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

2015-05-30 13:37施春雨
新课程·下旬 2015年2期
关键词:情感因素教学情境情感教育

施春雨

摘 要:语文作为传承中国优秀文化的主要工具,在人类的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除了向学生传授基本的语文知识和语言技能外,教师还应注重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即将情感教育渗透于语文教学中,使学生形成健康、丰富的情感素质。以高中语文为例,并结合教学实践和经验,对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做一番剖析和研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情感教育;情感因素;教学情境;课外阅读活动

语文情感教育是指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充分考虑语文认知因素的同时,还要突出语文作为人文学科的特点,充分发挥情感的动力、调节、组织等作用,使学生形成健康个性、完善健全人格的一种教育。那么,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究竟该如何将情感教育渗透其中呢?下面,我就从自身经验和感悟出发,对此话题进行几点说明和阐释。

一、大力挖掘教材情感因素,使学生产生强烈情感共鸣

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深具美感的文章,如亲情之美、道德之美、社会之美、自然之美等等,这些文章中无不包含了作者丰富的情感,所以,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大力挖掘隐含在文章中的情感因素,使学生面对的不再是枯燥死板的文字符号,而是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如此,便能使学生如沐春风、身临其境,进而产生与文章作者相同的情感共鸣。

比如,在学习《相信未来》这首诗歌时,我们可通过指导学生正确、有感情地朗诵,品味诗歌的意象与意境,使学生体悟作者在逆境中坚信未来的那份执着,增强学生直面困难、热爱生命的意识;在学习《想北平》这篇文章时,我们可通过结合具体字词、语句、段落等进行反复研读的方式,使学生与文本进行直接对话,以让学生深刻体味文中的情感,并深刻感受到作者刻骨铭心的思乡爱乡之情。总之,我们要大力挖掘教材文章中所隐含的情感因素,使学生在对文本内容的领悟中,与作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二、努力创设情感教学情境,渲染浓郁的情感教学氛围

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我们还可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多媒体技术来进行。多媒体技术有着图文并茂、视听结合、动静兼备的教学特点,将它引进语文教学课堂,可以将那些有着優美语言、生动情境的文章场景生动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能够使情感教学在教学情境的支撑下,发挥到极致。

如,在学《江南的冬景》这篇课文时,因为属于一篇写景美文,于是,我就运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了古筝演奏的纯音乐——《江南印象》,在音乐的伴奏声中,我将郁达夫先生所描绘的一幅幅悠闲情调的情景图真实、生动地呈现在了学生面前,如曝背谈天图、江南山野图、微雨寒村图、江南雪景图、旱冬闲步图等,这样,我通过利用图文并茂、视听结合的方式,为学生创设了情感教学情境,一方面使学生对江南冬日的温柔、平和、娴静等有了深入真切的了解和感受,另一方面使学生体会到了文章的意境美,提高了学生的审美品位。

三、开展语文课外阅读活动,丰富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只依靠45分钟课堂知识的传授和篇幅有限的教材读本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应大力拓展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途径和渠道,如开展语文课外活动,这样不仅能够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还能使学生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情感上的陶冶。

如,在学《我与地坛》这篇课文之后,我们可让学生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生命之歌》《花的眼睛》等书籍,使学生学会珍爱生命,并树立正确的生命观、价值观和奋斗观;在学习了《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言文之后,我们可以让学生阅读古代圣哲修神明德、体道悟道、天人合一的智慧结晶——《论语》,以使学生明白为人处世的道理……总之,我们要广泛开展语文课外阅读活动,以此丰富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并且达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良好目的。

总之,身为一名高中语文教师,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情感教育对学生身心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并采取有效措施和途径,将其切实落实到语文教学工作中,从而将学生培养成具有健康思想和丰富情感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冯文娟.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3.

[2]侯正玉.对于高中语文情感教学的认识[J].课外语文,2014(07).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情感因素教学情境情感教育
情感因素对高校训练队训练影响分析
落实“两个关注”,促使课堂评价走向有效
关于小学英语教学中情感因素的应用探讨
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留守高中生情感教育的对策探讨
小议初中英语如何创设教学情境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渗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