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干预对慢性肾脏病患者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观察

2015-06-01 12:25凌莉萍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9期
关键词:肾脏病肌酐循证

凌莉萍

循证护理干预对慢性肾脏病患者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观察

凌莉萍

目的 研究分析采用循证护理干预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情况。方法 110例慢性肾脏病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各5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 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蛋白尿、血肌酐水平情况, 与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评分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尿蛋白减少率以及血肌酐下降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主观感觉、健康状况主观感觉以及生理领域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值得临床推广。

循证护理干预;慢性肾脏病;临床疗效;生存质量

慢性肾脏疾病具有病程迁延、复发率高等特点, 因此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有效的护理措施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选择本院收治的慢性肾脏病患者110例, 对比观察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和循证护理干预对于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以及患者生活质量情况。现将研究资料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慢性肾脏病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55例。观察组男27例, 女28例,平均年龄(59.6±2.5)岁。对照组男29例, 女26例, 平均年龄(60.3±2.9)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①循证护理培训。医院需要建立以护士长为首的循证护理培训小组, 向护理人员传授护理的相关理念和护理的重要性, 从而加强循证护理过程中的指导和监督, 以保证循证护理的有效实施[2,3]。②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医护人员需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桥梁, 耐心倾听患者的内心疑虑, 从而尽量消除患者负面心理情绪, 并且向患者讲述过往治疗成功的案例, 从而增加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③护理干预。护理人员需要指导患者注意休息、合理饮食,严格控制食盐和水分的摄入。慢性肾脏病患者会出现免疫功能下降的情况, 所以护理人员需要注意防止感染。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慢性肾脏病相关知识讲解, 让患者了解治疗的方法和效果。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标准 蛋白尿水平, 完全缓解:蛋白转阴;部分缓解:尿蛋白持续(+)-(++);未缓解:尿蛋白持续(+++)或以上[2]。蛋白尿减少率=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率。血肌酐水平, 显效:血肌酐下降>50%;有效:下降15%~50%;无效:下降<15%。血肌酐下降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WHOQOL-BREF评分分为生存质量主观感觉、健康状况主观感觉、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领域五个方面, 总共28个问题, 每个问题按照程度轻重分别记1~5分。得分越高生存质量越好[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蛋白尿、血肌酐水平情况的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尿蛋白减少率以及血肌酐下降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WHOQOL-BREF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生存质量主观感觉、健康状况主观感觉以及生理领域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蛋白尿、血肌酐水平情况的比较(n, %)

表2 两组患者WHOQOL-BREF评分比较( x-±s, 分)

3 讨论

慢性肾脏病患者发病症状并不明显, 患者在早期难以得出明确诊断, 所以导致患者在早期的治愈率比较低, 并且患者在预后并发症较多, 患者治疗的医疗费用也比较高, 给患者以及其家属带来了比较严重的经济负担, 目前已经成为了一种威胁全人类的疾病[4]。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采取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非常关键, 循证护理通过不断循证, 从而以有价值、可信的科学研究结果作为依据, 从而提出问题, 寻找实证, 最终找到最佳的护理方法, 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

在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法, 观察组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的尿蛋白减少率以及血肌酐下降率显著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WHOQOL-BREF评分的生存质量主观感觉、健康状况主观感觉以及生理领域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与张美英等[5]研究结果相类似。这表明采取循证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督促患者, 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并且能显著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 对于慢性肾脏病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并且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

[1] 谢军, 吴丽娜, 史耀勋.6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抑郁的原因及护理体会.中国民间疗法, 2014, 22(5):80-81.

[2] 王颖, 雷娟, 檀敏, 等.3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膳食调查.中国血液净化, 2014, 13(5):413-416.

[3] 杨丽新.培养新世纪CRRT护理人员的情商提高整体护理水平.医疗装备, 2014, 27(3):89-90.

[4] 王红, 邓孝陵, 董骏武.分期分段开展慢性肾脏病个体化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4, 49(25):3231-3233.

[5] 张美英, 何正宏.循证护理干预对慢性肾脏病患者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中国民康医学, 2012, 24(9):1133-1135.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9.174

2014-12-22]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重点科室

猜你喜欢
肾脏病肌酐循证
从“肾毒”论治慢性肾脏病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益肾清利和络泄浊法治疗慢性肾脏病4期的临床观察
慢性肾脏病患者血清HIF-1α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肌酐升高就是慢性肾衰吗
肌酐升高有何临床意义?
循证护理在ICU患者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血肌酐升高非小事,你的肾可能已“坏了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