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治肺结核患者心理状况分析及干预对策*

2015-06-01 12:30巴汗师卫王淑梅
关键词:状况肺结核心理

巴汗 师卫 王淑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人民医院,新疆塔城834700)

复治肺结核患者心理状况分析及干预对策*

巴汗 师卫 王淑梅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城地区人民医院,新疆塔城834700)

目的分析复治肺结核患者心理状况及干预对策。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应对问卷(MCMQ)对60例复治肺结核患者进行测评,并与全国常模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复治肺结核患者SCL-90评分高于全国常模,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等因子高于全国常模。结论复治肺结核患者存在心理问题和不良情绪,针对性实施干预对策改善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复治肺结核患者的生活质量。

肺结核;心理状况;干预对策

肺结核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近年来随着疫情的上升,肺结核已经成为目前传染病的头号杀手。由于肺结核患者初治失败或治疗再次复发的患者,导致患者进入复治阶段。复治肺结核患者病程长、病情比较复杂,治疗的难度比初治肺结核的难度大。因此,许多复治肺结核患者在患病过程中心理负担加重,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等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长期存在,导致患者出现消极悲观的情绪,降低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本文选择了60例复治肺结核患者进行心理状态的调查与分析,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选择2014年2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60例复治肺结核患者作为本次调查对象。均符合2001年中华医学会肺结核分会制定的《肺结核诊断和治疗指南》标准。[1]患者肺结核首次治疗失败或复发者,查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患者。排除有精神障碍者,患者自愿参加本次调查。

1.2 方法(1)采用症状自评量表[2](SCL-90)进行测试,向患者发放调查表,要求患者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反馈真实的调查评定。对于名族患者发放民文调查表,由名族医务人员运用双语向患者讲解。对于文化程度低的患者由医务人员予以解释,患者完全理解后方可填写调查表。此量表包括90个项目,共归纳9个基本症状因子: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惧、偏执、精神性。量表采取1~5分的5级评分标准,得分越低说明心理健康状况越好。(2)采用医学应对问卷(MCMQ)[2]调查复治肺结核患者对采用何种心理应对方式,该问卷由Feitel编制姜乾金修订。调查复治肺结核的过程应对情况包括20个项目按4级评分,分为面对、回避、屈服3个维度,每个维度得分越高说明患者越倾向使用该项目的方式。

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复治肺结核患者SCL-90各因子分与国内常模的比较见表1。

表1 60例复治肺结核患者SCL-90因子分析

2.2 复治肺结核患者与国内常模MCMQ的比较见表2。

表2 60例复治肺结核患者与国内常模MCMQ比较

3 讨论

3.1 复治肺结核心理状况现状(1)心理障碍:本调查结果显示:复治肺结核患者的SCL-90测定与健康成人常模比较: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的因子高于常模,说明了复治肺结核患者的心理障碍普遍存在。因为复治肺结核患者需要长期抗结核治疗,抗结核药物对身体产生较强的不良反应,使患者长期饱受疾病的折磨,容易产生悲观、恐惧的心理问题。又因为复治肺结核患者需要长期服用保肝药物,并且还要定期到医院做生化检验,使患者承受昂贵的药费和检验费用。因此,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心理问题。(2)社交障碍:肺结核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使人们普遍对肺结核有恐惧心理。因此,患者的周围人群对患者存在排斥与躲避的行为。并且患者治疗过程中需要与家庭成员和外界人员隔离。因此,患者容易出现自卑、敏感、孤独、敌意和不公平的心理问题。

3.2 医学应对方式对复治肺结核患者心理健康的影响不同的应对方式可以加重也可以减轻患者心理反应水平[3]。本次调查显示与常模相比复治肺结核患者更倾向采用回避和屈服应对方式,与文化程度、年龄、家庭经济状况及社会支持等多方面的因素有关,使患者焦虑、抑郁、恐惧的负性情绪加重,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回避、屈服的应对方式。

4 干预对策

4.1 全面系统评估患者全面评估患者的躯体不适症状、文化程度、对疾病的态度、心理状况、家庭经济状况、对疾病预防知识知晓状况及社会支持系统等,对患者量身定制相应的干预对策。

4.2 心理干预医护人员要经常与患者沟通交流,全面深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时给予患者心理疏导,以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医护人员无微不至的关怀和体贴,可以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增强患者对社会的眷恋,激发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4.3 开展结核病健康教育可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制定结核病防治宣教卡、结核病健康教育小册子,发给患者。内容包括肺结核的用药疗程、常见药物的不良反应、规律用药、全程用药及定期复诊的意义等全方面的知识。提高患者对肺结核防治知识的认知,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4.4 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社会支持是指一个人感受到感情或实际给予患者的精神上的关心和物质上的帮助[4]。良好的社会交往,支持是患者康复的强大支柱,可以提高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降低患者的负性情绪。因此,鼓励患者的家属、朋友多与患者交往,在生活上多给予患者帮助,在情感上多给予支持。使患者感受到家庭和团体给予的温暖和关爱,使患者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配合治疗。

[1]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肺结核诊断和防治指南[S].2005:20-25.

[2]张作记.行为医学量表手册[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5.

[3]岳洁,潘芳,张红静.医学心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12.

[4]王淑梅,成靖.社会支持与肺结核患者生活质量相关性研究[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3,25(4):486-487.

R473.5

B

1004-7115(2015)09-1062-02

10.3969/j.issn.1004-7115.2015.09.001

2015-04-18)

巴汗(1973-),新疆人,哈萨克族,大专,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猜你喜欢
状况肺结核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声敏感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调查
心理感受
2019年中国国际收支状况依然会保持稳健
爱情是一场肺结核,热恋则是一场感冒
第五节 2015年法学专业就业状况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疣状皮肤结核合并继发型肺结核1例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