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柏芝:苦情不是一出戏

2015-05-30 10:48
人生与伴侣·共同关注 2015年2期
关键词:苦情张柏芝势利

万众欢庆“菲锋”复合时,朋友圈悄然流行一张张柏芝入院打点滴时手的照片,曾经那么美的姑娘,手瘦得青筋毕现如80岁老妪,一时间,惨情无限。

尽管柏芝的粉丝到处奔走,为她鸣冤喊屈,但到底也没能让张柏芝在这场世纪复合的“舆论战”里翻身。无论是“猪一样的队友”向太陈岚爆料张柏芝痛哭还是小儿子Quintus被狗仔队偷访张柏芝怒骂,甚或最新的钢牙胖先生成最新绯闻男友,几乎所有新闻里的张柏芝都显得格外狼狈和苦情,其实这种颓势从她离婚之际就开始了。很多人指责她离婚后昏了头,拍电影选烂片,大明星转型成综艺咖,但想想看,一个人要带两个孩子,又远在新加坡,当然选择工作的标准变成了来钱快、耗时短,拍戏一去几个月谁来照顾孩子,再加上还得抽出精力应付无处不在的狗仔队和缠绵恩爱的前夫复合真人秀,单亲妈妈果然是不易做,真是忙到一头烟。

以前文章出轨的时候,有姑娘气愤地问,马伊■为什么不离婚?不禁让人冷笑,换你有了两个孩子你会离吗?你以为单亲妈妈口一喷气一哈就能做好吗?就算精明如张柏芝也疲態毕现,别的都不说,仅是离完婚后个人品牌价值的消退就是最可怕的现实。

我有个朋友在4A公司做事,原来张柏芝排在他们公司明星商业价值评估表的前五名,因为那时她的定位是靓丽优裕的“幸福名太”,而现在跌到了二十名之后。我问他们为何如此势利?朋友答道不是我们广告公司势利,这个表是消费者调查出来的,也就是说它完全反映的是群众普遍心理,同样是奶,你是去买“笑着流泪”的苦情的奶,还是去买“找到最爱的人”欢喜雀跃的奶呢?

当然是后者。

很多年前,人人都赞扬刚出道的张柏芝聪明,但很显然,她的聪明在“离婚”之后并没有多大用处,但这不是她的错,她已经尽力,这是整个中国社会深层文化对全体女性的不公平。想想看,这样的文化心理何尝给了“张柏芝们”一条路行——生活上她们要忙完工作忙小孩,再婚市场上离婚女人几无价值,社会文化整体歧视女性年龄,而社会身份上,则存在更大程度的认同焦虑——离婚女人多半是不祥的。说到底,在男性社会制造的婚姻这个局里,对女人来说存在严厉的双重标准,男性进入婚姻意味着成熟稳定,有人照顾,而女性进入婚姻时意味着照顾别人、包揽大多数家务劳动以及生儿育女。在婚姻里女性付出较男人多是个普遍不争的事实,偏偏婚姻法并不认可家务劳动的价值,而一旦婚姻破裂之后,男女双方的走向是天差地远,经济稍为优裕的离婚男立马变成“无限可能的钻石王老五”,而女人则变成了苦大仇深的“单亲妈妈”。

一百多年前,丹麦哲学家克尔恺郭尔说:“做女人是多么不幸啊!然而最大的不幸是她压根没有意识到这种不幸。”当聪明的张柏芝在离婚后奋力经营着她勇敢母亲的个人形象时,她可能没有意识到这完全不是她个人能控制的局面,社会文化让她变得身份尴尬,浅薄者对“单亲妈妈”避之不及,势利者嘲笑她没本事,拿不住男人,道德者指责她放荡“艳照门”,更可怕的还有些洗脑者要架着她往“圣母”的位置上冲,问题是在娱乐至死的时代,靠做“圣母”也买不了几罐奶啊。

张柏芝确实不是个完人,她有她自以为是的小聪明和世故,但她的困局里她个人的因素不是最重要的,最应该受指责的是男性社会文化对男女两性呈现出的严重的双重标准。

智慧的西蒙·波伏娃早有名言在此:“人们怎么可以期望她表现出热情、无私和崇高这些品质呢?这些只有在自由人奋勇地穿过开放的未来、远远地超越了一切既定现实时才可以出现。女人被关在厨房或闺房里,人们却对她的视野之狭窄表示惊讶。她的双翼已被剪掉,人们却在叹息她不会飞翔。让未来向她开放吧,那样她将不会再被迫徘徊于现在。”

猜你喜欢
苦情张柏芝势利
断崖苦情
吉光片语
势利人
《如果,爱》张柏芝时隔十年再度出演电视剧
公共政策不能如此势利
势利(双语加油站●时事新语)
简析湖畔诗人潘漠华诗歌的“歌哭”之苦
剥开“苦情”男人的画皮,单亲妈妈抱团还击
单亲妈妈张柏芝
《无极》,你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