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能源”仍需苦练内功

2015-06-01 02:41姚尧
中国经济信息 2015年10期
关键词:非油

姚尧

互联网改变传统行业仅限于交换、消费环节,盲目追求无异于舍本逐末。

2015年5月6日,《中国经济信息》记者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下称中海油)总部获悉,中海油销售公司正讨论为成品油销售业务“加上”互联网,并已获得互联网企业的邀约。早在4月16日,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下称中石化)也宣布与阿里云合作对石化业务进行技术升级。中石化新闻发言人吕大鹏说,这不是股份合作,只是购买技术服务,阿里将为中石化构建云计算及大数据平台。

中国能源网首席信息官韩晓平告诉《中国经济信息》记者,传统石化行业纷纷试水“互联网+”是企业转型升级大形势下的主动出击。但也要妥善解决网络信息安全、贸易中的安全支付、危险化学品物流、进口配额分配等问题。纵观整个石化产业链,互联网所能带来的改变仍然有限,而忽视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等“内功”则将导致“互联网+能源”成空中楼阁。

石化企业纷纷转身

2015年5月4日刚刚卸任的中石化董事长傅成玉曾表示,“非油业务是个金矿,2015年的前2个月增幅超过60%,是在国际油价下跌后难得一见的一抹亮色。”自2014年起,中石化就已经着手布局与互联网的融合,与腾讯的合作就是最好的例证。去年8月,中石化与互联网巨头腾讯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腾讯、中国人保和麦盛资产三方总计出资100亿元成立人保腾讯麦盛能源基金,入股重组后的中石化销售公司,占股2.8%。中石化表示,这将在移动支付、新业务开发、媒介宣传、O2O、地图导航和用户管理及大数据应用等领域促进其发展。

其实,同为互联网巨头的阿里也早与中石化有过合作的传闻,在几经周折后,直到最近才得到确认。中国传媒大学公共关系与战略传播研究所所长郭晓科告诉《中国经济信息》记者,“中石化凭借其3万多家加油站,2.4万座易捷便利店,8000万加油卡持卡客户,每日都在产生海量数据,如果能将这些数据进行搜集整理,将变为宝贵财富。”

目前,非油业务收入在中石化营业收入的比重尚不足1%,而国际上的同类企业非油业务营业额和毛利占比往往都超过20%,可见中石化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今年,中石化预计还将全面启动基于互联网的车联网、O2O、互联网金融等6大创新业务。

与中石化同步,中海油也在加紧布局“互联网+”中。但与中石化不同的是,中海油将侧重点放在了互联网技术与生产的结合上,他们在上游有“数字油田”;中游有“智能管道”;下游有“数字炼厂”。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信息化部总经理尤钊瑛告诉《中国经济信息》记者,“大数据、云计算等互联网技术,能有效动态调配生产和消费,互联网技术下,我们可以做很多。”

此外,中石油的能源一号,山东地炼背景的金银岛、易贸,交易所背景的华东石油交易中心的油品汇,民营企业背景的各种石化商城,各种所有制,各种层次,各种侧重和形式的“互联网+能源”已经不胜枚举。

安全:企业转型根基

石化行业积极触网,除了受到今年两会提出的“互联网+”战略政策鼓动以外,也是其自身转型升级需求下的必然抉择。但这样的转型不可能毫无阻碍,首先就要面对网络信息安全的问题。

对于中石化与阿里的合作,中投顾问能源行业研究员宋智晨表示,除了由于阿里的云计算已经通过市场检验并获得认可以外,也与中石化自身强烈的触网意愿有关。他说:“近期,国内要求打破石油垄断的呼声越来越高,石化双雄的行业垄断地位受到冲击是迟早的事情,中石化需要积极探索非油业务,在战略转型中获得先机。”当然,非油业务业绩的迅猛增长也是不争的事实,广为石化企业看重。

但任何成功转型都必然要面临挑战,当传统行业遭遇互联网时,确保网络安全尤为重要。在“互联网+能源”过程中的网络安全问题主要来自企业安全边际的扩展和侵犯个人隐私。

据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境内网站的仿冒页面(URL链接)多达到99409个,较2013年增长230%。“信息泄露、网络攻击都是我们现在面临的安全挑战,”尤钊瑛说,“包括中海油在内的很多企业网络和系统,经常都会遇到不同方面的攻击。”

在互联网与生产结合的过程中,企业的安全边际不断扩张。360公司董事长周鸿祎说:“随着原先独立运转的庞大企业迎来更多智能化的设备,并被接入互联网,企业的安全边界也超越了厂区。”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王英说:“仅在工业基础设施方面,就面临着数据窃取、通过信息数据破坏工厂等等。”去年7月,特斯拉车载系统被国内互联网公司360轻松破解。“攻击者可以利用程序漏洞,远程控制车辆,实现开锁、鸣笛、闪灯、开启天窗等操作。”360公司某负责人说。

此外,对于众多消费者而言,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也带来了侵犯个人隐私的安全问题。有评论认为,中石化与阿里在进行大数据的“转移”和“托管”过程中,不排除发生技术上大数据泄露的可能。

好产品是最终保障

网络安全其实也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石化行业在与互联网融合时,还将遭遇众多独有的问题。“传统行业与互联网的融合是一种‘化学反应。”尤钊瑛说,“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能源行业不能照搬其他行业的模式,而是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来积极适应。”

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论述,社会生产总过程可以被划分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过程,循环往复。互联网的应用没有颠覆生产本身,只是对其具有指导意义,但对交换和消费的过程却会产生深远影响。北京石油交易所分析师于鹏告诉《中国经济信息》记者,“互联网+”之于石化产业,最主要是电子商务形式的引入。纵观石化行业的电子商务,分为两个层面,一个是宏观的大宗商品交易层面,其中涵盖内贸和外贸两个方向;另一个是微观的零售层面,其中分为危险化学品和非危险化学品两个方向。这两个层面四个方面在物流、监管、支付、融资、销售、买卖双方身份和资格认定、票据开发方面都存在不同的需求和难题,有些问题又是相互交叉,共性的。

在国际贸易方面,石化企业将面临进口配额如何分配、国内外买家的真实性识别、跨境支付监管等一系列的问题。在内贸方面,企业将面临物流问题、质检问题、上游确权问题和支付与票据统一问题。在危险化学品零售方面,主要面临配送问题、政策配套问题、监管问题、资质认定问题。在非危险化学品方面,要面临的是第三方支付问题,配套融资方式有限等问题。

这些问题的解决既有赖于各单位自身沟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来解决各自的特有问题,更需要从顶层设计来解决这些问题。于鹏认为,“行业内应成立专业的协会,整合行业资源,进行行业规划,对跨部门间的问题进行协调和处理。”

但无论如何,互联网所能提供的最主要的仍是渠道,影响到的最主要是营销,产业发展依旧离不开先进技术和过硬品质。这就意味着,“互联网+”的时代,生产依旧是大前提。没有好产品做保障,再前沿的理念也是空中楼阁。endprint

猜你喜欢
非油
何大泉卖非油有高招
“非油到家”到安徽
株洲石油创新非油“新机
道林,摸透顾客心
建新,商品见新 服务见心
录井企业开展非油矿产资源勘探的可行性与思路
后规模时代非油继续飞
论中国石油加油站多元化销售之非油业务
从“卖油郎”到“卖货郎”
三大工程助力非油—访中国石油广西销售分公司副总经理杨德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