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喇油

2015-05-30 20:05徐安然
散文选刊·下半月 2015年3期
关键词:贝壳油脂姐姐

徐安然

我对蛤喇油的印象原本停留在20多年前的记忆里。那时,我们农村老家几乎家家都有蛤喇油,很多人的手脚都会因干燥失水变得异常粗糙,甚至皲裂,为了防裂,人们就经常向手和脚这两个容易发生皲裂的部位涂抹蛤喇油,确实很有效。

长大后,我终于弄明白,之所以叫蛤喇油,是因为当时厂家把生产出的用以润肤的油脂装在蛤喇的贝壳里,耐运耐储还好用,可能更重要的原因是蛤喇这种东西在海边几乎随处可见,价格非常便宜,成本异常地低廉,由此造就了那个时代极其大众化的蛤喇油。新买来的蛤喇油呈现半透明状,满满地非常实惠地盛在漂亮的贝壳里。其实那是一种油脂,涂在哪里都是油乎乎的,可我们就是觉得蛤喇油很美。那时我们几乎对所有“油”的东西都抱有好感,甚至于发生过极端的事情:有的人饭后从家里出来,出于虚荣,出门前还特意给白己的嘴唇涂上一层猪油,让自己的嘴上整个变得油光光的。

那时我还小,姐姐却是个大人了,也成了全家的主要劳动力。蛤喇油也成了她主要的护肤品。可她不到皮肤粗糙到可能发生开裂的危险时,不会轻易使用它。那时候农村还实行农业合作社的计划经济,我们一家全年的收入至多不过十几块钱,所以几乎所有必须花钱买的东西都显得很是奢侈。

一次,我趁姐姐上工没回家的机会,偷偷把玩那盒漂亮的蛤喇油,打开,合上……贝壳前部有可以互相咬合的牙,一掰就开了,再一按,只要牙对上就合上了。后来,我操作失误,按了半天没合上,怕姐姐回来发现后怪罪,急得满头大汗。最后,我发现做这事情是急不得的,越急越出错,于是强稳心神,终于找到了问题的所在,实现了正确操作,事情没有败露。还有一次就没有这么幸运了,那次我正把玩得不亦乐乎,突然听到开门声,原来我忽略了时间问题,姐姐回来了。当时我心慌意乱地要把蛤喇油放回原处,不想失手一碰,手中的蛤喇油反倒掉在了地上。蛤喇油发出轻轻的啪的一声响,当即就开了,而且有一片还跌碎了!姐姐进屋看到闯祸的我,柔声问我怎么了。等看到地上跌碎的蛤喇油,她惊呼一声跑过来,小心地把它们捡起来,细心地拼凑成大致的原形,然后,轻轻地放回到柜上她平时放化妆品的地方。姐姐当时并没有责怪我,只是看了看我的手,没看到我受伤,就放心地告诫了我一句:“老弟,以后干啥一定要稳一点啊!”

一晃20多年过去了,姐姐老了,也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蛤喇油也慢慢淡出了人们的生活。直到今天,宏从街上回来,进屋就兴奋地对我说:“你猜我淘回什么来啦?”我一边猜一边想宏的衣柜里还缺什么,却是穷尽心思而不得。最后宏得意地伸出手。天啊,她的手掌上竟然躺着一小盒非常非常精致的蛤喇油!

这时,我才忽然想起,多少年没在商店里见过蛤喇油了!

猜你喜欢
贝壳油脂姐姐
《中国油脂》征订启事
银贝壳
Cлово месяца
A taste of Peking duck
原来你是这样的贝壳
中国油脂
欢迎订阅2019年《中国油脂》
贝壳里的海
小小的贝壳一幅幅的画
认识“黑”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