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的效果研究

2015-06-01 12:25张云凤李飞芳宋思贤蔡云亮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9期
关键词:全身手术室麻醉

张云凤 李飞芳 宋思贤 蔡云亮

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的效果研究

张云凤 李飞芳 宋思贤 蔡云亮

目的 探索分析针对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190例非全身麻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9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 研究组予以心理护理干预。将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相关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压以及心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显著优于治疗前, 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79%显著高于对照组78.9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对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 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率和血压情况, 缓解患者术后焦虑以及疼痛,有利于患者预后, 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心理护理;手术室;非全身麻醉

一直以来, 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比例极大。由于手术方式给患者带来一定的创伤, 患者普遍存在恐惧、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 如未得到及时有效的纠正, 将对手术治疗以及预后造成不良影响[1,2]。所以, 针对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 要积极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努力纠正患者的不良心理, 引导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本院积极开展该项研究, 针对该类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 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手术室收治的190例非全身麻醉患者为研究对象, 男98例, 女92例;年龄18~65岁, 平均年龄(45.6±7.8)岁;手术类型:外科手术70例, 妇产科手术66例, 五官科手术54例;麻醉类型:连续硬膜外麻醉76例, 神经阻滞麻醉52例, 局部麻醉62例。所有患者均符合手术治疗征象并经临床检查确定手术方案,均无手术以及麻醉药物应用禁忌证。已对合并有严重的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内科疾病、精神以及心理疾病者予以排除,同时排除哺乳期以及妊娠期妇女。将19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 各9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①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对患者的脉搏、体温以及血压等体征情况进行严密检测, 引导患者完成相关术前检查。积极做好术前准备, 遵医嘱提前准备好相关药物以及用品等。在手术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体位摆放、建立静脉通路、给予吸氧等相关操作, 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检测。完成手术后, 帮助患者进行体位调整, 协助医生包扎伤口并运送患者返回病房。术后对患者进行必要的饮食指导, 要求其平衡膳食。积极纠正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等。观察创口情况, 发现问题, 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②研究组予以心理护理干预。在进行手术前, 引导患者熟悉了解手术室的环境, 明确手术治疗的注意事项, 根据患者的具体认知水平进行麻醉以及手术相关知识辅导。列举成功案例, 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医生的治疗。在进行手术过程中, 由于患者未接受全身麻醉手术, 意识足够清醒, 护理人员要在手术时主动同患者交流, 分散患者的注意力, 有效缓解其紧张情绪。在患者接受麻醉后, 要积极给予其精神支持, 有效减轻患者的恐惧心理。手术过程中, 要对患者的表情进行观察, 及时进行沟通, 了解患者是否存在感觉异常。针对感觉异常的患者积极进行讲解, 以消除其疑虑心理。引导患者积极配合医生手术。积极满足患者的需求,必要时可以播放舒缓的音乐等。完成手术后, 及时护送患者回病房, 告诉患者手术很成功, 帮助其树立信心, 积极投入康复治疗。术后主动回访患者, 接受患者的咨询, 引导患者明确术后相关注意事项。

1.3 观察指标[3,4]将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相关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对比。含心率变化、血压变化、VAS评分与SAS评分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等。以VAS评分表示疼痛情况, 满分为10分, 分数越高表示疼痛情况越严重。以SAS评分表示焦虑抑郁程度, 评分越高表示抑郁焦虑程度越严重。对两组患者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 自设问卷调查表, 调查结果分为非常满意、基本满意和不满意, 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情况。满意度=(非常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及心率变化情况比较 两组治疗前血压以及心率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显著优于治疗前, 且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研究对象治疗前后血压及心率变化情况比较( x-±s)

2.2 两组患者VAS及SAS评分情况比较 经不同护理后,研究组VAS及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比较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5.79%, 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9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2 两组研究对象VAS及SAS评分情况比较( x-±s, 分)

3 讨论

近年来, 以人为本的理念越发受到重视, 所有的医疗服务都必须以患者为中心开展。外科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可以直接对患者的病症组织进行处理, 能够迅速地实现治疗效果, 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但该方式也将对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造成较强的刺激, 尤其是心理刺激, 导致患者的内分泌系统以及神经系统、循环系统的一系列问题, 导致患者的耐受能力以及机体抵抗能力降低[4-6]。临床手术中, 有部分患者不需要进行全身麻醉, 该类患者在意识较为清晰状态下接受外科手术, 极易产生紧张、焦虑心理, 严重者甚至不配合手术。这些不良心理状态, 影响手术的顺利开展, 也对预后造成了隐患。针对该类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 对于确保手术的顺利完成、提升手术治疗效果同时降低手术并发症发生率, 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针对该类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 必须体现针对性。要针对患者在围手术期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心理护理。手术前,对疾病的不了解以及手术医生的不信任等, 造成恐惧或紧张情绪。因此, 护理人员要积极为其介绍疾病相关知识以及手术知识, 使患者明确自己面临的手术并非十分复杂, 医院的现有条件以及医生的技术完全是安全的, 帮助患者树立信心。在手术中, 患者可能由于异常感觉的出现而产生负面情绪。因此, 护士要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 让患者了解自己的感觉是正常的, 并对患者的需求及时进行满足。手术过程中, 要积极营造比较轻松的氛围, 在不影响手术医生进行手术的同时, 引导患者放松, 配合治疗。手术后, 患者可能出现一些创口感染等情况, 护士要引导患者合理保护创口, 防止发生感染, 并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指导, 促进其尽快康复。

[1] 蔡建芬, 李晓丽.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的效果分析.中国现代医生, 2014, 52(22):92-95.

[2] 王薇.意象对话技术应用于非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心理护理中的效果.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1, 28(3B):22-24.

[3] 蒉晓予.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的心理护理干预.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2, 9(4):142-143.

[4] 罗淑群.舒适护理在手术室非全身麻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3, 6(26):96-97.

[5] 王华琴, 姚丽伟, 王静, 等.语言沟通在全身麻醉患者恢复期的应用.当代护士(学术版), 2013, 24(7):518-523.

[6] 杨希英.围术期手术室护理与麻醉工作配合的重要性探讨.基层医学论坛, 2013, 12(24):123-124.

Effect research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applied for non-general anesthesia patients in operating room

ZHANG Yun-feng, LI Fei-fang, SONG Si-xian, et al.Operating Room, Guangdong Shenzhen City Longgang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Shenzhen 518172, China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clinical effec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appliedfor non-general anesthesia patients in operating room.Methods A total of 190 non-general anesthesia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research group, with 95 cases in each group.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conventional nursing, and the research group received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Comparisons were made on related indicator changes of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Results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of blood pressure and heart rat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P>0.05).The indicators were all improved after treatment, and the research group had better improvement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The research group had much lower 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 and self-rating anxiety scale (SAS) scores tha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The research group had obviously higher nursing satisfaction degree as 95.79% than 78.95% of the control group (P<0.05).Conclusion Implement of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applied for non-general anesthesia patients in operating room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heart rate and blood pressure, and relieve postoperative anxiety and pain.This method is benefit for prognosis, and it contains huge value for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Psychological nursing; Operating room; Non-general anesthesia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9.148

2015-03-04]

518172 广东深圳市龙岗区人民医院手术室

猜你喜欢
全身手术室麻醉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石榴全身都是宝
《麻醉安全与质控》编委会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产科麻醉中腰硬联合麻醉的应用探究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地氟烷麻醉期间致Q-T间期延长一例
全身总动员——写话其实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