收入养得起家眷,糊得住自己的口,人人学知识,个个有技能,才是企业百年大计做大做强的立命之本,更多的企业已经认识到,只有舍得对技能人才的培养投入,即对“人力资源”的培养,才能取得更好的“资本”效益。而政府在对企业考核的同时,不能只把创造经济指标列为第一考核要素,把企业是否留得住人列为考核的内容。

总之,探索职业教育的研究模式的创新与应用开发是职业院校老师应该重视的新课题,因为他们是具体任务的落实者、执行者和见证人,职业教育是时代的产物,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有利于推动企业现代化生产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发展职业教育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加快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刻不容缓。

参考文献:

[1]谢维和《关于职业模式的思考》

[2]徐朔《国际职业教育的基本模式及国别比较》

[3]秦虹,《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现存的主要问题》

猜你喜欢
探索与思考教育模式知识经济
知识经济环境下企业会计改革的策略
知识经济供给侧改革五大着力点论析
知识经济背景下的大学体育无形资产研究
基于MOOC的大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知识经济时代独立学院软实力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