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治疗危重症心脏病临床效果观察

2015-06-01 12:25苏永新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9期
关键词:危重症球囊主动脉

苏永新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治疗危重症心脏病临床效果观察

苏永新

目的 研究分析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辅助治疗危重症心脏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择40例采取IABP辅助治疗的危重症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资料,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IABP应用时间≥10 d, 对照组IABP应用时间<10 d。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各项生存指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生存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血氧饱和度、心率等均明显改善, 与治疗前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0%(4/20), 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5%(3/20),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远期生存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危重症心脏病患者采取IABP辅助治疗并且适当延长应用时间能够显著改善心功能, 还能够提高患者生存率。

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危重症心脏病;生存情况;并发症

为了进一步探究主动脉内球囊反搏辅助治疗长期治疗的效果和并发症情况, 在本次研究中选择本院收治的40例采取主动脉内球囊反搏的危重症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对比观察短期应用IABP和长期应用IABP的临床治疗效果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生存率情况。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40例采取IABP辅助治疗的危重症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资料,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20例。对照组患者男11例, 女9例, 年龄23~82岁, 平均年龄(65.8±10.7)岁。急性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5例,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4例, 急性前壁、下壁心肌梗死3例, 急性前壁、下壁和后壁心肌梗死3例, 急性重症心肌炎3例,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2例。观察组患者男12例, 女8例, 年龄27~85岁,平均年龄(67.3±10.9)岁。急性广泛性前壁心肌梗死6例,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4例, 急性前壁、下壁心肌梗死4例, 急性前壁、下壁和后壁心肌梗死2例, 急性重症心肌炎2例,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2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心脏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所有患者在确诊后介入心脏中心行IABP安置。采用Selingder穿刺法, 采用常规穿刺患者股动脉, 通过8F鞘管置入34 ml的球囊反搏导管至第四胸椎水平[1]。排气并连接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机。调整反搏比率1∶1。常规行胸片照射, 之后确定球囊位置, 持续肝素钠静脉泵入, 并且监测患者活化的凝血时间 (ACT), 维持ACT在180~200 s。给予所有患者吸氧和卧床休息, 并且采取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并且进行24 h心电图、血压等常规监护[2-4]。观察组患者采取长期治疗(应用时间≥10 d), 方法与对照组短期治疗(应用时间<10 d)方法相同。

1.3 观察指标 观察危重症心脏病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血氧饱和度以及左心室射血分数。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及生存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患者在治疗后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 危重症心脏病患者在治疗后收缩压、血氧饱和度、心率、左心室射血分数均明显改善, 与治疗前相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40例患者在治疗后各项指标的改善情况比较( x-±s)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和生存率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出现2例IABP球囊内血栓, 2例血小板减少。对照组出现1例IABP球囊内血栓, 2例血小板减少。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0%(4/20), 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5%(3/20), 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1年内生存率为55%(11/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8/2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IABP是心肌再灌注的重要辅助治疗方法, 其主要的治疗机制为主动脉内球囊反搏中球囊在心脏舒张期充气, 心脏收缩前放气, 从而出现双重血流动力效应, 最终达到提供血氧量, 改善患者心功能的作用[5,6]。因为危重症心脏病患者的药物治疗效果比较差, 而采取IABP辅助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效果, 因此患者通常希望延长IABP辅助治疗时间[7]。

IABP辅助治疗能够使得心脏在舒张期快速充盈的情况下膨胀, 使得主动脉根部的舒张压增加, 最终提高心肌供血量, 从而改善心肌供氧和血流动力学情况[8]。在本次研究中危重症心脏病患者在治疗后收缩压、血氧饱和度、心率等均明显改善, 与治疗前相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对患者采取IABP辅助治疗会出现并发症, 但大多都能够控制和治疗, 极少数患者会出现严重并发症。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0% (4/20), 高于对照组患者的15%(3/20), 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存率为55%(11/20),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0%(8/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危重症心脏病患者采取IABP辅助治疗并且适当延长应用时间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

综上所述, 对于危重症心脏病患者采取IABP辅助治疗并且适当延长应用时间能够显著改善心功能, 还能够提高患者生存率。

[1] 吴铿, 游琼, 郑锡锋, 等.经肱动脉与经股动脉路径进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源性休克患者的对比研究.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4, 22(2):106-110.

[2] 叶飘, 谭宁, 陈纪言, 等.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对比剂肾病发生的相关性.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 2014, 22(2):84-88.

[3] 张治平, 王芳, 沈菲, 等.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主动脉瓣重度狭窄患者中的应用.中国急救医学, 2014, 34(5):477-479.

[4] 何迎, 赵媛.危重心脏病患者术后应用IABP的临床监测及护理分析.西部医学, 2014, 26(3):375-377.

[5] 殷恩智, 田伟臣, 李刚, 等.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和心脏瓣膜置换术治疗冠心病合并心脏瓣膜病的临床研究.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14, 14(10):1890-1892.

[6] 辛萌, 王坚刚, 韩杰, 等.心脏辅助循环治疗瓣膜术后心源性休克.中华胸心血管外科杂志, 2013, 29(7):426-428.

[7] 肖巍, 张健群, 孔晴宇, 等.非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加左心室室壁瘤折叠术的临床效果.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3, 20(1):20-23.

[8] 丁文军, 魏强, 孙勇新, 等.主动脉内球囊反搏在高危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的应用.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2013, 20(1):10-14.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9.043

2014-12-1]

456300 河南省内黄县人民医院ICU

猜你喜欢
危重症球囊主动脉
胸主动脉阻断联合主动脉旁路循环技术建立大鼠脊髓缺血损伤模型
体外膜肺氧合救治心脏危重症患者的研究进展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首都医科大学危重症医学系
切割球囊用于冠状动脉疾病治疗的现状及应用前景
主动脉球囊反搏应用于胃贲门癌手术1例
超声诊断CTA漏诊DeBakey Ⅱ型主动脉夹层1例
肠道病毒71型感染所致危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治分析
呼吸系统危重症患者抗生素相关腹泻的临床观察
球囊压迫法建立兔双节段脊髓损伤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