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政策保障的现状研究

2015-05-30 05:54杨博文
职业·中旬 2015年4期
关键词:高等院校

杨博文

摘 要: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前进的每一步,无不是在国家高校体育政策的保驾下所获得的。本文研究了21世纪我国高校体育政策的状况、特点及其执行过程中所存在的局限性问题。

关键词:高等院校 体育政策 保障现状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体育事业发展日新月异,高校体育工作不断上水平、上台阶,并面临新形势。在完成新任务的今天,继续加强高校体育政策保障重要性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贯彻执行高校体育“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对于进一步加大高校体育政策的执行力度,推动高校体育改革发展,运用政策手段对高校体育改革进行更加科学的调控和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21世纪我国的高校体育政策概况

进入21世纪以来,党和政府对我国高等学校体育事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针对学生体质与健康、学校体育工作等方面的政策法规,并针对实际情况,对这些政策、法规文件进行了修订与完善,详见下表。

2002年,为了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学校体育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的精神,国家教育部与国家体育总局首次联合颁布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该文件的目的在于使学校和广大大学生及其家长掌握学生的体质状况;提高学生卫生保健能力和体质健康水平,促进身心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观念,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在这之后,经过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组织专家在这几年对学生体质健康工作的不断地摸索和总结,以及广泛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得到了了多次补充和完善,上述部门于2007年和2014年分别颁布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

2003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和《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这两份由教育部制定的有关高校体育教学的政策文件,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这些文件的出台对于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起到了显著的作用,解决了一些长期存在于高校体育教学课中的诸多问题,普遍提升了体育教学课质量。

2005年,为了尽快提高普通高等学校运动训练、竞赛和运动队管理水平,以适应新的形势对普通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要求,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意见》的指导政策,并在这之后的几年中,连续补充出台了《关于做好普通高等学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工作的通知》和《普通高等学校招收高水平运动员的办法》等配套文件。这些政策文件的出台都使高校在招录运动员、建设高水平运动队工作上更加规范化、制度化,并促进我国高校体育竞技运动队的建设工作逐步与国际接轨。

2006—2007年,针对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呈不断下滑趋势的状况,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国务院牵头教育部和国家体育总局等部门,接连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和《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等三份政策文件。

三、我国高校体育政策的特点

1.政策覆盖范围较广

我国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指出,学校体育工作内容包括体育课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等三个方面。从近十年来,党和政府出台的与高等学校体育相关的政策来看,政策的覆盖范围是较广、较全的。例如,当前我国已出台的与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内容相对应的政策法规主要有《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关于进一步加强普通高等学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意见》《关于开展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通知》等。这些主要政策及其配套措施从全局上确保了学校体育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2.针对性较强

纵观改革开放直至进入21世纪以来所出台的高校体育改革政策法规,我们可以发现这些政策法规是都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的,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特征越发明显。这些政策法规的出台,既对目前高校体育在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症结进行分析,提出了对策,又有效地指导和保障了高校体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例如2006年《关于进一步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切实提高学生健康素质的意见》和2014年《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的颁布,就是针对近年学生体质监测和高校体育教学工作中发现的问题而出台的,做到了对症下药。归根结底,这是我国高校体育改革过程中不断明确的“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的集中体现。回顾和展望我国高校体育事业多年来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到,高校体育事业的发展,前进的每一步,无不是在国家(高校)体育政策的保驾护航下所获得的。正是由于这些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确保了党的教育方针,使“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得到贯彻落实,保证了全国各高校完成体育任务,保障大学生享有体育教育和体育锻炼的权利,为国家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新的形势下,我们要继续认真贯彻和执行国家(高校)体育政策,促进高校体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3.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

无论是什么类型的政策,在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政策的基本精神、准则不能动摇,没有条件可讲,这就是政策的原则性。然而,在执行政策过程中,势必会出现新的情况,遇到新的问题,那么就可以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不同的历史阶段和条件,灵活采取具体的措施。我国高等学校体育政策,充分体现了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一方面,我们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为学校体育工作中的基本准则;另一方面,根据新时期所面临的新局面、新问题,针对体育课教学、課外体育活动和课余训练与竞技三项工作内容的政策进行灵活的完善与补充,以及科学的调控,对高校体育改革与发展以及高校体育工作的重点和任务进行客观的调整,从而促进高校体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

4.政策上尚存在局限性

用科学发展观指导我们的工作,会发现我们在对于高校体育事业的政策保障中仍存在着一些局限性。这些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高校体育政策法规存在着执法方法单一,执行力不强,政策执行监管不严的问题;第二,高校体育政策实施局部化;第三,政策缺乏绩效评估;第四,高校体育司法监督的机制不完备,权利救济得不到保障等等。

综上所述,全面深化高校体育改革,推动高校体育事业发展,离不开政策、法规的引领和规范;实现高校体育发展战略,写好中国梦的高校体育篇章,离不开高校体育政策、法规的保障和支撑。

(作者单位:天津大学体育部)

猜你喜欢
高等院校
浅谈高校资产经营公司规范治理模式
论高校图书馆档案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
论高校就业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意义及建议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关于高校体育产业发展有利条件及市场定位的思考
高校开展散打运动教学的可行性及对策研究
关于高校篮球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思考
高校跆拳道教学的影响因素及优化对策分析
高等院校教育督导职能与任务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