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鲍氏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2015-06-01 12:30林建阳陈春莺傅开烟杨晓敏
关键词:鲍氏舒巴坦头孢哌酮

林建阳 陈春莺 傅开烟 杨晓敏

(莆田市第一医院预防保健科,福建莆田351100)

我院鲍氏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林建阳 陈春莺 傅开烟 杨晓敏

(莆田市第一医院预防保健科,福建莆田351100)

目的通过对医院鲍氏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性的监测,为指导临床更加合理地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调查2013年1月-2014年12月临床分离的203株鲍氏不动杆菌非重复株,分析其临床分布与耐药性。结果203株鲍氏不动杆菌,其分离率最高的科室为重症医学科,其次为肿瘤外科、呼吸内科等;其中痰标本分离率最高,检出149株,占73.4%,其次为脓液标本和尿液标本,分别为10.3%、5.4%;鲍氏不动杆菌除对米诺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妥布霉素的耐药率低于30%,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40%;检出多药耐药鲍氏不动杆菌29株,占14.2%;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87株,占42.9%。结论鲍氏不动杆菌主要存在重症医学科、肿瘤外科、呼吸内科等,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呈多药耐药性,临床医生不能只凭经验用药,而必须依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

鲍氏不动杆菌;感染;耐药性

鲍氏不动杆菌属于非发酵糖菌,是当前医院感染中的重要条件致病菌之一,其耐药率与多药耐药菌株检出率的不断提高,给临床抗感染事业带来严峻的挑战[1]。笔者对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鲍氏不动杆菌的临床分布与耐药率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203株鲍氏不动杆菌来自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住院患者的各类标本,剔除了同一患者相同部位获得的重复菌株。

1.2 仪器与试剂法国梅里埃生物公司生产的VITEK-2细菌鉴定与药敏分析仪,试剂为相配套的鉴定卡(GN卡)和药敏卡(GN-120卡)。

1.3 方法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细菌培养与分离鉴定,按照2012年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标准进行药敏判读。质控菌株为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和肺炎克雷伯菌ATCC700603,均来自全国临床检验中心。

1.4 统计方法采用WHONET 5.5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及分析。

2 结果

2.1 鲍氏不动杆菌的临床科室分布构成比203株鲍氏不动杆菌分离率由高到低依次为:重症医学科、肿瘤外科、呼吸内科等,见表1。

2.2 鲍氏不动杆菌的临床标本来源分布203株鲍氏不动杆菌的标本来源中分离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痰液、脓液、尿液、血液,见表2。

表1 鲍氏不动杆菌在不同临床科室的分布及构成比(%)

表2 鲍氏不动杆菌在不同临床标本来源及构成比(%)

2.3 药敏结果鲍氏不动杆菌除对米诺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妥布霉素的耐药率均<30%以外,对其他抗菌药物耐药率均>40%,见表3。

2.4 鲍氏不动杆菌多耐药菌株的检出率203株鲍氏不动杆菌中分离出29株多耐药菌株,占14.2%,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87株,检出率42.9%。

表3 203株鲍氏不动杆菌对抗菌药的耐药率(%)

3 讨论

鲍氏不动杆菌广泛存在于潮湿的自然界和不洁的医院环境中,且经常定植在人体的体表与粘膜皱褶中,当机体的抵抗力降低时,可导致宿主发生感染,目前已经是引发医院感染的重要条件致病菌[2],且容易引起暴发流行。尤其是近年来随着各种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且鲍氏不动杆菌本身的耐药机制也比较复杂[3],使各种耐药菌株不断出现,从而进一步加速了鲍氏不动杆菌产生耐药的周期。

从该菌的临床分布科室来看,本次鲍氏不动杆菌分离出较多的科室为重症医学科和肿瘤外科,这考虑与我院重症医学科收住的病人多为内、外科危重症患者,其住院时间较长,以及经常进行各种侵入性操作,如动静脉插管、气管插管等因素有关;而肿瘤外科分离率高,则考虑与该科都是肿瘤大手术后、抵抗力较低等因素有一定关系。

从该菌的临床标本来源来看,本次分离率较高的是痰标本和脓液标本,分别占73.4%和10.3%,说明该菌最容易侵入呼吸道,从而导致下呼吸道的感染,故要加强对危重症患者呼吸道切口的清洁护理,同时尽可能保持病区空气清新与通风,降低感染发生率;而脓液标本中分离率高,则说明要进一步加强医护人员的各项操作技巧与无菌观念,同样对患者手术切口与创面要做好全面的护理。

从本次药敏监测结果显示,鲍氏不动杆菌对米诺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妥布霉素的耐药率分别是3.9%、16.7%、20.2%、24.1%,目前因为临床上米诺环素只有口服的,没有静脉给药方式,对于重症医学科的危重症患者来说,不便应用,临床上常常选用替加环素作为替代药物[4],取得良好效果。对阿米卡星和妥布霉素敏感性较高,两者均为浓度依赖性静止期杀菌剂,需要通过联合其他抗菌药物,单独使用效果并不理想,尤其是阿米卡星具有很强的耳毒性和肾毒性,故临床上较少选用。目前,在临床上头孢哌酮/舒巴坦是作为治疗鲍氏不动杆菌的首选用药。这可能与鲍氏不动杆菌耐药机制主要是产生质粒或染色体编码的β-內酰胺酶,而舒巴坦主要功能则是β-內酰胺酶抑制剂,在与头孢哌酮合并用药后,又进一步增强了头孢哌酮的抗菌活性同时也扩大了其抗菌谱等因素有关,故而有效地起到了抗菌作用。鲍氏不动杆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42.9%、60.6%,而这与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过度使用,造成碳青霉烯霉的产生,则是鲍氏不动杆菌产生抗药性的主要原因;针对多耐药或泛耐药的鲍氏不动杆菌,国内有报道采用头孢哌酮/舒巴坦与替加环素或米诺环素联合用药,取得了不错的治疗效果[5]。

综合以上情况,临床上在治疗鲍氏不动杆菌感染时,在经验性用药的同时,也要积极进行病原学送检,并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素,同时建议医院要在领导层与制度层面,要更加严格地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2014版)》进行预警与干预管理,即对主要的目标细菌的耐药率>40%的抗菌药物,应该慎重地经验用药;对耐药率>50%的抗菌药物,应该参照药敏选用;尤其是对目标细菌的耐药率>75%的抗菌药物,医院药事委员会应暂停该类抗菌药物的临床应用,必须根据实验室细菌耐药监测情况来决定是否恢复其临床使用。只有这样,才能为合理用药提供良好的环境。

[1]Sieniawski K,Kaczka K,Gagis L,etal.Acinetobacter baumannii nosocomial infection[J].Pol Przegl Chir,2013,85(9):483-490.

[2]Kempt M,Rolain JM.Emergence of resistance to carbapenems in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in europe:clinical impact and therapeutic options[J].Int J Antimicrob Agents,2012,39(2):105 -114.

[3]陈海红,李华茵,何礼贤,等.耐碳青霉烯类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10,9(4): 439.

[4]陈佰义,何礼贤,胡必杰,等.中国鲍曼不动杆菌感染诊治与防控专家共识[J].中华医学杂志,2012,92(2):76-85.

[5]林孟相,郭蕾,郭献阳,等.替加环素联合头孢哌酮/舒巴坦冶疗泛耐鲍氏不动杆菌感染临床疗效观察[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8):1906-1907.

R446.1

B

1004-7115(2015)09-1049-02

10.3969/j.issn.1004-7115.2015.09.001

2015-04-18)

林建阳(1974—),男,福建莆田人,主管检验师,本科,主要从事检验、医院感染、传染病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鲍氏舒巴坦头孢哌酮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及使用注意事项探讨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分析与预测模型构建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
重症监护室患者感染鲍氏不动杆菌的耐药性及预后分析
鲍氏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的耐药性分析
注射用阿莫西林钠/舒巴坦钠(2∶1)有关物质的测定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观察
重症监护病房鲍氏不动杆菌感染分布及预防控制措施
头孢哌酮舒巴坦治疗老年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33例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