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分享:不怕问题傻,就怕没问题

2015-05-30 10:48
大学生 2015年18期
关键词:新浪京东用户

2015年7月21日,万众创业场“创新潮”开业典礼暨大学生创业季启动仪式在北京举行。多家互联网、新媒体以及互联网金融领域的公司创始人、知名天使投资人和创新创业项目管理机构的负责人参加了此次活动。创业导师指导、创新项目分享以及跨界对话等为创业者带来思想的启迪。

周哲:提一个问题,然后试错

周哲

技德科技CEO,从谷歌到投资到创业,技术派创业者的反思。

很多时候创业者有自己的理想是对的,但是怎么实现的方法可能是错的,往往能创业成功的是:刚开始的创业假设是错的,大家会花一些时间找答案,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质疑假设,最后提出了正确的问题。所以创业成功最重要的是怎么出一份试卷,怎么学会问问题,这远比找答案重要。

我毕业时加入了谷歌,这家今天看来非常不错的公司,我去的时候却非常小,基本上是一家创业公司,有一半是工程师,正在尝试怎样用美食来吸引人。那时的谷歌不像今天有很好的收入也有很好的商业模式,虽然搜索引擎已经出来很多人在用,但公司其实几乎没有收入。我们当时还在找出路,公司的文化也比较年轻,很多时候被外界误认为是一家动漫公司或者是做儿童玩具的公司。最有趣的一件事情是:我们一直在想广告到底是怎么回事?在那个年代很多人都很厌恶广告,而且创始人从骨子里就不想做广告,但是这种假设很明显是错的,因为今天谷歌95%以上的收入都来自广告。

当时是怎么从这个坑里跳出来的呢?我们一直想卖软件来赚钱,我当时虽然进到广告系统当工程师,也不知道做广告有什么意义,我只想做搜索,但是创始团队的一个老板对我说:“你不试一下怎么知道?也许试一下的代价没有那么大。”于是我就试着做了一个广告系统,在那个年代做了一个勇敢的尝试,用了当时很少人用的Java语言三个月就把系统做出来了,目标很简单——想证明广告是错的。但是最有趣的是这个系统上线不到三个月,我们发现广告创造了显著的价值,于是接连不断的投入精力去开发广告系统,大概过了半年以后,广告收入几乎都能够让公司自负盈亏!所以谷歌很神奇的地方不像现在的创业者要吸引A、B、C轮的投资,谷歌只融了一轮钱就实现盈利了。

做技术的人有一个通病,觉得自己很聪明,觉得自己做的事情跟别人不一样,工程师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从来不点广告,当你看见了广告,不管那个广告有多么的吸收你,条件反射似的就假设它在蒙你,其实很多人是愿意点广告的,把广告做得好的话也是对用户有用的。我们在那个年代一直觉得广告这么差这么烂为什么要做?这是基于我们当时的问题,在2000年那个年代,绝大多数互联网公司是卖软件,如果我们想要赚钱,我们的问题就是:怎么卖软件才能赚钱?其实这个问题问错了,我们真正想问的是怎么赚钱,而不是怎么靠卖软件赚钱。

有趣的是在创业中,你会发现今天的假设是对的,明天同样的假设又不对了。谷歌创业初期,认为技术是最重要的,于是把所有的资源都集中在技术上面,后来很快就发现其实用户要的不是你的技术而是你的产品,所以我们进去以后很快转型,谷歌让所有技术人员做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全部50个工程师每人要分配一周时间去回答用户的反馈。起初我们并不愿意,我做技术的为什么要做客服?慢慢地才发现明白用户需求是多么重要,后来公司上市了以后,很明显我们从产品的假设跳到了用户的假设,上市之前集中做的是产品,我们是一步一步发现用户要什么,有什么对他们来说是最核心的需求我们就做。我在谷歌呆了八年,觉得创业如果能成功的话,要先把自己的观点放下来,尽管这些问题会让你很不舒服,人最难的是假设自己错,问一些很傻的问题,只有不断的试错,才能知道最终的结果。

我创业的时候也会不断地问问题,想问一些假设是不是错了。今天我跟两个同事一起做的创业项目,我们就提出两个问题:如今PC很多功能已经挪到了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上,PC就剩下三个主要功能——上网、邮件、office,这也是为什么出差的时候大家还不得不背着一台电脑。PC的功能是否可以跟手机合并?PC可不可以具有手机一样的便携特点?所以我们拿到安卓操作系统把它内外都改得像PC一样,整个UI设计到交互跟现在的电脑很像,做完这个操作系统以后我们发现有趣的事——这个世界上没有适合的硬件可以放得进这个操作系统,所以我们在找一些合作伙伴,我们自己也在尝试做一些硬件,比如说键盘、笔记本,最近还做了一个台式机,体积基本上跟鼠标差不多大。

初创阶段我每天在问自己,为什么要做这件事?起码在众多的假设中有一个假设可能是对的,在第一天创业的时候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创始人就不干这个事情。所以我第一天创业时就抓了两个谷歌的同事一起来做这个事情,我们每天都还会问一些很幼稚的问题,但往往最幼稚的问题是最有价值的。

申晨:创业营销为创业团队服务

申晨

熊猫自媒体联盟创始人,提出新媒体营销方法论——熊猫罗盘。

我的人生比较简单,经历过四家公司,第一家单位比较高大上,是足以让所有中国人都引以为豪的一家企业叫故宫博物院。我当时做的是档案整理,我负责看奏折。当我的同学在找工作的时候,我已经在故宫里看奏折了。做了一阵子以后,觉得有点儿没意思,想做一点让自己生命有意思的事情,于是去了第二家公司富士康,干了两三年又到了中国移动。有一天我接到一个电话,对方问:“你是申晨吗?我能问你几个问题吗?”我说:“不能!”他说你会聊天吗?我说你是卖保险的吗?他说你用过Facebook和推特吗?我说用不了!他说我们做了一个中国的Facebook和推特,你愿意加入我们吗?我说什么时候可以入职?那边说很快!

这剧情反转得有点快,就这样我成为新浪微博第16位员工,那时叫新浪朋友,后来起了很多名字:新浪微博客、新浪脸谱、新浪脸书、还有新浪Facebook……2014年4月17日,新浪微博在纳斯达克上市,我没有去,因为在那一天我成立了自己的团队——熊猫传媒,这一年我们也做了非常多的案例,包括今天三星S6的上线,在行业里做到比较靠前的位置。我们也为创业团队提供服务,帮助创业团队企业如何做好自己的营销。

很多创业团队并不缺少传播能力,而缺少一个营销的方法论,如果能把你的传播方法学会了,不一定非要找熊猫,自己也可以做好营销。首先要树概念,我们希望每一个产品能够有一个区别于其他产品的概念,为什么要下载你的APP,你跟别人到底有什么不同,这点要讲清楚。2013年我们服务京东时,刘强东提出了四个字叫“多快好省”,我们认为这不具有传播性,我们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快”,希望京东把“快”作为最大的概念,因为只有京东有自己的配送物流体系,几乎所有用户在想到电商和送货快的时候就能想到京东。2014年我们做了iPhone6“京东首发,急速到家”的案例,京东说我们可以保证客户在凌晨下单,早晨可以收到,我说那不叫急速,那叫快速,所以我们给500个客户做了这样的急速送货体验:凌晨0点01分下单,0点35分就有人敲门,iPhone6送到了!于是就有了500个人同时在网上各种晒京东物流之快的营销佳话。第二要定用户:所有的创业者都知道自己的用户在哪里,但不知道互联网用户在哪里,也不知道用什么样的方式跟他们沟通以及如何吸引到他们,所以不仅要知道用户是谁,还要知道他们在哪儿和如何去沟通。

第三个是立场景,嘀嘀打车刚推出专车时说“专车用嘀嘀”,这不是场景,这是概念。其实场景很简单——大家去看戏,希望有能力去坐一趟专车;晚上加班到很晚,非常疲惫,这时候需要打辆专车送自己回家;当你的孩子在你肩膀上睡着了,希望有一辆专车送你们回家,不用去挤公共交通打扰孩子的睡眠;希望在打车的时候,车能够停下来……这些都是场景营销。

再往后就是讲故事,储橙的故事不用说了,储老爷子自己的故事让一个橙子可以卖得很贵。讲创始人的故事,讲创始团队、客户、经销商、供应商的故事,这些故事都要用心去讲。

第五步是客户体验,尽量少花钱,多干事。去年大家都知道的顺丰优选荔枝盒子,顺丰跟我们说大概几十万的营销预算,找一些大V去发,跟消费者讲一下岭南荔枝非常好吃。我说花这么多钱还不如把盒子做好,所以后来大家就看到了顺丰优选非常有特色的异形包装,方形纸盒的顶部印着顺丰航空飞机的图形并写有“荔枝刚刚离树”,优选和物流的优势,都通过这个小盒子表达出来了。这点我们叫做设定自发传播点,好的服务、营销能够传播得出去才可以,你的所有的体验让更多的人看。很多大部分创业团队做传播、营销只能给两种人看到,一种是2C(给客户)看到,一种是2B(给经销商)看到。其实要做好传播还要做到以下4点:2M(Market),让市场看到;2VC,让投资人觉得很值;2P(Person),通过营销招到想要的人才;最后2A(Academic),要让学界看到,这是能树立江湖地位的营销。完整的营销其实要包括这六个方向才是一个好的传播,但是我们看到一般的大众传播只能做到两个,研究清楚这个后,创业团队自己也可以好好做。

责任编辑:方丹敏

猜你喜欢
新浪京东用户
做“最懂产业的云”,京东云首发云操作系统
猴子虽小
13年首次盈利,京东做对了什么?
新浪读书排行榜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关注用户
在超市快送上超越京东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
小黑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