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青高铁拉开序幕

2015-05-30 10:48宗和
齐鲁周刊 2015年1期
关键词:青岛山东多元化

宗和

多元化出行与区域合作

2014年,济青高铁正式获得国家批复立项。根据项目预可研报告设计方案,济青高铁正线自石济客专济南新东站引出,沿线经章丘、邹平、淄博、潍坊、青岛等市县,终点引入青岛红岛站。全长306公里,按350公里/小时标准建设。

“时速350公里”意味着什么?

山东省发改委副主任赵东告诉记者:“济青高铁建成后可一小时到青岛,通过青荣铁路,2小时左右到烟台和威海,这样就把整个胶东半岛和内陆连接贯通起来了。”

据悉,济南、青岛之间目前仅开行60对客车,且平均运行速度147公里/小时左右,难以满足沿线居民出行需要。济青高铁建成后,将进一步推动多元化出行和区域间合作,山东经济和社会形态也会因此改变。山东省发改委铁路和机场规划建设办公室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济南、青岛线路调整建成后,既有胶济客专发挥深入沿线城市的优势,承担沿线城际运输功能,又有高铁承担区域对外客运交流功能,二者实现合理分工,有效缓解了目前高速公路严重拥堵压力。

时速350公里的高速列车,不但使人们能够享受舒适、便捷铁路运输服务,相关地区区域一体化趋势也会加快。

京津城际铁路通车以来,在国内率先实现了铁路公交化,京津间交通已变为城市内上下班通勤交通,实现了京津两个特大城市的人才、技术等资源共享,使原本同质化的产业向差异化、专业化转变,激发了新的消费需求。济青高铁同样能够融合沿线城市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使高新技术向传统产业融合,现代服务业向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延伸,而且高铁带来的要素和产业集聚趋势非常强烈,能够衍生出更多新产业。

助推人才流动与智力共享

经济学家李稻葵在京沪高铁开通时曾表示:“高铁改变中国,这个提法我要申请专利。有了高铁从蚌埠到上海只需2个小时,一天可往返,高铁上有无线网络,可现场办公。这样就有很多人选择在上海一周上五天班,住在蚌埠。类似蚌埠这样的城市未来将有更多机会。”

李稻葵的话,折射出高铁为人才流动提供了便捷。

日前,记者在京沪高铁上遇到山东大学毕业生吴子晗,她说从济南到北京参加招聘会,因高铁畅通,两个半小时就出现在了北京面试现场。在众多求职者看来,高铁的开通给予他们最直接的便利是参加异地招聘会可当天打来回。山东建筑大学大二学生小张告诉记者,济青高铁开通后1小时就能跨越300多公里的旅程,毕业时可打“铁的”到青岛面试。

“高速铁路所带来的流动便利,不仅使城市间的生产要素加速流动,也促使资金、人才、信息向发展环境优越、行政效能高的区域聚集。因此,规模大、实力强的城市所获得的利益更加明显,而投资环境不佳的地区将面临人才、企业等流失窘境。”正如山东省发改委副主任赵东所言:“这为山东城市群的发展,提供了人才引进和资源共享的难得机遇。”

毋庸置疑,高铁时代的到来,加速了山东各地的信息流,也为更多外资和人才进入山东提供了优越的条件。相信,未来会有更多“高铁院士”、“候鸟教授”活跃在山东市场上。

资本多元化:

铁路投融资创新样本

据悉,济青高铁是山东第一条由地方控股的国家铁路网干线铁路项目,其立项开建具有标杆意义。创新投融资模式,实现济青高铁的资本多元化,对山东快速铁路网建设,乃至国家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都具有重要示范作用。

据公开资料显示,济青高铁投资总额约520亿元,将由山东省政府和铁总合资建设,铁总占20%股份,剩余80%由山东铁投公司代表山东省政府出资,山东铁投公司将控股济青高铁。

而省方80%自筹资本金中,通过土地储备开发收益为依托出资30%左右,高铁沿线各地政府以土地和拆迁费用入股出资30%左右,其余通过吸引国内外各类企业,包括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金融机构、外资等出资20%左右,争取社会资本更大比例出资参与投资建设。

对社会资本而言,济青高铁盈利性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京沪高铁2011年日均客流量为13.2万,2012年是13.8万,2013年是23.2万,2014年截至目前为25.2万。第一年收入110亿元,第二年170亿元。据京沪高铁董事会透露,今年该线路已成为国内第一条实现盈利的高铁。京沪高铁短短三年实现盈利,这让不少人士看好济青高铁的融资、盈利能力。

目前,山东铁投公司在国内多家媒体发布济青高铁项目“招商广告”,这意味着济青高铁吸引社会资本正式拉开序幕。

“济青高铁项目正积极争取国内外各类企业和金融机构,包括吸引民间资本等社会资本参股,力争开创中国高铁项目建设的新模式。加强济青高铁招商引资尤其是引入战略投资者,其主要目的不单是解决项目资本金问题,而是为项目公司从开始组建就按照资本多元化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进行规范运作,这也是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核心要求。”山东铁投公司相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表示。

猜你喜欢
青岛山东多元化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山东图片库
逆势上扬的山东,再出发
『山东舰』入列一周年
上合,从青岛再启航
青岛如何引进人才
山东的路幸福的路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青岛明月申牌?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