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中历史课堂讲授的有效性探讨

2015-05-30 10:48郭丽娟
新课程·下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历史课堂新课程有效性

郭丽娟

摘 要:新课程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积极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这无疑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道必解的课题。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有效开展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提高教师讲授历史知识的有效性、科学性,就需要高中历史教师以人为本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使高中历史课异彩纷呈,收到异曲同工之效果。

关键词:新课程;历史课堂;有效性

高中历史既是对学生进行历史教育的主要课程,又是对高中学生开展素质教育的主阵地。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历史教师要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观念,积极运用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思想理论演变、科技发展等作为重点来引导高中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历史课成为高中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素质教育主课堂。因此,教师必须从思想观念上认识到历史课对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所在,不断提高自己的课堂讲授水平,使历史课堂教学始终具有有效性。

一、讲授的条理性

要保证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讲授的有效性,首先是教师要做到讲授的条理性。只有将历史知识有条有理地讲授给学生,学生才能更多地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师如何做到讲授的条理性就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讲授要有连贯,过渡要自然。我们知道,历史是始终随着时间而延续的,是不可能间断的,因此历史知识也要根据历史发展的实际而连贯在一起,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如,教师在讲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内容时,对于同盟国的讲授就应该连贯起来,同盟国的主要国家由最初的法国、英国到后来的中国、苏联,最后是美国,在这里就要按照时间先后和一些事件有机地连贯,苏联是因为德国的入侵,美国加入同盟国是因为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等,这样连贯起来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些知识去分析和掌握。(2)新旧内容的联系性。温故而知新是教育教学的真理,学生只有在掌握以前学的知识的前提下才能够对新知识的学习具有有效性,教师如果不能顺畅地将旧知识与新内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就不可能实现课堂讲授有效性。如,在春秋战国历史内容的讲授上,单单只讲“战国七雄”,而不提“春秋五霸”,必然使历史实际发展出现脱节,因此教师在讲授这段历史时首先应提醒学生重温“春秋五霸”,然后引到“战国七雄”,这就顺理成章了。(3)讲授内容主次要分清。历史教师对于课程内容要主次分清,抓住知识重点,有的放矢地讲授课程内容。如,可以利用列标题、表格等方式将重点突出。使学生对讲授的主要内容可以一目了然。

二、讲授的科学性

高中历史课程的讲授不但要有条理,而且还要按照科学发展规律进行讲授。(1)讲授的内容必须是完全符合历史发展实际的,教师在讲授中融入的个人观点也必须尊重历史时事。如,在讲授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有关内容时,教师结合但丁、达·芬奇、莎士比亚等文艺先驱的一些文艺作品,包括《神曲》《最后的晚餐》《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的内容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求知欲,增强了课堂的艺术魅力,激发了学生学习历史课的兴趣。(2)讲授时间科学合理,新课程背景下,以学生为主体的历史课堂教學应该将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来开展有效的课题教学活动。(3)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必须是建立在教学计划之内的,也就是教师要按照教学计划科学的备课,制订每一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确定重点和难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将历史史实再次呈献给学生。

三、讲授的准确性

(1)历史教学的有效性还体现在以事实为依据,历史是人类的实践结晶,任何人都不可能改变历史,因此教师在历史课题教学上要把握好讲授的准确性,对于一些模糊的概念要认真地尊重事实地向学生讲清楚。如,在教授中国历史尧舜禹禅让等有关历史时,对于史料记载不够详细的教师要给予学生准确的解释,而不能够模棱两可,让学生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上模糊不清。准确地讲授能帮助学生准确地获取知识,提高教学效果。要做到准确、清晰明了的讲授,教师首先要以教学目的为指导,有的放矢地开展历史课题教学,突出重点,特别是对重大历史事件,必须做到准确无误。(2)语言简练清晰。历史教学与语文是分不开的,历史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减少口语和助词,避免不确定语言和含糊不清的句子出现。只有避免这类情况,才能增强学生对知识甚至对教育者的信任度,从而帮助他们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3)准确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这些方法包括:精致、准确的板书,适度的身体语言,声调变化,及时回应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反馈。

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提高是需要师生共同努力来实现的,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学生灵活地掌握历史课题教学中的理论知识,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人生观和世界观,使历史课成为基础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陈振华.讲授法的危机与出路[J].中国教育学刊,2011(06).

[2]魏国栋,吕达.普通高中新课程解析[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3]刘军.历史教学的新视野[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王胜群.新课程背景下提高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基金项目:甘肃省“十二五”规划课题《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GS[2014]GHB0074)阶段性成果。

编辑 韩 晓

猜你喜欢
历史课堂新课程有效性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制造业内部控制有效性的实现
提高家庭作业有效性的理论思考
初中历史情感教学探析
引多维思考创灵动历史课堂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重点的思考与再认识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