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血浆BNP浓度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护理干预的效果体会

2015-06-01 12:25王晓庆谢方瑜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19期
关键词:血浆浓度效果

王晓庆 谢方瑜

根据血浆BNP浓度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护理干预的效果体会

王晓庆 谢方瑜

目的 研究根据血浆B型尿钠肽(BNP)浓度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行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6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各30例,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 试验组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 根据患者的血浆BNP浓度变化实施护理干预, 观察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结果 试验组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低于对照组, 试验组血浆BNP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 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血浆BNP浓度变化采用护理干预, 不仅可以降低疾病死亡率, 还可以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成功率, 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值得进行大力推广。

护理干预;血浆B型尿钠肽浓度;心力衰竭;效果

临床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 应该重视对患者血浆B型尿钠肽(BNP)浓度变化情况, 对此有针对性的实施护理干预[1], 提高临床护理效果, 故临床中应加强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作者选取本院6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浅析根据血浆BNP浓度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采取护理干预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来本院就诊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在符合老年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标准的患者中, 随机选取60例患者, 年龄53~78岁, 平均年龄(60.3±6.8)岁, 病程3~23 h时, 高血压心脏病患者21 例,瓣膜性心脏病患者20 例, 肺心病患者19 例。随机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各30例, 在征得患者同意后, 使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的护理方法[2], 由护理人员随时观察患者临床病症及患者的体征变化, 并详细记录临床患者的各项数据, 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并发症及时进行预防。试验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 根据患者血浆BNP变化给予护理干预, 包括心理护理干预、饮食护理干预、用药护理干预、出院指导, 为患者介绍疾病知识,降低患者的恐惧心理, 以便稳定患者的临床情绪, 降低患者对疾病的恐惧感, 提高老年患者的心理承受力。对两组患者在出院第8周进行复诊, 观察两组患者最终护理效果。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 检查分析患者血浆BNP水平, 分析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患者护理干预后, 患者病情得到很好改善, 收缩压与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血浆BNP下降幅度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血压及血浆BNP浓度对比( x-±s)

3 讨论

临床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 可以根据患者病情采取有效的干预护理方案, 血浆BNP浓度下降, 可以改善老年患者心脏功能, 提高疾病护理干预效果。

临床中, 对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护理干预具体包括: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深入了解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病情, 陈丽[3]指出, 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可以避免患者产生焦虑抑郁情绪, 避免影响患者病情。护理干预中, 可以为老年患者介绍相关疾病知识, 减轻患者对疾病治疗的疑惑, 并且提醒患者应该保证充足的睡眠, 以便促进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情绪的稳定与机体恢复。尹学凤等[4]指出,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BNP浓度与患者病情变化有一定关联, 根据血浆BNP浓度变化优化护理干预具有积极意义。②用药护理。护理干预中, 根据BNP浓度改变情况, 加强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用药护理工作, 护理人员还应该及时为患者准备好抢救时需要的药物, 可以根据医嘱以及患者病情变化合理安排患者的输液顺序, 并及时准确的给予患者进行药物抢救治疗。同时在治疗中, 还应该严密观察患者的尿量, 并及时处理患者出现的应急症状。③饮食护理。还应该加强加强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饮食护理工作, 使患者可以进食易消化、低热量、高蛋白的食物,同时还应该控制饮食中对钠盐的摄入, 这样不仅可以减轻水肿, 还可以预防临床并发症的形成。④出院指导。做好对患者的出院指导, 使患者可以树立治愈疾病的信心, 在出院后能够维持健康生活状态,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 降低疾病复发的几率。

综上所述, 临床中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以根据患者血浆BNP浓度变化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 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病率, 还可以提高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 使患者在临床中取得满意护理干预疗效, 临床可大力推广应用。

[1] 刘兆政.运动康复对(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血浆BNP及醛固酮影响的研究.长春中医药大学, 2012.

[2] 于瑞英, 王亚娟, 李莉.按脑钠肽水平进行心功能分级的护理干预对慢性心衰的疗效 .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 2009, 18(3):227-229.

[3] 陈丽.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慢性心衰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 12(27):205.

[4] 尹学凤, 张华.老年慢性心衰患者血浆BNP浓度与LVEF的相关性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2, 12(2):292.

10.14163/j.cnki.11-5547/r.2015.19.183

2014-12-30]

266071 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部院区心内1科

猜你喜欢
血浆浓度效果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神医的烦恼——浓度与配比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方法
血浆corin、NEP、BNP与心功能衰竭及左室收缩功能的相关性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抓住“瞬间性”效果
延龄草多酚分析及其在不同硒浓度下的变化规律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