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与巧合

2015-06-02 14:34吴娟王玉龙
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 2015年1期
关键词:山神庙德拉文学创作

吴娟+王玉龙

“屋漏偏逢连阴雨,船破却遇顶头风”,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许多的机缘巧合。这一系列颇有生活原味的巧合,为我们进行文学创作提供了极为广阔的空间,遵循文学创作规律的巧合运用可极大地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巧合,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构思情节的一种手法,是我国传统叙事艺术的一个显著特征。它是对生活偶然性的一种巧妙的运用。巴尔扎克说:“偶然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小说家。”巧合,可以把毫不相关的故事串连起来,让两个完全不认识的人走到一起,使人物进入到一个崭新的环境之中,从而便于充分展现人物性格,制造矛盾冲突。作家们花费心思设计作品情节的“巧合”和偶然性,将日常生活中的种种现象放到特定的情境中去生发、碰撞,让读者全身心投入到作品中,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深入作者的内心世界。

文学作品,来源于现实生活;作品中的巧合,也来源于现实生活。日常生活中大量的巧合,为作家创作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素材。但这些巧合素材,往往是零散、杂乱、没有经过高度加工的,与文学创作的巧合还有一定距离。作家要花费很大的功夫,把零散杂乱的偶然性因素进行深加工处理,创作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真实感人的艺术世界。

文学作品中的巧合,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型:时间巧合、天气巧合、地点巧合、时机巧合、物件巧合、性格巧合等。一般情况下,我们只看到了巧合因素的单一使用。如果能够把几种巧合结合起来用在作品中,更能彰显文学作品的表达力和感染力。

当然,运用巧合原则,一定要掌握好尺度。用得好,会为文章增色不少,如果用得不好,那就是弄“巧”成拙了。在文学创作中运用这一原则时,必须要掌握其规律性,符合真实、合情合理、新奇有味三条原则:

第一,要巧得真实,符合日常生活中的实际情况,给人以真实感。运用巧合事先要埋下伏笔,让读者有所心理准备,认识到事件不是空穴来风。如《麦琪的礼物》中,作者一开始就设置了时间上的巧合。在圣诞节前一天,在西方过圣诞节时夫妻之间有互送礼物的习惯,德拉希望送给丈夫一件特别的有价值的礼物,为下文德拉买白金表带作为圣诞礼物埋下了伏笔。然后作者交代了德拉和吉姆的家庭环境和生活现状,“一块八角七分钱”逼得德拉不得不卖掉了自己引以为豪的长发,来换取礼物。于是,德拉用一头美发换回了“精致、珍奇而有价值”的白金表链。对此毫不知情的吉姆也精心准备了礼物来送给妻子。文章没有直接叙述德拉看见礼物时的表情,而是以吉姆“奇怪”的神情和举动为情节做铺垫。作者这样设计的用心就是为了使巧合安排得让人信服,这个巧合既是在意料之外又是顺理成章的。

第二,要巧得合理,符合情节发展的逻辑性。在《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火烧草料场后林冲不得已只好投宿山神庙,进庙后随手用一块大石头靠了庙门,本以为是他顺手之举和作者无心之安排,没想到为后来林冲清楚听到陆虞侯的阴谋提供了一个绝佳的场所。林冲在进入山神庙之后用石头靠了庙门是不经意的举动,这样的巧合安排符合逻辑,没有半点牵强附会之感。

第三,要巧得新奇有味,读来毫无半点新鲜感可言的巧合是没有意义的。从主题立意到情节设置,一定要有新意,体现时代感。当代作家铁凝的短篇小说《春风夜》中的巧合设置得就很新鲜,在两会召开期间的北京,王大学夫妻俩没带身份证,想在春风旅馆留宿,却因为两会期间检查太严而作罢。本是合法夫妻,却享受不了正常的夫妻生活。作者非常善于制造巧合,如果不是发生在春天“两会”召开期间的北京,而是发生在秋天城运会召开期间的武汉,它又有着怎样的表达效果呢?这些新奇有味的巧合,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了作者对“两会”精神的讽刺,让人耳目一新。

巧合,从内容上来看,可以说是一连串的奇遇,它可以借助误会、突转等意外事件,促使人物性格的发展,促成事件的跌宕起伏;从创作规律上看,它是艺术的加工方式,它对生活中许多零乱琐碎的素材进行选择、加工、改造、浓缩、升华,集中地反映生活的本质特性和矛盾冲突,更为鲜明地提炼主题。但是,巧合法不宜滥用,否则就可能露出拙劣的人为编造的痕迹。

只有把巧合和文学完美的结合起来,巧合才运用得有价值,文学也因此而散发出奇特的色彩,起到令人震撼的效果。无巧不成书,无巧不成戏,只有巧合才能创造出奇迹,创造出经典传世作品。文学和巧合相传承,让巧合在文学中无处不在,达到“无文学不巧,无巧不文学”的境界,这样我们的阅读才会更精彩。

吴娟,王玉龙,语文教师。现居湖北钟祥。endprint

猜你喜欢
山神庙德拉文学创作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两次偷听与山神庙设置的思想艺术价值
两座“庙”里的乾坤
茶酒店·草料场·山神庙,何以存在?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实录
曹文轩的文学创作作品
叙政府军收复德拉市
“距离”在文学创作中的意义
论老舍文学创作中民族意识的多重性表现
索菲的选择
生命就是不停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