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策略分析

2015-05-30 23:03陈圈子
新课程·下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主动性自主学习高中数学

陈圈子

摘 要:针对高中数学教学中所面临的教学难、学生学习主动性差等情况,数学老师必须通过不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实现学生学习效率和成绩的提升。从提高学习主动性的方法着手,讨论如何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高中数学。

关键词:高中数学;自主学习;主动性

培养学生主动性是确保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教师必须时刻确保学生能对学习内容怀有好奇心和求知欲,并保持主动、积极的学习态度,才能实现教学任务的高效完成与学生成绩的提高。

一、明确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进度

高中数学所学内容多、难度大,很容易令学生产生厌学和畏惧心理,成为被动学习者。而合理地安排教学进度,将教学目标从追求应试成绩上转移开,能起到较好地激发学习主动性的作用。

高中数学必修三主要介绍了关于算法以及概率的相关问题,由于這部分内容在高考中所占比例相对较小,所以部分老师会压缩授课时长,加快既定教学进度的安排。但在新的教学目标指导下,教师应充分发挥本段内容动手操作性强,对学生实践能力要求较高的特点,将教学目标引到对算法原理、统计规则的深入理解上来。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适当增加教学中的实践课时帮助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和了解。这种安排在无形中促进了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摆脱公式定理的约束,从而对所学的每部分内容都能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去了解,这也使得数学教学不再将授课进度作为衡量教学水平的标杆,进而为学生的课下复习环节预留充足的时间。

二、培养学习兴趣,丰富教学模式

数学的科学性与逻辑性决定了它不可能像大多数人文学科那样进行讨论,所以,数学课堂上缺乏师生间、生生间沟通交流的现状,使高中数学课堂趋于沉闷,从而降低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学习兴趣的培养可以有效改善这一情况。在课堂上,教师通过灵活使用多媒体及相关教具,起到帮助加深印象、提高学生注意力的作用。举例来说,在进行三角函数图象相关性质的学习时,教师可以通过相应的电脑程序来完成图象的绘制工作,并通过控制相应的变量,将不同条件下的图象呈现在一起,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各变量对函数图象周期、位移等方面的影响。

培养课下的学习兴趣也是提高学习主动性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通过组建相应的兴趣小组,并定期为他们布置与所学内容相关的讨论题目来实现对学习兴趣的课下培养。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鼓励学生阅读相关数学周报、数学杂志,以此帮助他们认识数学之美,从而能够正确地认识数学课程,将学习积极性带回到课堂上来。

三、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

简单来说,提高学习主动性除了教师方面的努力外,还必须要有学生方面的配合。高中数学教材中的不少内容都源自中学数学,源自我们身边的生活。所以,对部分内容的学习是建立在教师对既有知识的引导上的,只要成功完成相应课题的引入,就能顺理成章地使学生变为学习主体并主动学习下去。

在学习三角恒等变换的相关内容之前,教师必须帮助学生回忆与三角函数相关的数学知识。在推导和角、倍角公式时,需要学生以三角函数的定义及基本特征为出发点,结合数轴、图象以及前期所学的与向量有关的知识,自主完成公式的推导,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只起到一定的辅助引导作用,而学生则在推导公式,加深对所学知识印象的同时转变为课堂的主体,并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自学和思考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小组成员分工讨论的方式进行不同公式的分别推导,对进展较慢或在推导环节中发现问题的同学,可以由小组成员予以帮助和问题解答,对组内无法得出答案的问题,可以上提到全班。需要注意的是,由于整个环节都在学生的思考与探索中进行,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所以教师必须做好适时的引导工作,对可能存在问题的重难点必须进行逐步引导,避免学生因问题过难而影响他们的自主性。

参考文献:

庞维国.自主学习学与教的原理和策略[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编辑 薄跃华

猜你喜欢
主动性自主学习高中数学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初探
探讨核技术专业教学中强化电子技术的学习
解析高中语文试卷讲评改革的必要性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预学的实效性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