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长照金樽里

2015-06-02 16:44
中学生天地·高中学习版 2015年5期
关键词:犊鼻阮咸卓文君

当垆沽酒: 文化名人也卖过酒

饮酒需先有酒,要说文人与酒的关系,不妨从沽酒谈起。“沽酒”既可指卖酒,也可表示买酒。

文人沽酒的“祖师爷”非西汉司马相如莫属。这位与司马迁齐名的辞赋家,留下了《子虚赋》《上林赋》等不朽之作。当年向皇帝进献《大人赋》时,《史记》用“飘飘有凌云之气”来形容他的神情。司马相如也曾失意落魄,寓居临邛,抚琴寄意,孰料引来卓王孙之女卓文君的倾慕,并与之私奔。

没有双方父母的资助,婚后“家徒四壁”,司马相如与卓文君只能自食其力,向亲戚朋友借来点本钱,开了一家酒馆。卓文君当垆卖酒,掌管店务,当起了老板娘;司马相如则充当伙计,迎送宾客,洗碗涮碟。

《史记》里还特别记载了司马相如当日所着的围裙,名曰“犊鼻裈”,大概它的样子有点像牛犊的鼻子吧。后来,这个词就专门用来指代贫民穿的衣服,比如宋代梅尧臣《岸贫》诗曰:“稚子将荷叶,还充犊鼻衤昆(通‘裈)。”

这之后,“犊鼻裈”在贫民中流行开来。关于这种围裙,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还有个故事。古时的农历七月初七,被称为“龙王晒鳞日”,人们会在这一天晒衣服、棉被。阮咸家穷,住在道南,阮家其他人都很阔气,住在道北。七月初七这一天,道北阮家成员纷纷晾出罗绮锦缎“炫富”,阮咸没有好衣服晒,就用竿子挂了一条肥大的“犊鼻裈”在院子里,并且自嘲道:“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阮家算是文人辈出了,当时与阮咸并列“竹林七贤”的还有他的叔叔阮籍。文人沽酒的第二号人物非阮籍莫属。阮籍没开过酒店,只常去买酒。他嗜酒至极,听说朝廷缺步兵校尉(相当于营长)一职,又听说那府衙里藏着数百斛美酒,便辞去了司马氏的幕僚职务,主动应聘校尉。因此,阮籍有了“阮步兵”的称号,他的文集也叫《阮步兵集》。

莫笑农家腊酒浑: 古时的酒是混浊的

《论语》上说孔子“沽酒市脯,不食”,朱熹对此注释说:“沽、市,皆买也。恐不精洁,或伤人也。”原来孔子可能是嫌弃外头买来的酒不干净。孔子虽“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后来又“匡城受拘”“陈蔡绝粮”“惶惶然如丧家之犬”,但他对于饮食之道却颇为在行,所谓“食不厌精,脍不厌细”,《乡党》一篇集中展示了这个老头的“穷讲究”。

外头买的酒为何会不干净?最早的时候,是没有蒸馏技术的,那时候就是用糯米、黄米发酵酿酒,所以酒很淡,并且酒渣(类似于现代的“酒糟”)很多,十分混浊。这种酒就是“浊酒”,也叫“浑酒”“醪”“醅”。

杜甫《登高》诗云:“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范仲淹《渔家傲·秋思》云:“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浊酒酿制工序简单,价廉,出自农家,也别有风味,所以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道:“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写浊酒之美的最佳之作,应是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寒冷的冬天,屋里一个小火炉、一杯浊酒,便能让你感受到人生的幸福,天之寒更衬出酒之香。“炉火”与“雪”的意象组合,又被苏轼用到他的名作《书双竹湛师房》里:“白灰旋拨通红火,卧听萧萧雪打窗。”

那么,古时候有干净的酒吗?也是有的。在浊酒中加石灰等,能使酒糟沉淀下来,这样,酒就清澈如泉了,被称为“清酒”。但清酒的价格要高很多,李白《行路难》云:“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一斗清酒花费十千铜钱,不是“土豪”还真喝不起啊!杜甫最多也就喝得起三百铜钱的酒:“早来就饮一斗酒,恰有三百青铜钱。”

后来,契丹、女真、党项等少数民族南下,带来了蒸馏酒。因为他们居住的北国草原,气候严寒,环境恶劣,必须要喝高浓度的蒸馏酒才能保暖。到了元朝,蒙古族人完全统治中土后,蒸馏酒便成了所有酒类之首。这时,清亮的白酒才成为人们常见的东西。

猜你喜欢
犊鼻阮咸卓文君
家徒四壁,当垆卖酒
阮咸之流变及启示
关节炎就找膝眼来调治
向卓文君学习幸福秘诀
卓文君的感人数字诗
风流入弦,花月无缺
跟小猪干杯
一封特殊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