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因素分解法钢铁行业能源消费研究

2015-06-01 10:47耿安逸姚蕾
再生资源与循环经济 2015年4期
关键词:钢铁行业总量能耗

耿安逸,姚蕾

(北京服装学院商学院,北京100029)

基于因素分解法钢铁行业能源消费研究

耿安逸,姚蕾

(北京服装学院商学院,北京100029)

钢铁行业是我国社会经济的重要基础性行业,也是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随着我国钢铁产量的增加,也带来了极高的能源消耗。运用拉氏和迪氏因素分解法,通过对我国钢铁行业的经济增长效应和钢铁行业能源强度效应两大因素进行分解,进一步理解我国钢铁行业能源消费总量的变化。分析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效应是我国能源消耗总量增长的驱动力;能源消耗强度的降低对能源消耗总量的增长有抑制作用,表明经济发展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能源消耗减量化。

钢铁行业;能源消费;经济增长效应;能耗强度效应

钢铁产业是我国社会经济的重要基础性产业,也是国家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我国是世界钢铁消费和生产大国,粗钢总产量已连续16年来位居世界第一。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钢铁产量的需求也随之增加,与此同时,能源的消耗也势必呈现上升态势。目前对于能源消费的研究,往往集中在国家或工业层面上,而对某个具体的行业能源消费的研究较为匮乏。文中选取钢铁行业,针对其能源消费问题进行研究。

钢铁行业的产业链长,上下游产业涉及广,且他们之间的关联性很高,在国家经济增长中是支柱性产业。随着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深层次矛盾以及体制问题,这其中包括:行业产能集中度偏低,技术和管理体制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能生产力布局不合理,总产能过剩,落后产能仍然存在,与此同时,高耗能、高污染的低端产品对资源环境的影响也日益加剧。因此,运用因素分解法,通过对钢铁行业经济增长速度、能源效率和能源消费总量三者的分析,进一步研究我国钢铁行业的能源消费问题,对国家和行业节能降耗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1 钢铁行业经济增长及能源消费现状分析

1.1钢铁行业经济增长现状分析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目前我国钢铁工业已经形成了包括矿山、各类钢铁厂、焦化厂、耐火材料厂、铁合金厂、炭素材料厂以及地质勘探、工程设计、建筑施工乃至钢铁科学研究等部门的完整体系。

我国钢铁工业主要产品有粗钢、钢材、生铁等。从1981—2011年我国粗钢产量年均增长10.30%(见表1),与此同时,我国钢产量占世界钢产量的比重也逐年增大。2011年我国粗钢产量达到7亿t,占全球粗钢产量的45.5%,超过了排在我国之后的17个国家的粗钢产量之和,从表1中可以看出,自1996年以来,我国钢产量已连续16年突破1亿t。2001—2005年,我国钢铁行业的年均增长率最高,表明我国钢铁产量爆发式增长出现在“十五”期间。

1.2钢铁工业能源消费现状分析

钢铁工业是高耗能行业之一,如表2所示,2010年共消耗能源5.297亿t标准煤,占工业能源消费总量的22.9%,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16.3%,与1996年相比,其能耗在工业能源消费总量中的比重上升了4.54个百分点。在统计的1996—2010年,我国钢铁行业能源消费年均增长幅度最大的期间是“十五”期间,年均增长率为20.1%;而之后的5年间,其能源消费的年均增长率为7.7%,这个结论与钢铁产能在“十五”期间年均增幅达到峰值的结论相对应。

表1 我国1981—2011年份粗钢、生铁和钢材产量统计万t

2 基于因素分解法钢铁行业能源消费分析

2.1分解法描述及数据说明

以我国钢铁产业一个行业为研究范围,通过对钢铁行业能源消耗强度和经济增长这两方面的分析来研究其对我国钢铁行业能源消耗总量的影响。

钢铁行业经济增加值用钢铁行业生产总值(GDP)表示,能源使用效率指的是每消耗1万t标准煤的能源所创造的产业增加值。其倒数即能源消耗强度,表示每创造1亿元的产业增加值所消耗的万吨标准煤量。用E表示一段时期内能源消费总量,I表示能耗强度,则有:

设某一年的能源消费总量为E0,经济产出为GDP0,则我国在该年的能耗强度I0为I0=E0/GDP0;t年后的能源消费总量为Et,经济产出为GDPt,则我国在t年的能耗强度为It=Et/GDPt,截止到t年,我国能源消费的总变化量为:

显然,在时间t内,能耗强度和经济总量增长这两个因素,对能源消费总量的变化构成了影响。由能耗强度引起的能源消费总量的变化称为能耗强度效应,用ΔEI表示,由经济增长引起的能源消费总量的称为经济增长效应,用ΔEGDP表示。能耗强度效应、经济增长效应和能源消费总量变化可以通过分解模型的方法用公式(1)、公式(2)、公式(3)表示。

表2 钢铁工业能源消费量及消费比重

在能耗强度不降低,即使用效率不提高的前提下,我国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长会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呈现上升态势,可以说驱动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的助力是经济增长效应;能耗强度的降低对能源消耗总量的增长有抑制作用,如果能耗强度效应的数值为负数,表明在这段时期内能耗强度降低了,即能源使用效率提高了,也就是说经济发展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能源消费减量化。

根据GDP折算系数,将2000年我国钢铁行业的生产总值折算为不变价,再以2000年为不变价格折算我国定基固定资产投资平减系数。通过计算得出的我国定基固定资产投资指数作为我国钢铁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平减指数,然后根据《中国钢铁工业五十年数字汇编》、《中国钢铁工业年鉴》、《中国钢铁统计》提供的钢铁行业当年的固定资产投资数据,便可计算出以2000年为不变价格的我国钢铁业当年投资额。关于钢铁行业资本存量的计算,是以2000年为不变价格,按永续盘存法可以计算出历年来我国钢铁业的资本存量。

2.2钢铁行业能源消费分解分析

2.2.1产业增加值、能耗强度及消费总量分析

表3为1978—2010年这33年间,我国钢铁行业产业增加值、能源消费总量和能耗强度,其中产业增加值是以1978年为不变价格表示,能源消费总量以万吨标准煤为计量单位。

1978—2010年,我国钢铁行业产业增加值和能源消费总量的年均增长率分别为13.34%和7.0%。而能源消费总量在这段时期内却没有随钢铁行业产业增加值的增加而同比率增长,因此不难看出,钢铁行业的能耗强度下降对能源消费总量起到了重要作用。

能源消耗总量的变化大致可以分为4个阶段。

(1)从l978—1984年,能源消费总量的年均增长率为负,而同期年均钢铁行业产值为正增长,也就是说从1978—1984年这7年间,我国钢铁行业的能源消费以负的年均增长速度,得到了钢铁行业年均产值的正的增长率,而在此期间,产业增加值的年均增长率低于能源使用效率的年均增长率。

(2)从1985—2000年,能源使用效率年均增长率低于钢铁行业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率,能源消费总量表现为年均正增长;但此时的能源使用效率年均增长率高于能源消费总量的年均增长率,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速表现平缓。

表3 1978—2010年钢铁行业产业增加值、能源消耗总量及能耗强度

(3)2001—2008年,能源使用效率年均增长率低于钢铁行业能源消费总量的年均增长率和年均产值增长率。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率相对于前期显得陡峭,即能源消费总量表现出了较快的正增长。

(4)2009年,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钢铁行业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明显放缓,但在2008年的基础上,仍有所提高。2010年,我国钢铁行业回暖,相较于2009年的产业增加值,2010年有明显增长的趋势。

总体来说,我国钢铁行业在1978—2010年能源消费总量年均增长速度低于经济增长的年均增长速度,能耗强度在稳步降低。

2.2.2经济增长效应、能耗强度效应及消费总量分析

表4是1978—2010年我国钢铁行业能源消费总量变化量经济增长效应(ΔEGDP)、能耗强度效应(ΔEI)和能源消费实际增量(ΔE)。1978—2010年,我国钢铁行业经济增长对能源消费量增量累计总贡献量约7.35亿t标煤,钢铁行业能耗强度下降所带来的能源消费量减量累计2.79亿t标煤。也就是说,能耗强度的降低效应,使得我国钢铁行业1978—2010年的能源消费总量减少了2.79亿t标煤。

表4 1978—2010年钢铁行业能源消费增量的分解万t标煤

图1 是针对我国经济增长效应驱动的能源消费总量变化量、实际能源消费总量变化量、钢铁行业能耗强度下降所带来的能源消费量三者之间的减量所进行的比较。我国实际能源消费总量的变化量,等于经济增长效应驱动的能源消费总量变化量与能耗强度降低所带来的能源消耗减量之和。

(1)在1978—1999年,我国钢铁行业能源消费总量在0均值线左右波动,且上下波动变化量不大;在经济增长效应的驱动下,所带来的能源的增量与在能耗强度效应的驱动下所带来的能源的减量基本持平。

(2)从2000年开始我国钢铁行业总产值的增长幅度逐渐增大,此时,由能耗强度的降低引发的能源消费的减少量有限,因此钢铁行业能源消费总量在2000年以后明显增加。

(3)从2000年开始,由能耗强度下降所带来的能源消费减量效应开始减弱,而这个减弱现象由两个因素造成:一是钢铁产业总产出的增长速度提升;二是能耗强度下降幅度减缓。

3 政策建议

基于钢铁行业能源消费的经济增长效应驱动和能耗强度效应驱动的分解分析,对于钢铁行业的节能降耗发展,提出以下4点建议。

3.1调整钢铁行业产业结构

目前,我国钢铁企业特大型企业持续增多,企业的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但总体来说,我国钢铁行业的产业集中度仍然很低。虽然我国粗钢产量逐年增长,我国排名前10位的钢铁企业的产业集中度也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但特大型钢铁企业产业集中度的增加是靠牺牲中型企业的产业集中度来获得的,所以整个钢铁产业仍然呈现出集中度较低的现状,由此引发的效率低下也是我国钢铁行业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因此,结合多种兼并方式,继续推动我国钢铁行业的兼并重组,以实现资源的优化,提高钢铁产业的集中度,提高竞争优势。其中,更应该注重中小型钢铁企业的兼并重组,淘汰生产设备落后也没有能力购买新设备的小型钢厂。我国钢铁企业的兼并重组应以优势企业为主导,通过大型钢铁企业对中小企业的兼并和优势企业的强强联合,以组建大型钢铁企业集团,减少小型钢铁企业的数量,实现产业集中化,从而优化市场资源的配置。

3.2钢铁行业技术的进步

在经济增长的驱动下,我国钢铁行业的技术进步是抑制本行业能源消费总量增长的重要因素,即钢铁行业能源效率的增长较大程度上得益于技术的进步或创新。

其实,技术进步对能源消费总量的影响,是由两个方面共同作用结果。一是在技术进步的带动下,扩大经济规模而驱动能源消费的增加,二是在技术进步的带动下,提高其能源效率从而促使能源消费密度的降低。

在《钢铁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产业调整和振兴的重点任务中,将“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和推动技术进步”提到了十分重要位置,此外在《规划》中还指出,实施钢铁行业技术进步与技术改造专项,并且钢铁行业已将技术改造作为资金重点支持对象进行投资。这表明我国钢铁行业要更加重视行业技术的进步或创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自主技术创新相结合。

3.3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深化及渠道的拓宽

随着我国钢铁行业的发展,对资金的需求量越来越大,投资规模也相应变大,因此,市场对多样化的顺畅投融资渠道的需求也随之增长。而我国现阶段的投融资体制显然并不能满足这种需求,所以必须加快改革。改革的目的是缩减政府投资,扩大民间投资。应将对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放在加快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改制和改组步伐上,尽快取消对民营银行的限制,鼓励资本市场的多形式发展以及支持具有优势的钢铁企业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和收购重组,以此促进我国钢铁行业做大做强。

3.4为产业聚集创造制度优势

钢铁行业对专业化分工要求较高,而推进这种专业化分工的有效途径就是产业聚集。它的形成要通过市场的竞争,而不是所谓的行政手段。因此,应该消除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障碍,打破地方割据这一形式,压制地方保护主义,从而为钢铁行业在合适区域产业聚集的形成创造制度优势。

[1]赵正志,郭强.我国钢铁工业现状及发展[J].经济研究,1999(5):21-25.

[2]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钢铁工业改革开放30年[M].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2009.

[3]漆永新.中国钢铁工业大黄页[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4]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1[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1.

[5]赵迸文,范继涛.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内在依从关系的实证研究[J].经济研究,2007(08):7-10.

[6]史红亮,陈凯.中国钢铁业能源效率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7]Boyd G A,Hanson D A,Sterner T.Decomposition of Changes in Energy Intensity:a comparison of the Divisia index and Othermethods[J].Energy Economics,1988,10 (4):309-312.

[8]张瑞,丁日佳.我国能源效率与能源消费结构的协整分析[J].煤炭经济研究,2006(12):8-10.

[9]国家统计局.中国钢铁工业年鉴2012[M].北京:中国钢铁工业年鉴社,2012.

[10]国家统计局.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2[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中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与秦岭水泥重大资产重组事项获得中国证监会核准的公告

2015年4月1日,陕西秦岭水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收到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核准陕西秦岭水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及向中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等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的批复》(证监许可[2015] 491号),主要内容如下:

“一、核准你公司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及向中国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发行240 060 867股股份、向中再资源再生开发有限公司发行108 273 600股股份、向黑龙江省中再生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发行102 778 981股股份、向山东中再生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发行55 234 472股股份、向湖北省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发行32 918 727股股份、向四川省农业生产资料集团有限公司发行22 340 516股股份、向唐山市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发行24 857 738股股份、向河北君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发行8 976 405股股份、向广东华清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发行64 704 981股股份、向刘永彬发行10 320 618股股份、向郇庆明发行10 320 618股股份购买相关资产。

二、你公司本次重大资产重组及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应当严格按照报送我会的方案及有关申请文件进行。

三、你公司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四、你公司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办理本次发行股份的相关手续。

五、本批复自下发之日起12个月内有效。

六、你公司在实施过程中,如发生法律、法规要求披露的重大事项或遇重大问题,应当及时报告我会。”公司将积极推进相关工作,并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特此公告。

陕西秦岭水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会

2015年4月2日

Decomposition analysis of energy consumption for iron and steel industry

GENG Anyi,YAO Lei
(Business School,Beijing Institute of Fashion Technology,Beijing 100029,China)

The steel industry is not only an important fundamental industry in economy,but also represents China's economic power and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trength.The increase of steel production also brings a high level of energy consumption.In this paper,the method of Laspeyres and Divisia Decomposition was used to decompose the economic growth effect and energy intensity effect of the iron and steel industry,hence a further understanding could be reached about the change in the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of China's steel industry.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conomic growth effect was the driving force of 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growth;and by reducing energy intensity,total energy consumption growth could be inhibited,indicating that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achieved a certain degree of energy consumption reduction.

iron and steel industry;energy consumption;economic growth effect;energy intensity effect

F062.2;X196

A

1674-0912(2015)04-0012-06

2014-12-08)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BJL056);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3JDJGB045);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2013D005001000004);北京服装学院创新团队与优秀人才选拔与培养计划项目(PTTBIFT_TD_007)

耿安逸(1989-),女,山东东营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际服装商务、国际贸易及政策。

猜你喜欢
钢铁行业总量能耗
钢铁行业有机固废危废采用热裂解工艺处理可行性分析
120t转炉降低工序能耗生产实践
能耗双控下,涨价潮再度来袭!
“十三五”期间山西省与10省签约粮食总量2230万吨
2020年全国农民工总量比上年减少517万人
探讨如何设计零能耗住宅
《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解读
关于印发钢铁行业产能置换实施办法的通知
为何化肥淡储总量再度增加
日本先进的“零能耗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