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教学规律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2015-05-30 08:15张杰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15年4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效果关系

张杰

[摘要]教学具有一定的规律,只有遵循了教学规律,课堂教学才会收到好的效果。运用教学规律来指导教学,应处理好四个关系:教与学的关系、德育于智育的关系、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

[关键词]教学规律 课堂教学效果 关系

[中图分类号] 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5)120113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旋律,其教学质量只能提高不能降低。课堂教学应怎样来适应这一需要,乃是每位教师急待思考的问题。从根本上来说,教学必须遵循教学规律,课堂教学才会收到好的效果,否则就会事与愿违。在教学过程中,如何运用教学规律来指导教学,我认为应处理好四个关系。

一、要正确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

教与学的关系,是教学过程中根本的矛盾关系。处理好这个关系,实际上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素养,所居的地位,肩负的职责,自然就占据主导地位,支配着教学的主动权。但教学过程是传递和继承前人对自然、社会认知的成果,获得间接经验的一种特殊途径。因此学生是学习实践的主体,又是认识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教师在教学中是否发挥了主导作用,其主导程度如何,要从教学过程的各方面加以考查。

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知识、能力上的差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处理好“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教学上应做到面向多数,抓好两头。特别是对那些学习暂时有困难的学生,更要给予深情的关怀,加强个别辅导,激发其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信心,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逐步提高,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

二、要正确处理好德育与智育的关系

教学过程是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发展学生能力的过程,同时又是向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良好品质、促进世界观、人生观的过程。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引导学生认识客观世界的同时,总是影响着学生的思想、情感和品德。再者从人才培养的角度来看,教育是为一定的阶级服务的,培养什么样的人,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代,均有明确的要求。

我国的教育方针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个方针要求我们,要把教书与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寓德育于智育之中,把传道、授业、解惑统一起来,否则教学任务就没有完成,也不能算是一个合格的教师。

三、要正确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的关系

知识是人类实践的经验总结,智力是大脑对外界信息的反映,是指人的认知能力的总和。知识的多少是受教育程度的标志,智力的高低是心理水平发展的反映。

教学过程的实质,既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的过程,又是发展学生智力的过程。二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掌握知识技能是发展智力的基础,学生对基础知识理解越深刻,掌握知识技能越纯熟,越利于能力的发展。如果离开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去谈发展智力,智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智力的发展,又有助于知识的学习,它制约着知识掌握的快慢、难易,巩固的程度等等。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往往把传授知识视为唯一的教学任务,更有甚者靠不断重复作业、题海战术来提高所谓的教学质量,酿成高分低能的苦果,扼杀了人才。有的也谈开发智力,但由于受教学能力的限制,发展学生智力得不到落实。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改进教法,使学生逐步做到会预习、会听课、会复习、会解题。这便给学生送去了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

四、要正确处理好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

由于近年来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学校教育忽视学生直接经验认识的重要性,忽视理论与实践的联系,搞“题海战术”,取消劳动实践课,任意增加课时,加重学生的负担,损害了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怎样处理这两者的关系呢?首先是学校必须以传授间接经验为主。教学是传授人类既有认识成果的重要途径之一,学生只有通过学习继承人类社会已获得的认知成果,掌握了有关社会、自然的初步经验和规律性的经验、科学真理,才能为以后的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打下坚实的基础。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也要重视学生直接经验、感性认识的作用。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是人们进行抽象概括和理性思考的基础和支柱。初中学生抽象逻辑思维逐渐占重要地位,但尚属经验型,仍需要具体直观的感性材料的支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对学生直接经验、感性知识在数量上和质量上给予充足的准备,引导学生运用听觉、视觉、嗅觉、触觉、语言等各种感官观察事物,体验生活,由此丰富他们的感性认识,进而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增强运用知识的能力。

上述四个关系是教学自身运动发展的必然反映,其中教与学是最根本的关系,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始终,起着支配作用,优先抓好用好,其他关系的处理也就迎刃而解了。

(责任编辑 韦淑红)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效果关系
浅议高中地理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数字逻辑电路》教学改革研究
浅议如何提升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果
妙用提问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
保加利亚媒体:饭局是中国搞定“关系”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