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鲁塞尔第一小公民

2015-05-30 02:14杨松河
莫愁·家教与成才 2015年2期
关键词:伟人布鲁塞尔约翰

杨松河

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有一件闻名世界的国宝,叫“曼尼根·比斯”,它是一座“小孩撒尿”的铜像。这小孩叫于连,正是他撒了一泡尿,扑灭了一根点燃的导火索,救了整个布鲁塞尔城。因而,这个小孩被封为“布鲁塞尔的第一公民”,人们亲切地叫他“布鲁塞尔的于连”。于连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着不少版本,但大都不很完整。

我当时正在我国驻比利时大使馆工作。一天,我看到电视上在转播布鲁塞尔儿童剧院为纪念建城一千周年而上演的儿童喜剧《布鲁塞尔的于连》,故事生动感人,充分表现了这个10岁小孩的聪明、机智和勇敢,也激励了比利时人爱国、爱市、爱家的家国情怀。于是,我专程来到在布鲁塞尔市马雷街的儿童剧院。这是该市唯一的儿童剧院,也是唯一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剧院,它的经费从市政府的文化教育预算中拨款,剧院服务对象是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上演节目一律免费招待全市儿童。

学生看演出都是在正课时间进行,列入教学计划。考虑到学龄前儿童的安全问题,演员们便分两组带着木偶和道具到各个幼儿园去巡回演出。剧院经理科尔纳利斯先生告诉我,他们走到哪里,哪里便洋溢着孩子们的笑声,孩子们在欢笑中可以学到语文、历史、艺术等丰富知识。

正当我们交谈的时候,门外传来了一阵孩子们天真活泼的欢笑声。科尔纳利斯先生站起来对我说:“我的小观众来了,请您同他们一道看演出,您也许会同他们一样欢乐!”果然,一群群衣着鲜艳的小朋友叽叽喳喳但很有秩序地进入演出大厅,依次坐下。小朋友知道我是中国人,显得特别高兴。我跟孩子们谈了起来,发现孩子们知识面很广,七八岁的孩子,不仅知道贝多芬、莫扎特,而且还知道中国的万里长城和能腾云驾雾的孙悟空。

这天上演的正是木偶剧《布鲁塞尔的于连》,该剧不仅充满了爱国主义的激情,而且剧情曲折有趣,语言优美生动,很适合少年儿童的欣赏口味。我亦童心焕发,同身边的孩子们一样欢乐。我感到,用儿童喜剧的形式来培养和提高少年儿童的家国情怀和语言表达能力的确是一个好办法。

临别的时候,科尔纳利斯先生翻了一下抽屉,特意把他们夫妇创作并导演的脚本赠给了我。

我拿到儿童喜剧《布鲁塞尔的于连》剧本后,连夜翻阅了一遍,觉得很有向国内孩子介绍的价值,便开始把全剧翻译成中文,在《世界文学》上发表。

于连是布鲁塞尔市一位名叫米歇尔的马掌匠的儿子。在于连受洗礼那天,有个叫花子老太婆曾预言他将成为“伟人中的伟人”,但于连长到10岁了,并没有什么作为。他的个子是那么矮小,看上去只有5岁的样子,父母感到很伤心,因为他力气太小,不能继承马掌匠的手艺,就叫他自己到街头上随便找一个职业,当一名学徒。

十五世纪初,布鲁塞尔这一带属于布拉邦公国,由约翰四世公爵和三级会议代表共同统治。约翰四世是一个暴君,被三级会议赶走。约翰四世逃亡国外,勾结外国军队打入布鲁塞尔,激起了布鲁塞尔市民的反抗。各行各业的市民拿起武器,同仇敌忾赶走了外国侵略军,活捉了暴君约翰四世。全市人民欢庆胜利,小于连来到市政厅中心广场,他突然发现院子里有奇怪的火光,走近一看,原来是一根燃烧着的导火索,它直通市政厅中心地下室,那里堆放着敌人撤退时埋藏的炸药。于连知道,如果不把火花扑灭,市政厅和广场周围的房屋都将毁灭。他急得团团转,找不到水,怎么办呢?他急中生智,朝火花上撒了一大泡尿。火花熄灭了,布鲁塞尔得救了。为了表彰小于连的功绩,新国王圣·波尔伯爵下令雕一尊小于连撒尿救城的铜像永久纪念他。1619年,塑雕大师捷罗姆克思诺完成了这件作品。现在,人们把约翰四世和圣·波尔伯爵忘记了,但于连救城的故事却万古流芳。国王的卫队路过时向他致敬,军队凯旋时向他敬献国旗,不少外国政要访问布鲁塞尔时向他赠送民族服装,世界各国的旅游者纷纷跟他一起照相留念。小于连果然成了“伟人中的伟人”。

布鲁塞尔建城一千周年之际,北京市副市长白介夫先生应邀访问布鲁塞尔市,还专门给小于连带来了一套红色对襟汉族小褂呢。

(作者系国际关系学院军事外交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翻译家,作家。)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朱璐 zhulu83@126.com

猜你喜欢
伟人布鲁塞尔约翰
布鲁塞尔大广场
和伟人一样爱上图书馆
伟人也曾经是公认的“坏孩子”
约翰·科林斯
布鲁塞尔当代收藏设计展
卑微的伟人
伟人出东方
布鲁塞尔修辞学派:从新修辞学到问题学
新电源
让孩子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