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商务专业实训教学体系开发

2015-05-30 12:49毕优爱
新课程·下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国际商务实训教学

毕优爱

摘 要:中职学校国际商务专业应强化实训教学,并基于工作过程,形成体现完整外贸业务流程的实训教学体系。具体做法是:根据外贸业务流程和具体工作环节分析企业岗位的能力要求,分析工作任务,从而确定实训教学内容,然后建设校内实训室,实行“做学合一”的校内实训教学;构建校外实训基地,组织“工学合一”的校外实训教学。

关键词:国际商务;实训教学;校内实训

目前,中职国际商务专业教学目标是培养应用型对外贸易人才,即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具备解决问题实际操作的能力,但在课程设置上还是重视理论知识。这就使教学出现以下弊端:(1)实践教学重视不够。以理论课程为主,学生接触实践课程的时间短。由于实践课程的具体操作过程缺乏检验标准,在实践内容和实训要求上随意性强,实践课程的效果大打折扣。这样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无法适应企业的要求,造成毕业后就业困难。(2)培养方向不具体,缺乏特色。由于国际贸易专业涉及单证、货代、报关报检、跟单等多个方向,综合性强,国际商务专业并没有明确具体的培养方向,往往导致学生各个方向点到为止,学生也无法明确自己的方向,使得学生专业能力缺乏,专业技能较弱,专业特色不明显。

以上两个问题造成毕业生的知识不适合外贸行业的需求。毕业生既无精通的专业知识,也无过硬的操作技能。人为地把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分开来,这与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原则是相悖的。

为了使我们培养的中职国际商务人才切合市场发展需要与企业的岗位要求,我们必须在校内就加强学生的技能训练与能力提升。而实训室的创建就能满足我们的校内实训要求,从而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为企业培养合格的中职国际商务人才。那么,该如何提高校内实训的效率?

一、构建小队作业平台,提升实训操作效率

(一)小队作业活动平台的构建

小队作业活动平台的构建,在程序上笔者认为需从以下四个方面循序开展:

1.强弱搭配,角色扮演,组合建队

根据每个学生擅长的专业项目,强弱搭配,对其进行分类。根据进出口业务中各个环节需要的不同工种,一个小队中的每个队员轮流扮演这个模块中的各类角色。

2.分析岗位工作任务,明确工作能力要求

项目化课程设置过程中主要操作要点有:

一方面,需要分析的岗位群,按照岗位确定的原则,通过分析、整合、提炼,确定中职国际商务专业的群为:单证员、货代、报检员、跟单员。

另一方面邀请行业专家。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培养学生的目标,定期邀请优秀的职业经理对学生进行培训指导。主要邀请方向确定为外贸单位的资深人士、来自基层的业务员、来自高职院校的国际商务专业老师、来自中职第一线的国际商务专业老师。

工作任务分析表

3.培育选拔队长

研究与制定队长管理与责任制度,引导学生建立对本小队队长的信任,指导小队长制定目标,开展管理工作,并带领队员出色地完成各项任务。

4.项目化重组课程,设计课程结构

专业教师根据本校学生特点,结合本地区货代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编写适合本校学生本地区货代发展的教材,并因材施教,带着创新精神,积极融入小队的队员角色,与学生互助协作,成功创业。

(二)实训操作平台的构建

根据本校学生的特点和本地区外贸行业的发展现状,采取“1+4”逐步构建的方法,即1平台,4模块。

1平台,就是构建进出口贸易实训操作平台。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吸收网络资源,搭建模拟真实进出口实训操作网络平台。该平台将成为进出口实训操作的中枢神经,在校内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平台。

4模块就是:

1.任务驱动

每个教学的目标都设置成为一项工作任务。每一个任务都来自于进出口实训模块中已有的实际业务问题。

2.任务分配

设置的任务由队长分配给队里的每一个队员,要求根据队员的强弱项进行分配。

3.任务执行

要求队员互相协作同时独立操作,完成既定任务。

4.任务评估

完成任务后,根据工作任务分析表和指导教师的评估,评定最佳操作手、最有潜力的操作手、最佳团队。

(三)校内实训教学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实训教师队伍软实力不够

由于我校专业教师以往的教学均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对校内实训教学接触不深,并且对于软件的运用还不够熟练,导致不能很好地开展实训教学,对实训课程的开展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2.教学方式需进一步改善

我们在不断的实践摸索中探讨最适合于我校国际商务专业校内实训的教学方式,目前的教学方式仍然需要进行进一步的改善。

(四)校内实训教学开展改进设想

1.采用多元教学递进教学方式

我们将对国际商务专业教学采用递进式教学方式,从专业理论知识学习、函電交流实训操作、单证实训操作、货代实训操作、报关实训操作、报检实训操作为一体最后进行综合性的进出口业务流程实训操作的多元技能递进的教学制度,增强了学生就业竞争力,充分发挥了实训基地的作用,保证了实训效果,使学生全面扎实地掌握相关操作技能。

2.加强实训基地教学软实力建设

学校先后为国际商务实训中心添加了单证实训教学软件、进出口实务实训教学软件、函电交流实训教学软件、报关仿真实训软件、报检仿真实训软件、货代仿真实训软件等为国际商务的多元化递进式教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3.注重“双师型”实训教师队伍建设

在专业建设改革上,学校与国际商务专业办有计划地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业务培训。选派专业教师到生产一线实践,参与企业的生产与管理,让教师参与实训基地的规划和建设。另外,专业办还从社会上选聘有实践经验的职业经理人到校担任兼职教师,成立了校企合作工作室。

为了弥补校内实训室的缺陷,笔者认为应尽可能提供校外实训基地,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二、设立校外实训基地

实训基地是对学生进行技能训练的场所,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对实训基地建设要统筹全局。针对学校现状在实训基地设置与建设上有所侧重,避免建设中出现面目性和随意性。有效地避免了国家资金的浪费,使国际商务实训中心与国际商务专业教学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地发挥实训基地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

总之,改变现行中职国际商务专业实训教学的现状,对国际贸易工作进行模拟,从而实现职业教育与职场就业、学校与社会的“无缝对接”。

参考文献:

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编辑 薄跃华

猜你喜欢
国际商务实训教学
基于工作过程的国际商务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国际商务谈判中跨文化障碍及应对策略
企业社会责任进展与研究
企业社会责任进展与研究
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国际商务会计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探索与实践
探索基于“翻转课堂”的环境监测实训教学模式
高职商品学课程实训教学探讨
分析任务式教学在中职会计实训教学中的应用
数控加工实训教学改革研究
论国际商务谈判中跨文化因素的人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