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多样课堂,构建精彩数学课堂

2015-05-30 02:17赵新
新课程·下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双曲线情境探究

赵新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指出:“高中数学课程应具有多样性与选择性,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也就是说,我们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供多样化的数学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以促使学生在教师构建的精彩而高效的数学课堂中获得良好的发展。因此,本文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如何构建多样化的高效数学课堂进行概述,以期能够为学生健全的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

一、情境教学模式的应用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有目的地将学生引入形象、具体的场景当中,以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自主地走进数学课堂,同时,也为高效的数学课堂的顺利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所以,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我们要结合教材内容,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以确保学生能够在轻松的环境中成为数学课堂的主人。

例如,在教学《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也为了做好本节课的导入工作,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之中,我选择“故事情境导入法”,首先,我向学生讲述了“棋王与国王”的故事,并引导学生思考“国王到底应该给棋王多少麦粒”?同时,将学生引入本节课的学习之中,进而,也为高效数学课堂的顺利实现奠定了基础。

二、自主探究模式的开展

自主探究模式的开展既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打破传统课堂的沉闷,又能够贯彻落实新课改提出的“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所以,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在思考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进而,为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以及提高学习效率奠定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双曲线》时,为了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为了渗透类比思想,我引导学生思考了下面几个问题:(1)对比:双曲线和椭圆在标准式上有什么区别?(2)在双曲线和椭圆中,焦点的定义是否相同?表示的含义是否一樣?(3)离心率e=有什么不同?(4)标准方程中a、b、c三者之间的关系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进行对比学习,这样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而且,还能让学生在对比学习中锻炼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能力,进而,也为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做好保障工作。

三、小组学习模式的实施

小组学习是新课改下普遍推广的一种教学方式,该方式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凸显了学生的课堂主体性,而且,对提高数学课堂效率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要恰当地将小组学习模式应用到数学课堂的各个环节中,以期能够大幅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数学习题练习中,我们可以实施小组学习模式,如,求与⊙O1:x2+y2-2x=0外切,且直线L:x+y=0切于点M(3,-)的⊙O2的方程。虽然这是一道基础题,但是,我们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究,因为该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入手找出不同的解题过程。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而且,学生之间的小组讨论对学生思维的拓展也是具有一定帮助的。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要借助不同的教学方法来构建多样化的数学课堂,进而,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同时,也确保数学教学目标的最大化实现。

参考文献:

申天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构建高中数学高效课堂[J].数理化学习:高中版,2011(20).

编辑 郑 淼

猜你喜欢
双曲线情境探究
情境引领追问促深
不同情境中的水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把握准考纲,吃透双曲线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双曲线的若干优美性质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