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体心理视域下大学生思想政治课辩论式教学法探究

2015-05-30 13:19殷艳玉
科技资讯 2015年26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殷艳玉

摘 要: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的改革是一项时代课题。而吸收其他学科的优秀成果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便是改革的重点。心理学是研究人类心理现象和规律的一门科学,思想政治教育要取得预期效果,必须奠基于科学的心理根基上,必须切合学生群体心理的需求。本论文从三个方面探讨群体心理视域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课辩论式教学法。一是当代大学横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体心理分析,然后阐述思想政治课辩论式教学的内涵、步骤及特征;最后阐述切合群体心理视角的辩论式教学法的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群体心理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辩论式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9(b)-0000-00

新形势下,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时代的巨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改革势在必行。怎么改革?吸收引进各门科学的优秀成果,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便成为一项时代课题。笔者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课教师多年来致力于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学的结合。心理是思想的基础,是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先导。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取得预期的效果,就必须切合心理学的原理。思想政治课所采取的辩论式教学法即是符合大学生群体心理特征的一种富有成效的教学方法。下面笔者从三个方面论述群体心理视角下的思想政治课辩论式教学。

1 当代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群体心理分析

群体心理是相对于个体心理而言的,是群体成员在群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有别于其他群体的价值、态度和行为方式的总和,是群体成员在同社会关系中所产生的心境、情绪、认识和反应。任何一个人都生活在某个特定的社会群体之中,会在与群体成员的共同活动中,互相影响、互相作用而形成群体心理。群体心理一旦形成,会成为所有成员心中共有的情感体认和评价体系,从而深刻影响群体成员的行为。群体心理随着时代的改变而变化,当代大学生群体心理有以下基本特征。

1.1 从众心理

与独立性相对立,从众心理是个体的认知、观念、行为在群体压力影响下转向多数人一致方向的现象。作为每个个体,当代大学生自主性独立性都有很大的提高,但是所有群体共有的从众心理依然是具有强大力量的。

1.2 认同心理

每个个体都是社会性的动物,建立别人的认同感是在社会上生存发展的必备条件。所以,个体都有认同群体的心理特征。在面对有争议的事件或者是原则性问题时,个体会愿意保持与群体一致的看法和情感,以避免被孤立。

1.3 归属心理

按照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的观点,人在满足了吃喝拉撒睡等低层的生理需要后,就会产生安全感和归属感的需要。大学生群体也同样具有这个特征。

1.4 求新求异心理

当代大学生是90后,他们生活在网络时代,接触的信息量巨大。这使得他们有特别强的求新求异心理,讨厌墨守陈规的学习方式。

2 思想政治课辩论式教学的内涵、步骤及特征

2.1 内涵

思想政治课程教学中采用的辩论式教学,是思想政治课教师根据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经验,结合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面对学生有争议的内容,设题辩题,拟定正反两方的观点,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分析、探讨、交流、辩驳和总结,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在辩论中理清概念、掌握知识并培养起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人文素养,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

2.2 步骤

2.2.1 辩题的设计及课前准备

辩题要能引起思维冲突,引领学生通过思考、推理、论证而得出科学的结论;同时还要有教育性原则,要使学生能通过辩论而促进他们开展科学研究和理论探索,澄清思想认识,辨明真伪善恶。

2.2.2 课前动员和准备

要学生们广泛去图书馆、网络上查阅资料,虚心向老师和同学请教。

2.2.3 课堂辩论

学生们根据自己准备的所有资料,正方双方,针锋相对,维护己方的观点和意见。

2.2.4 点评和总结并颁发奖品奖状

教师根据正反双方的表现进行全方位、多角度点评,对学生在辩论中出现哪些思想上的偏颇进行总结,对辩论内容进一步阐述,然后选出获胜方,并颁发奖品和奖状。

2.3 特征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案例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法、网络教学法等相比,辩论式教学法具有以下特征:

2.3.1以学生为主体

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教学的根本。教师只是引导者。

2.3.2 针对性

“辩论式教学”是根据当代的世情、国情、社情和学生本身的思想感情来设计辩题,这样就有了很强的针对性,把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大学生内心深处的思想困惑和价值冲突结合起来。

2.3.3 开放性

“辩论式教学”要求学生就某一个观点发表自己的意见,所以要求学生透彻把握理论,有深厚而广博的理论根基。这就使得学生从被迫学习转为主动学习,从封闭式的课堂学习,转向开放式的网络、图书馆,向自己的同龄人学习,向老师学习。从而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教育教学活动的范围和开放度。

2.3.4 创新性

“辩论式教学”通过让不同的思想激烈碰撞交锋,引发出新的思想的火花。这是在学习内容上的创新。同时,“辩论式教学”要求按照正规辩论赛的模式组织,学生的座位组合都是变化的,学习也不再仅仅局限于书本,同时对一个人口才、逻辑思维、理论深度和广度的全方面提出要求,这都是具有创新性的。

3 切合群体心理特征的大学生思想政治课辩论式教学的价值

伟大的教育家马可连柯曾经说过:“不管用什么样的劝说,也做不到一个正确尊重起来的自豪的集体所能做到的一切。”思想政治课教师采用“辩论式教学”法就是利用这样一个“集体的力量”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增强群体成员的归属感,增加思想政治教育的感召力。

第一,在辩论式教学中,通过对一个有争议的问题通过正反两方的思想观点的交锋后,整个班级群体形成了一个共同认识,由于学生普遍具有的从众心理和认同心理,那些原本对这个辩题游移不定的或者认识模糊的学生会保持跟群体一致的看法,这也切合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从而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第二,在辩论式教学中,运用了群体的归属心理,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凝聚力。“辩论式教学”采取的是正反两方针锋相对各自阐述自己的观点的方式,这样,班级中的成员通过找到自己所支持的团队,有利于个体逐步从自我意识中摆脱出来,调动个体受教育的兴趣,增强个体的归属感,而个体会切实认识到只有树立与群体一致的理想信念,群体才会为个体提供心理上的支持,这样很容易形成共同的群体意识,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第三,在辩论式教学中,通过学习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不再把学生局限在教室这个狭窄的学习空间里,不再局限于思想政治课教材这个下载的载体,从而切合了当代大学生求新求异的群体心理,这样能极大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激发他们自主探索的精神,而就在这样的探索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

参考文献

[1] 张月霞.群体心理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10(10).

[2] 刘朝霞.运用群体心理功能,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J].陕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2(8).

[3] 马元方.试论大学生的从众心理及其教育.[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88,(4).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