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台高职课程体系的比较与借鉴

2015-05-30 10:48刘淑仪李司俭徐吉祥
新课程·下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会计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刘淑仪 李司俭 徐吉祥

摘 要:台湾职业技术教育为其经济持续发展,不断输送了大量实用型技能人才。广东处于经济发展转型时期,应认真总结和借鉴台湾经济发展经验,尤其是职业教育方面所取得的成功经验。以粤台两所高职院校的会计专业为对象,通过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关度、课程理论的深度和广度以及课程实训与岗位实践能力结合度等方面的对比分析,总结并提出一些可供大陆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设计方面的借鉴之处。

关键词: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会计

从20世纪50年代台湾经济出现高速增长,80年代进入鼎盛期,人均GDP由1980年的2394美元增长到1990年的8325美元,正式成为发达经济体。促使台湾经济的持续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功不可没,为各行各业输送了大量的实用人才。广东在借鉴台湾职业教育经验,尤其是课程开发和课程体系的设计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改革,但改革的力度与广度仍有不断改进的空间。笔者以台湾美和技大学“四技”(技职教育四年制)理财专业和清远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为对象,通过对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相关度、课程理论的深度和广度以及课程实训与岗位实践能力结合度等三个维度的对比分析,总结并提出一些可供大陆高职教育课程体系设计方面的借鉴之处。

一、粤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个案介绍

(一)台湾技职院校课程实例——以美和技大学财务与会计专业为例

台湾美和技大学的人才培养类型主要集中在三大领域:健康管理、产业科技及社会服务所需之经建或科技人才,发扬“美而有礼,和而好学”之精神,培养具有专业化、全人化及国际化的技职学生。财务与会计专业从属于企业管理系,人才培养目标是为金融、保险、证券、批发零售等中小企,培养会计、出纳人员,财务人员或会计财务主管等。课程体系设置包括基础课程(博雅通知课程)、专业必修、专业进修、专题和实习。(表1:财务与会计专业课程内容节选,此表根据学校网站相关内容进行归纳整理)

(二)广东高职院校课程实例——以清远职业技术学院会计专业为例

清远职业技术学院(下文简称“我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创新谋发展,以特色鑄品牌”的办学理念,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会计专业从属于外语与经贸学院,人才培养目标是面向中小型企业培养,出纳人员、会计核算人员、会计主管、中小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中介机构助理审计员和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核算岗位人员等。课程体系设置包括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专业限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等。(表2:会计专业课程内容节选)

二、粤台高职院校会计专业课程体系比较

笔者判断高职院校课程体系设置是否合理、可行和科学,主要是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分析探讨: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关度;课程理论的深度和广度;与课程实训与岗位实践能力结合度。

(一)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的相关度

1.课程设置要以企业用人需求为依据

会计人员要求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和过硬的实操能力,中小企业在人员招聘时,对实操能力尤为看重。在课程设置时,美和技大学注重对专业所面向的岗位进行任职资格要求调研,根据调研分析结果设置专业必修课程、学习专题和实习内容。第四学年,学校聘请企业在职人员为学生实训授课,并集中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实习期间,学校按照岗位工作标准和要求,对学生实行“三合一”考核与评价(企业考核、教师考核和自我评价),严格监控学生实习期间的工作成效。目前,我院实行“2+1”人才培养模式,第三学年学生要到企业进行实习,实习企业可以学生自找或者学校推荐。广东地区的中小企业招聘财会人员,一般要求有一年以上工作经验,因此,大部分的学生自找实习单位时,工作岗位与专业实习要求不对口,导致实习效果无法保障。学校主要通过企业填写学生实习手册内的内容(如工作表现、评分或评优良中差等)进行考核。考核缺乏清晰的指引和标准,导致考评结果的有效性和真实性有待商榷。这就造成了学生实习毕业后,因不能达到企业财会人员岗位的招聘要求,而无法顺利地在对口的岗位就业。

2.课程设置重视培养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

会计行业是一个对职业道德要求相当严格的行业,会计人员在数据整理、信息披露、经济合同签订与执行等方面都受到法律法规的规范,以及职业道德的约束。美和技大学以全人教育理念为前提,从“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三方面,教导学生认识自我,了解群己关系,在此基础上进行会计方面的法律法规教育,从而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职业道德。目前,我院会计专业在针对职业道德与职业素养方面培养较为欠缺,主要依赖于“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课本内容进行应试式的讲述,学生从中得到的启发和思考较少。

3.课程设置应重视综合素质培养

美和技大学注重拓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国际观念和法治意识。在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方面,开设了服务与学习教育(Ⅰ~Ⅳ)、职业规划与伦理和多媒体网页设计等课程;在培养学生国际观念方面,则开设了商业英语、财务资讯系统、新产品与新市场开发、金融市场等;在法治意识方面,设置了知识(产权)管理、金融税法、所得税法等专业课程。目前,我院注重基础学科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但由于教学课时有限,课程内容也较为受限,以及学生参加校内外行业(专业)活动较少,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起到的作用不是十分明显。

(二)课程理论设置的广度和深度

课程理论设置的广度是指理论课程与岗位群所要求的理论知识的重合度;其深度是指理论课程在内容上是偏向基础理论还是应用理论。从美和技大学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分析,其课程理论广度与所面向的就业岗位群重合度较高,基本能满足岗位理论知识的要求;其深度能根据代表性岗位的工作任务所应具备的知能而设置;在课程理论学习安排方面,能考虑到知识体系的完整性、顺序性和逻辑性。

美和技大学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单独开设的理论基础课程比较少,侧重把相关理论教育融入实务、实训和实习教育当中,并且结合证照考试的等级要求,强调学生的理论应用能力和实操动手能力。我院在会计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也十分注重把专业课程与技能考证内容相融合,强调课程理论与岗位任务的结合,并通过项目化教学方式大大提高学生的实操动手能力。学生在学习完课程内容后,参与相应等级的技能考证通过率较高。

(三)课程与岗位实践能力的结合度

在招聘会计出纳人员时,中小企业常要求应聘者具备1年以上工作经验,造成我院很多会计专业应届毕业生很难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岗位。这一要求实质上,并非对工作时限有严格要求,而是从侧面反映了中小企业对应届毕业生实践能力的担忧。台湾技职教育“四技”类型学分总和为128学分。突出证照考试和实务操作的能力课程所占比率高达55%~56%。同时,从表1可以看出,课程设置主要以贴近企业实操案例教学为主,理论依据讲解为辅,旨在培养理财会计人员的动手能力,这与中小企理财会计岗位实践能力要求高度吻合。目前,我院会计专业突出专业技能训练的课程所占比率只有45%~48%,教学过程中虽强调实训的重要性,但受到教师实操经验和教学设备设施配套不足等方面的限制,学生的动手能力较弱。这从往年面向企业和学生的调研数据中可以得到证实。因此,日后我院在师资培训、实训设备设施和实操用具等方面,都需要进一步加强相应方面的投入。

三、台湾技职院校课程体系设置的借鉴意义

(一)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学生的就业竞争能力与自身的综合素质有着直接的关联。而学生的综合素质应该由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形象和职场人际交往能力等关键因素决定。通过博雅通识课程的学习,美和技大学会计专业学生实现了以下教育目标:(1)学生兼具专业化、全人化、国际化的才能和视野;(2)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宏观视野与社会关怀的健全人格;(3)学生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信息组织能力及社会行动能力等。借鉴美和技大学的成功经验,我院应纠正过往“课堂学习专业技能,课外提高综合素质”的教育观念,丰富教育的方式方法,切实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放在人才培养的首要位置。

在课程体系设置方面,我院应根据专业岗位群的特点,合理设置基础课程。针对财经类岗位的特点,可设置思想道德(职业道德)、财经英语、职场礼仪、计算机应用、资料查询与检索、外资企业文化、全球经济形势、职业生涯规划等基础课程,培养学生的全球化视野、经济时事触觉、社交能力和信息组织能力等,不断提高学 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竞争能力。

(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贴近企业用人需求

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主要可从三个方面进行努力:(1)切实做好企业用人需求调研工作。学院根据调研分析结果,合理设置岗位群的实验、实训和实习课程比例,保证学生能有充分的学习时间。(2)聘请拥有丰富的企业实战经验的人员担任专职或兼职的实训课程教师。教师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广泛的社会关系,是职业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强有力保障。例如,中国科技大学(台湾)会计系有9名专任教师,其中8名教师都有社会工作经验,他们或来自政府部门如审计部,或来自一些基金组织财团法人会计研究发展基金会,或来自企业如会计师事务所、银行、租赁公司等,而且还吸纳了2名非会计专业的教师,如电脑硕士或系统工程师,聘请了5名的兼任教师。2010年2月台湾出台了《技职教育再造方案》,此方案鼓励技专院校新聘专业科目教师应具有一定年限事务经验(具与任教领域相关的专职工作年限3年以上或兼职工作年限6年以上者),并将执行成效纳入私校整体发展奖补助指标。(3)实训设备、设施和场地建设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实践能力。会计专业属于应用技能性很强的专业,仅仅依靠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学生缺乏足够的实习实训机会,仍无法保证知识技能的学以致用。目前,我院个别会计专业老师是从高校毕业直接到学校任教,理论知识丰富,但实操经验欠缺;而聘请了经验丰富的教师任教后,又因场地设施设备受限,个别理应在实训场地授课的实训课程,却在一般多媒体课室上课,学生只能听老师讲解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实训机会、时间和次数都无法得到有效保障。此外,教师想进一步深造或者到企业进行学习工作积累实战经验,也因日常教学工作任务繁重,且缺乏相应的管理和激励机制而计划搁浅。

因此,在积极引导学生注重自身实践能力提高的同时,学院应认真审核自身在专业调研、师资聘任与培训以及实训设备实施投入等方面,是否做好了相应实训课程的支撑和保障工作。

(三)进一步提高技能考证教学能力,提高学生的考证通过率

与台湾美和技大学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相比较,两者在课时、课程内容等方面都很注重技能(证照)考试,以幫助学生提高考证通过率。但美和技大学在设置证照考试课程时,注重理论知识与技能实践相融合,并非完全应试式的培训课程,学生在考取相关证照后,基本具备企业要求的岗位任职能力。

目前,我院会计专业学生为了考试而备考,为了毕业而考证,主要学习和复习时间都基本用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考试题型的练习中,缺乏实践机会。此外,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证书考证制度进行了改革,学生须参加《会计基础》《财经法规与会计职业道德》《初级会计电算化》(或珠算五级)科目考试,全部成绩合格后,可申领会计从业资格证书。这就造成了个别学生在实操性要求较强的《初级会计电算化》科目考试中,由于实训时间少,熟练度不足等原因而不及格,导致会计从业资格证无法顺利通过。

因此,学院在专业课程设置时,应充分考虑技能考证对课程设置、课程教学方式、课程教学内容等方面的要求,进一步提高技能考证教学能力,提高学生的考证通过率。

参考文献:

蔡秋玉,池巧珠.台湾会计职业教育的特色及借鉴[J].时代金融,2011(15).

课题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负责人李司俭,GJA114011。

作者简介:李司俭,1962年9月出生,男,广东清远人,就职于清远职业技术学院,管理哲学博士、中南财经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从事粤台两岸高职教育合作研究。

徐吉祥,1977年9月出生,男,江西高安人,就职于清远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食品工程硕士和管理学学士,从事食品专业教学与职业技术教育研究。

刘淑仪,1984年10月出生,女,就职于广东清远、清远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管理学学士,从事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与职业技术教育研究。

编辑 薛直艳

猜你喜欢
会计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以创新课程体系引领学生发展
民法课程体系的改进和完善思路*——以中国政法大学的民法课程体系为例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会计统计发展探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加强青少年中医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及其课程体系构建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