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阳明经治疗三叉神经痛探微

2015-05-30 12:59高洁刘欢宋卓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5年11期
关键词:阳明经三叉神经痛针灸

高洁 刘欢 宋卓

【摘要】三叉神经痛是最常见的面部神经痛,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治疗方式复杂多样。近年来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是临床关注的热点之一,且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目前有取穴原则杂乱不规律的现象。文章从三叉神经痛的含义、病机及机制来分析针刺阳明经在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重要作用,以期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更加合理,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针灸;阳明经;三叉神经痛

【中图分类号】R7451+1【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5)21-0026-02

三叉神经痛(trigeminal neuralgia,TN)是国际公认的疑难杂症之一,有人称此痛为“天下第一痛” 。最近报道其发病率约8/100000,50~60岁为高发年龄。该病的特点为:在三叉神经(即第5脑神经)分布区域发生单侧撕裂性或电击性阵痛,多累及三叉神经的第2、3分支。症状特点是在头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域内,发病骤发骤停,出现闪电样、刀割样等难以忍受的剧烈性疼痛。近年来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被患者广泛接受。本文从三叉神经痛的病机及阳明经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机制中论述阳明经在治疗三叉神经痛的重要作用,以期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1三叉神经痛的认识

祖国医学对三叉神经痛的认识始于《黄帝内经》,《灵枢·经脉篇》:“三焦手少阳之脉……是主气所生病者,汗出,目锐毗痛,颊痛”;《素问·刺热篇》中有“两颔痛”、“颊痛”等的描述;《素问·风论》曰“首风之状,头面多汗恶风,当先风一日则病甚,头痛不可以出内。”又如《难经·六十难》将称其为“厥头痛”。《证治准绳》中有“皆如针刺火灼,不可手触,乃至口不得开”的描述。本病因其发作多为单侧,故有医家将其归入“偏头风”的范畴。总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在祖国医学的认识中,多属于“偏头痛”、“面痛”、“眉棱骨痛”、“颊痛”等病证范畴。

2三叉神经痛的病机

祖国医学多认为本病由外感和内伤两大因素致病,六淫之邪外袭,外感多由六淫之邪侵袭经络所致,受邪之处为三阳经络;内伤多由五志过极导致经络不通而出现头痛。李东垣谓:“高巅之上,惟风可及”,认为风邪为本病首要因素。王肯堂《证治准绳》曰:“面痛皆属火盛”,认为外邪或火毒侵袭头面三阳经络,灼伤脉络而致头面疼痛。《丹溪心法》云:“伤风头痛、半边头痛者,皆因冷风所吹,遇风冷则发矣”,认为风寒之邪,侵袭头面三阳经络,闭阻经脉,血得寒则凝,凝则不通,不通则痛。《张氏医通》有载“面痛……不能开口言语者,手触之即痛,阳明经络受风毒也”,亦认为是风邪侵袭经脉,气血搏阻,经脉不通而致疼痛;明·龚信云:“面痛专属胃”,认为足阳明胃经经脉循行入齿挟口还唇,维络于面,故面痛者当取足阳明治之。又如《金匮翼》云:“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脾病则津液不行,积而为痰,痰随阳明之经上攻头脑而作痛。”认为是脾胃功能不足,内生痰湿,闭阻阳明经络,故作头面疼痛。

3三叉神经痛归经

《灵枢·经脉篇》:“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頦中,旁纳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装,却循顿后下廉,出大迎,循频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迹,至额顶”。又“大肠手阳明之脉,起于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两骨之间,上入两筋之中……其支者,从缺盆上颈贯频,入下齿中,还出挟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挟鼻孔。”所以原发性三叉神经痛与阳明经络循关系密切。

4阳明经治疗三叉神经痛机制

41中医机制三叉神经痛是三阳经受邪,三叉神经感觉支分布与三阳经循行基本相吻合,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循行相当于三叉神经第二支的分布区,手阳明大肠经循行相当于三叉神经痛第三支的分布区,足太阳膀胱经循行相当于三叉神经第一支分布区,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循行相当于三叉神经第一二三支的分布区。因此,三叉神经痛可认为是因外邪入侵手足三阳经脉,或阳明火盛,或感受风毒,使经络之气血凝滞不行所致。《张氏医通》中说:“面痛,不能开口言语,手触之即痛,此阳明经受毒,传入经络,血凝滞而不行”,可见该病多因阳明经气血闭阻所致,所以,治疗时应以阳明经穴为主。腧穴所在,主治所在”,商阳、厉兑分别为手、足阳明经井穴。井穴多位于四肢末端,被喻作为水的源头,是十二经脉经气始发之处。《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提到“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凡二十七气以上下,所出为井……”,明确表明人体二十七脉之气上下循行于全身,皆从井穴开始。十二经脉有阴阳之分,其井穴的主治亦有阴阳之别。阴经井穴长于疏肝理气,治疗因气机失调而致的胸腹部疾患,而阳经井穴善于驱邪通经止痛,擅治外经病,尤其头面五官之顽疾。因此,商阳、厉兑乃手、足阳明经气血的源泉,二者共用可以激发整条手足阳明经经气,疏经通络。临床上多以取阳明经上下关、地仓、合谷、四白等腧穴治疗三叉神经痛。头为诸阳之会,取面部穴位体现了“腧穴所在,主治所及”的近治作用。局部取穴直接疏导局部经气,从而使气血调和,气行则血行,营卫调则通,通则不痛,从而达到治愈面痛的效果。此外,下关穴是足阳明、足少阳经的交会穴,又是手阳明、手少阳、手太阳经的经筋所经之处,胃经气血在此分清降法。针刺此穴,能旺盛阳明气血而化痰湿。合谷为手阳明大肠经原穴,《难经·六十六难》阐述原穴的意义说:“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故名曰原。三焦者,原气之别使也,主通行三气,经历于五脏六腑;原者、三焦之尊号也,故所止辄为原(穴),五脏六腑之有病者皆取其原(穴)也。”这是指原穴关系到原气,原气来自“脐下肾间”,通过三焦散布于四肢,当其驻留的部位就称原穴。《灵枢·九针十二原》:“五脏有疾也,应出十二原。十一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脏之在矣。”表明原气源于肾间动气,通过三焦在五脏六腑中运行,到达头身四肢,是十二经脉能够维持其正常生理功能的根本所在,针剌手阳明经原穴合谷能激发原气,起到调整内脏功能的作用,进而调动体内正气抵抗病邪,进一步影响到全身气血流注及水液输布与代谢。

42西医机制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发病病因和机制相当复杂,至今尚未明了。20世纪80年代国外已发现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脑脊液和血装中内源性吗啡样物质含量减少。杨晓苏报道,偏头痛病人血浆β-EP含量较正常对照组降低,发作期与发作末期较间歇期更低。孟庆莲等报道,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病人血浆β-EP含量普遍降低,发作期时明显低于间歇期,认为β-EP减少可能是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发作的启动因素之一。刘松涛选取符合原发性三叉神经痛诊断标准的患者60例,通过针刺阳明经穴及非经穴来治疗,观察血浆中P物质及内啡肽含量的变化,发现针刺阳明经穴位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血浆中SP和P-EP含量的影响,其结果显示治疗组中P-EP的含量随着患者疼痛的缓解而显著升高,而SP的含量明显下降。 张玮琨通过阳明经刺血及常规针刺阳明经治疗三叉神经疼痛,观察两者SF-MPQ变化得出,刺血阳明经治疗三叉神经疼痛镇痛效果强。针刺阳明经信息传入后刺激位于脊髋背角的内啡肽能神经元,促使其释放增多,并且同时抑制伤害性神经递质(SP)的释放,抑制初级感觉神经元向三叉丘系的痛觉传递。针刺传入信息能够激活位于下丘脑弓状核的β-EP信息的传递,使β-EP释放增多,从而产生镇痛作用。说明针刺阳明经穴作用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疼痛传导通路,从神经肽的含量改变上证实针刺阳明经穴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镇痛机制。

5结论

治疗三叉神经痛当以阳明经为主,少阳经等为辅。三叉神经痛的配穴繁多且不统一,过多的穴位配伍未必一定会产生协同作用,也可能产生拮抗作用。如何探寻到少而精、精而验的处方,将是我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研究中值得继续关注的问题 。

参考文献

[1]Spatz AL,Zakrzewska JM,Kay EJ.Decision analysis ofmedical and surgical treatments for trigeminal neuralgia:how patient evalu ations of benefits and ri sks affect theutility of treatment decisions [J]. pain, 2007,131(3): 302- 310.

[2]王维志,罗祖名.神经病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88.

[3]刘松涛. 针刺阳明经穴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观察[D].长沙:湖南中医药大学,2014:18.

[4]赵小康.针刺神经节和神经孔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临床疗效观察[D].哈尔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4:5.

[5]叶园坤.辨证分型38例三叉神经痛疗效观察[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1993,(1):59.

[6]杨晓苏.β-内啡肽与偏头痛[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1996,4(1):63-64.

[7]孟庆莲,乔香兰,王明礼.偏头痛与血浆β-内啡肽的关系[J].临床神经病学杂志,1996,9(1):37-38.

[8]刘松涛. 针刺阳明经穴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疗效观察[D].长沙:湖南中医药大学,2014:26.

[9]张玮琨. 手足阳明经井穴刺血与常规针刺治疗原发三叉神经疼痛即时镇痛效应的对比观察[D].济南:山东中医药大学,2013:6-7.

[10]宋小鹤.针刺对吗啡戒断大鼠解毒扶正作用的实验研究[J].针刺研究,2000,25(3):211-213.

[11]唐有为.参与针刺麻醉镇痛的突触及其传递物质[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7,19(5):24-26.

(收稿日期:20150728)

猜你喜欢
阳明经三叉神经痛针灸
Las nueve agujas de Fuxi Cómo surgieron estos implementos para practicar la acupuntura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难忍 家庭自灸速缓解
针灸治疗三叉神经痛的研究进展
基于太阳阳明经病证探讨颈椎病的防治规律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从阳明经论治黄褐斑浅析
中医针灸的发展与传承
从阳明论治乳头溢液
“能帮医师治疗三叉神经痛的机器人”在京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