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C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肺炎后心肌损害的疗效观察*

2015-06-01 12:30赵塔娜
关键词:磷酸肌酸维生素心肌

赵塔娜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二科,黑龙江佳木斯154003)

维生素C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肺炎后心肌损害的疗效观察*

赵塔娜

(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二科,黑龙江佳木斯154003)

目的研究探讨维生素C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肺炎后心肌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小儿肺炎后发生心肌损害的患儿6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抗感染治疗和对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维生素C联合磷酸肌酸钠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儿治疗前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1)以及羟丁酸脱氢酶(HBDB)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儿下降程度更为显著,与对照组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治疗有效率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比较也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治疗小儿肺炎后心肌损害的过程中,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维生素C联合磷酸肌酸钠静脉滴注,不仅能显著降低患者各项心肌酶的水平,而且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提高,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维生素C;磷酸肌酸钠;小儿肺炎;心肌损害;临床效果

本文就我院收治的肺炎后心肌损害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探讨维生素C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收治的肺炎后心肌损害的患儿66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有十分明确的呼吸系统感染症状,且经胸片检查和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滴度检查等均确定为支原体肺炎。同时,患儿合并血心肌酶谱增高或者心电图检查示心肌损害表现的情况,并排除因病毒性心肌炎、风湿性心脏病等情况导致的心肌损害。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胸闷、心悸、气短、精神萎靡等症状,部分患儿未合并任何心血管相关症状[1]。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3例。对照组患儿中,男19例,女14例,年龄2.0~11.5岁,平均年龄为(6.1±1.4)岁。病程2~14d,平均病程为(7.5±1.2)d。观察组患儿中,男18例,女15例,年龄2.0~12.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1.3)岁。病程2~13 d,平均病程为(7.2± 1.4)d。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临床表现等方面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抗感染治疗和心肌营养治疗,使用阿奇霉素(或红霉素)静脉输注抗支原体治疗,同时给予1,6-二磷酸果糖静脉输入进行营养心肌治疗,给药剂量为250 mg/(kg·d)。观察组患儿将对照组的1,6-二磷酸果糖替换为磷酸肌酸钠静脉滴注治疗,给药剂量为:5岁以下的患耳每天0.5 g,5岁及以上的患儿每天1 g,同时给予维生素C静脉滴注治疗,给药剂量为200 mg/(kg· d)。给药时间均未14 d。

1.3 疗效评价标准显效:治疗1周后患者的心肌损害相关症状和体征基本消失,经心电图和心肌酶谱检查见各项指标基本恢复正常;显著好转:治疗1周后患者的心肌损害相关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显著好转;有效:经心电图和心肌酶谱检查见各项指标明显改善但仍未全部恢复;无效:治疗1周后患者的上述各项症状及观察指标均未得到改善甚至加重[2]。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前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同工酶(LDH-1)以及羟丁酸脱氢酶(HBDB)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均显著降低(P<0.05),但观察组下降程度更为显著,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观察组和对照组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7.0%和87.9%,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见显著不良反应,但对照组中有部分患儿合并注射部位疼痛的情况。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3 讨论

本文比较了常规抗感染治疗结合不同的心肌营养治疗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可见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维生素C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的临床效果更优,治疗后的心肌酶水平下降程度也更为显著[3]。作为一种高效供能物质,磷酸肌酸钠不仅能够在心肌细胞的代谢过程中发挥促进作用,从而使心肌细胞功能状态及心肌细胞膜的完整性得到有效的保护,避免发生细胞膜膜磷脂降解的情况;同时磷酸肌酸钠还能通过维持心肌细胞的高能磷酸水平实现心肌收缩力提高,心功能改善的目标,对心肌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损伤和缺血区心律失常也能发挥有效的对抗作用[4]。相对于1,6-二磷酸果糖(糖酵解的中间产物,只可经无氧代谢发挥间接供能作用),磷酸肌酸分子中存在高能磷酸键能使ADP直接转化为ATP,在心肌酶谱的改善方面效果更优。加之,维生素C的联合应用能发挥保护其他抗氧化剂,避免自由基对人体损害的情况,其对谷胱甘肽和酶保证细胞的完整性和新陈代谢的正常也有重要作用。

[1]李菊红.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伴心肌损伤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12(10):1274-1276.

[2]范毅敏,覃丽君,甄宇峰,等.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心肌损害的疗效观察[J].广东医学,2009,30(4):619-620.

[3]刘冬梅,王敬敏,李雪萍.探讨磷酸肌酸治疗儿童肺炎伴心肌损害的疗效[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31):413-414.

[4]王璇珠.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心肌损害疗效评价[J].航空航天医药,2010,21(6):839-841.

R725.6

B

1004-7115(2015)09-1043-02

10.3969/j.issn.1004-7115.2015.09.001

2015-03-18)

赵塔娜(1982-),女,内蒙古通辽人,主治医师,硕士,主要从事小儿肾病诊治工作。

猜你喜欢
磷酸肌酸维生素心肌
维生素:到底该不该补?
高盐肥胖心肌重构防治有新策略
维生素B与眼
神奇的维生素C
补充多种维生素根本没用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静脉滴注磷酸肌酸钠引起1岁女童过敏性紫绀一例Δ
益心解毒汤联合磷酸肌酸钠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及对血清IL-6、IL-8、IL-35影响研究
干细胞心肌修复的研究进展
磷酸肌酸钠用于老年冠心病合并左心功能不全治疗56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