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

2015-05-30 20:05徐世槐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15年3期
关键词:达夫照相馆故居

徐世槐

我,终于学会拍照。

这有什么不得了的?殊不知,这对上了年纪的我来说,确是件了不得的事呢!

第一张照片

13岁那年,读满小学六年,还需照片贴文凭考初中。当时,西坑一个区,也没一个照相馆,我与三位同学以步当车,到20里外的刘基故乡——南田照相。

面前十多步处,三只黄色的细脚撑着一个平胸的方箱,箱中嵌着圆圆的镜头,箱上有块一面大红一面乌黑的遮布,红面铺着周孔元同志的头部。我在一块白色的幕布前正襟危坐。他时而过来撮撮我的衣领,时而唤我抬正头位。然后,他一手示意我盯着镜头,另一只手握一个鸭蛋大的红皮囊。喊着:“一、二——好!”随声点头。这,我才长长地嘘了一口气。

今天,相夹里仍然存着那张发黄了的单寸照片:剃着光头,脸庞瘦削,真像一个小老头,看了不禁失笑。我却敝帚白珍,经常孤芳白赏那睁得大大的亮亮的眼睛……

这是41年前的照片,是我自己的第一张照片。

遗憾

17岁,我赴四川成都读书。武汉的大轮船溯源而上,乍见波澜壮阔的长江,我的心潮也惊涛拍岸了。后从宜昌转中型轮船至重庆。那是1956年8月28日中午,我们背着大黄的救生圈进入三峡。大家赞叹那巍峨的高崖,那缭绕的白云,那凌空的古木,那“卷起千堆雪”的浪涛,还有.那叫人遐思不绝的“两岸猿声啼不住”的轻舟……

当时,全船竟没有一个旅人能拍摄!

1993年3月7日上午,我特地从杭州去富阳,瞻仰著名诗人郁达夫故居。到达县城,已是11时。我步上鹳山,寻找达夫别墅。

这是怎样的一所别墅?

1939年,富阳沦陷。日军驻占鹳山郁家别墅。郁母逃出,躲在山顶的荆棘中,面对日夜啜泣的富春江活活饿死。日本鬼子的血腥罪行,炼就郁达夫与郁华的铮铮铁骨。现在,这里是两位烈士的纪念馆,陈列着兄弟的遗物。馆的右面是拱形的洞口,上面刻有隶体的“松筠别墅”四字,洞门前面是茂林修竹,其间屹立着气宇轩昂的“双松亭”,横匾的“双松挺秀”四字,是作家茅盾题写的。亭内石碑有郁氏兄弟的生平。碑前有郭沫若、俞平伯、赵朴初题词的石刻。

穿过亭子,去请摄影师,但公园主人告诉我,需下午一点半上班。我颓然下山,径直寻找达夫弄1号。我看到厅堂壁挂着达夫及其母亲、原配夫人孙氏的放大遗像。我请故居的主妇费陆徵介绍达夫先生的事迹,她,竟然是达夫先生的儿媳妇。

我,被达夫先生的爱国热情与文学成就感动了。

“附近有照相馆吗?”我热着脸问。

费同志立即唤女儿去街上请来摄影师。拍了厅堂与大门以后,我重回鹳山,欣赏富春江旖旎的风光,补上照相这一课。

看,没带照相机,要留下自己喜爱的山川,自己敬仰的人物,竟有诸多的不便!

如果就是不便,倒也罢了,可令人伤心的,还有不可弥补的憾事。

鲁迅先生在《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前驱的血》中歌颂的“左联”五烈士之一的殷夫,是我心中的一座丰碑。去年7月中旬,在岱山举行的省教育学会年会开毕,我独自专程从宁波赴象山县大徐镇拜谒他的故居。19日下午,我顾不上辘辘饥肠,就去观看殷夫烈士陈列室。

我,打算在著名书法家沙孟海题的“殷夫故居”的横匾下留影,权当对烈士的永恒纪念。使我大吃一惊的是,在这个有2000多人口的镇所在地,竟然没有一家照相馆!

“哎!——”我叹息着。

蓝色的闪光成功了

还是1993年,7月16日下午3时,文成县教育系统的40位同志出发了。次日下午到达杭州,我与玉壶3位教师去观西湖迷人的夜景。

我带着照相机,从昭庆寺招待所走到湖滨,这才发觉自己未在房间复习一下“笔记”。这是怎么回事呢?

7月初,我把去北京的消息告诉家人,全家支持。在靛青山电厂工作的儿子,马上买来一架崭新的傻瓜机。儿子教我掌握相机的部位、功能、用法。当他讲到拍照的方法时,我犹如7年前他听我的语义课一样地打开笔记本。

在湖滨,大家停住了。

“此处太美了!”他们说。

“拍一张吧!”我心虚地问。避开川流不息的轿车,在花园的树旁,三人排好队。

我,慢慢地,凭着儿子说的“按图索骥”。但,毕竟糊涂了。我谦逊地说:“还是第一次拍外景,不一定成功。”其实,我在出发的头一天中午,儿子已教我试拍过。

“阿爸,你先试拍一下!”他走出阳台。“景物要在方框内。一般情况,中间的圆圈要对准人头。”峋儿倚在四楼栏杆。我把他背后的远山、近树、高楼吸入眼底。“咔嚓!”这是我平生发出的第一响快门声。

紧接着,我把相机对准了湖滨的“彩云轩”那些大红的、淡蓝的、米黄的、翠绿的霓虹灯——

“咔嚓!”

“徐老师,怎么没闪光的?”

“呃?对!过来看看!”虽然他们一窍不通,我还是请他们来当诸葛亮,边想边试,寻找闪光灯的关键。我把背面左边斜着的开关用食指向下一推,立即发出叫人兴奋的米粒大的绿光。

“现在好了!”

他们重新站好队形。

蓝色的闪光告诉我:成功了!

猜你喜欢
达夫照相馆故居
奇趣照相馆
卫立煌故居
A LONG LENS
黑白照相馆逆袭韩国
魂兮归来返故居
瞻仰胡适故居 见其未知一面
想念一位辞世的人
达夫.麦卡甘:人生B计划
两代帝师归寥落——翁同龢故居
莹莹照相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