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不能丢

2015-06-03 04:43
新课程·上旬 2015年3期
关键词:老祖宗徐悲鸿泰山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古语、谚语,有的时候也会出现一些古代杰出的人名和风景名胜。在我看来,这些应该是学生耳熟能详的内容,却常常会引起学生的错误理解,有时甚至闹出了大笑话。我一直以为讲到这部分内容应该是轻松带过,没想到现在的孩子对于老祖宗的东西知道得这么少。

【案例描述】

师:徐悲鸿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获得了成功,外国留学生对他敬佩不已,并且来到徐悲鸿的面前对他说了这样一番话:“我承认中国人是很有才华的。看来我犯了一个错误,用中国的话来说,那就是‘有眼不识泰山。”在这句话中出现了一句俗语,你们知道是哪句吗?

生:知道!是“有眼不识泰山”。

师:很好,那你们谁理解这句话?

生1:有眼睛不认识泰山。

生2:看见泰山却不认识。

师:你们理解得不错,哪位同学知道泰山的资料,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3:我知道,泰山是外国动画片里的人物。

生:我也想起来了,应该就是他了。

师: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外国人说的话中提到的“用中国的话来说”这几个字?这说明了什么?

生:……

师:你们看过的动画片是什么时候的?“有眼不识泰山”这句话又是什么时候有的?谁在前谁在后呢?

生1:动画片应该几年前的吧。

生2:我都不认识徐悲鸿,徐悲鸿应该是很久以前的人吧,那这句话应该是先有的。

生3:而且外国人说“用中国的话来说”,我想应该这句话很早以前就有了。

师:那这句话里的“泰山”,会是你们说的那个“泰山”吗?

生1:那他一定是我们学过的《鲁班和鲁板》里面的那个鲁班的徒弟泰山。那个时候也提到了“有眼不识泰山”呢!

生:哦!是的,这下应该对了吧!

……

师:这个“泰山”究竟指的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回去查阅资料,明天的课上我们再一起来交流。

【案例评析】

我怎么也没有想到学生会把我国的名山——泰山,和那个外国动画片里的小人物联系在一起。当一个人回答了这种答案后居然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似乎大部分学生都已经认同了“有眼不识泰山”里的“泰山”就是动画片里的主角。我在教学中没有立刻指出他们的错误回答,而是换成了一个思考题让学生去比较他们认识、知道、了解的泰山是什么时候出现的,而我们课文里的“有眼不识泰山”这句话又是什么时候就有的。学生通过思考,自己分析出了两者之间的时间差异,否定了“泰山”是动画片里的人。可是紧接着第二个问题随即而出,这次学生的回答振振有词,说得我当时都没有办法回应,只有把问题留到了下节课解决。

课堂上出现的问题让我想到了很多。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我们学习的内容范围在不断扩大,可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就可以丢下老祖宗留给我们的文化精髓啊!任何一项技术的发明与创造都离不开一个最原始的基础,就如同我们现在使用的文字一样,最初还不只是一些简单的图形吗。可学生对于外国的人、物、事情津津乐道,却把中国流传几千年的话中的“泰山”当作了近年才诞生的一个动画人物。

语文,作为中国文化传承的一门学科,更是应该把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东西教给我们。语文课上,我们注重的是教“学法”,教会学生如何去学习语文,如何去理解文章,但是,如果连文章中语句的意思都不知道、不了解,那又怎么去理解文章呢?有的词语学生通过已有的学习经验也能够想出它的意思。但是理解它的意思就够了吗?仅仅知道这个词的用法就可以了吗?这是不够的,我们应该去追本溯源,了解这个词、这句话的来历,让学生去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当然这或许不是我们语文课的教学目的,但是我觉得它应该成为教学的一个环节。将名句、俗语的出处来源告诉学生,这给予他们的是一种对祖先的崇敬和作为中国人的骄傲。

教师的教更多的是为了学生的学,不了解学生的情况就只顾自己埋头备课这是无用功。备学生是教师备课的走向,教案向学案的转变是必然的。教师或许只有在课堂中经历各种突发状况,才会逐渐成熟吧!

猜你喜欢
老祖宗徐悲鸿泰山
在宜兴徐悲鸿故居
泰山之行
泰山日出
徐悲鸿&吴作人:爱徒,随我来便是!
《登泰山记》的打开方式
文物表情包
人类的老祖宗
徐悲鸿与一幅古圆的悲欢离合
村里的老祖宗
电视剧《徐悲鸿》精彩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