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职校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015-05-30 23:03吴艳荣
新课程·下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职校创新数学

吴艳荣

摘 要:职业学校重点在于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重点则是创新。数学科目的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途径和有效办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从克服教师创新认识偏差,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鼓励学生质疑求异创新四个方面简要谈了职校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办法。

关键词:职校;数学;教学;创新;能力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灵魂,职校作为为企业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的学校,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让学生掌握应有的数学知识,提高和发展能力,更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但是由于职业院校学生基础差的实际问题,再加上数学学科本身的抽象性、逻辑性强的原因,以及传统灌输式教学的影响,导致不但学生学起来吃力,缺乏兴趣,而且课堂教学模式枯燥、乏味,更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抑制其创新能力的发展。

一、克服教师创新认识偏差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必须要先有创新的意识,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大胆尝试,突破,从而建立新型的教学原则和方式。但是很多时候,人们一提起创新,往往就会和一些“小发明”“小稀奇”扯上关系,总是让学生“放肆”地说,越是稀奇古怪的,便是创新了。其实不然,即便是一个不同的视角,合乎常理的发现,都可以是创新。因此,教师必须正确地认识创新,通过深入的研究和挖掘教材,将一些新颖的知识和问题带进课堂,与教材结合,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探究,从而自主学习知识,掌握方法,提高创新能力。

二、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1.转变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要想让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学习,发挥创造性,就必须摒弃传统教学中“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因为这种充分彰显教师主导作用的课堂,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没有空间施展,更不用说发展了。

2.转变教师角色,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应尊重学生的爱好、个性以及人格。用平等、宽容、友善、仁爱的态度对待学生,获取学生对自己真正的敬爱之情,再将这种感情转移到数学的学习上,从而使学生能够与教师一起参与到学习中,成为学习的主人。

3.组织师生合作,创造创新性思维空间

教师除了要像上文提到的,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之外,还应在课堂上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解决一些课堂上的疑难杂症,教师作为合作者参与其中。这样师生、生生之间,集体讨论,取长补短,查漏补缺,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而且还为学生营造了民主、平等、宽松的思维空间氛围,产生更新颖的见解和看法,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鼓励学生质疑求异好奇

质疑、求异是创新精神的核心,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时,一定要鼓励学生绝不“迷信”于教师、于课本、于他人,敢于对教材上的内同,对教师的讲解,对同学的观点提出质疑,尤其是对于那些留有商榷余地的问题,更是要敢于质疑,敢于突破常规,并勇于依靠自己的眼睛、头脑,去发现,去分析,去驗证,去解决问题。好奇是学生的天性,同时也是思维的源泉,创新的动力,只要学生脑中萌生了好奇,那么创新的愿望也便由此产生了,努力解开事物神秘面纱的动力便会像那星星之火,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创新的意识也便萌发了。但是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好奇心也在逐渐地降低,因此,教师应鼓励、引导学生好奇,用好奇的眼光审视世界,始终保持这份好奇的心。

此外,除了要鼓励学生之外,还应该进行有效的评价。对于他们做出的正确的选择、行为,得到的好的成绩,教师都应给予适当的评价,帮助学生建立自信,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编辑 韩 晓

猜你喜欢
职校创新数学
我的职校我的梦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职校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生本式”中职校社团活动之新探索
为职校设立“职业体验日”叫好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