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药品管理降低药品调配中心使用差错率

2015-06-05 03:48郭玉侠
中国卫生产业 2015年25期
关键词:调配差错标签

郭玉侠

吉林省公主岭市中心医院药剂科,吉林公主岭 136100

医院药品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医院正常运作的关键。随着现代医疗的发展,医院静脉药物治疗模式也由开放式、半开放式向全密闭式方向发展。原国家卫生部于2010年4月颁布《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许多医院也相继开始建立静脉药品集中调配中心[1]。静脉药品集中调配中心是将静脉药品集中配置、审核、用药的一种新型药品管理模式。其能保证药品管理、配置的安全,有效。该研究对该院静脉药品调配中心加强管理前后的药品使用差错率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该院药品使用差错率的主要原因,并总结加强管理对静脉药品调配中心药品使用差错率的影响。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该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间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用药状况进行回顾性分析,该院于2015年开始加强药品管理。该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服务对象覆盖医院40个护理单位、1300多张床位患者。主要配置药品分类为:抗菌药物、全静脉营养液、细胞毒性药品及普通静脉输液药物等。

表1 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品管理前后药品使用差错状况综合比较[n(%)]

1.2 方法

参考 《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临床用药须知》《药品管理制度》等相关药品管理法规、条例,对该院2014年6月—2015年6月间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用药状况进行分析,统计医院药品使用差错状况。

1.3 观察指标

对比2015年前后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用药使用差错率,主要观察内容包括:药品过期、药品混淆、药品调配差错、医嘱不合理、批号混放、账务不符、标签差错等。

1.4 统计方法

上述所有数据结果均录入到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处理,确保录入过程客观真实,以95%为可信区对数据进行处理,正态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正态计数数据的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2014年6月—2014年12月共配置静脉药品23080份,差错63份,占2.73%,2015年1月—2015年6月共配置静脉药品23510份,差错10份,占0.47%。药品使用差错主要原因为药品审核、药品调配、药品混淆、药品标签差错。药品管理后药品审核、药品调配、药品混淆、药品标签差错发生率与药品管理前相比明显较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药品管理后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品使用总差错率与药品管理前相比明显较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 讨论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是指在依照国际标准、药物性质等在医院设立的统一静脉药品调配环境,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中药剂师需根据相关专业药品审核标准,对药品进行审核,并由专业技术人员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范进行药物调配,以保证临床静脉用药的经济、有效、安全、适当等[2]。其主要操作流程为:临床医生开处方或医嘱;护理人员将医嘱传达进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专业药剂师对医嘱进行详细审核;药剂师将审核通过的医嘱打印标签;将标签与药品对应贴合摆放;专业技术人员核对药品标签,完成药品进行调配;调配完毕后将核对成品;将成品进行包装,放置于相应病区容器,完成封条、加锁工作;工人将药品送至相应病区;病区护理人员对药品进行核对签收;护理人员对患者病历、医嘱进行核对;最后进行静脉用药[3]。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设立,不仅促进了临床用药的安全、合理,还有助于医院进行药品管理,减少药品浪费,降低医院成本,还能促进医院用药的专业性,提升临床用药水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药品配置,提高了药品的质量;采用静脉用药配置中心,能有效减少人员配置,提高了人力资源利用率。但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设立也对医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不仅对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内部环境及设备要求严格,还需考虑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内部洁净区、辅助生活区及生活区必须分开。此外,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对药物配置的整个环节都要求较高,必须保证审批、配置、封条、运送的准确性、安全性,才能避免差错,保证临床静脉用药的安全、合理。此次研究中医院进行药品管理后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品使用总差错率与药品管理前相比明显较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与周璐[4]等人研究结果相符。说明药品管理能有效提高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品使用总差错率,为患者提供合理安全的静脉药物治疗,保证治疗效果。以下对药品管理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品管理提供更多参考。

3.1 药品审核管理

药品审核是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保证药品质量的第一步。常见药品审核差错主要原因是药剂师对医生医嘱审核差错,未及时发现医嘱错误。医院需加强对药剂师专业知识培训,提高药剂师专业水平,仔细审查医嘱,提高审查的有效率。常见医嘱错误状况包括:①溶媒不当,药物能在溶媒中沉淀或发生反应,导致患者用药时出现严重不良反应。②剂量不当:药物剂量过少,难以达到治疗效果,或剂量过大,引起血药浓度过高,出现毒副作用。老年人、儿童用药剂量未经针对性给药[5]。③用药时间不当:有些药物对血压浓度要求高,静脉给药时,滴注过快易产生静脉炎,导致不良反应。④用药方式不当:一些肿瘤药物在给药时为了减少全身毒副反应,需采用腹腔、胸腔给药[6]。⑤配伍禁忌:一种疾病有多种治疗药物,一些药物单独用药时治疗效果显著,但若出现联合用药时将会产生拮抗作用,不仅难以达到治疗效果,还会引起患者出现不良反应。

3.2 药品调配管理

药品调配是差错是药品使用差错中最严重的状况,由于药品调配后直接有技术人员进行审核、包装,运用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对患者给药,若技术人员对配置药物审核不当,未发现错误,将会直接影响患者药物治疗效果。医院需加强对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要求,规范操作,避免药品配置错误。常见药物配置差错原因包括:①操作不规范:专业技术人员进行配药时未按操作规范进行,配药步骤出现颠倒,或反映不完全时就加入其它药物,导致配置的药品出现微量沉淀或物质结构不稳定影响治疗效果。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器材及容器较多,易出现错拿状况,导致药品污染。②剂量差错:配置药品时,溶剂量常需使用容器量取,对于非整剂量需保证量取准确,但有些药剂师在量取过程中可能出现未量定状况,且也未在标签上进行标注,导致技术人员药物配置错误。

3.3 药品混淆管理

药品混淆是药品管理中常见的状况,医院需针对药品实际摆放状况,进行针对性药品混淆管理。常见药品混淆管理状况包括:①混淆规格:同种药品有不同的规格,医院进行药品管理时需按规格将同种药品分类摆放,减少错拿状况。②通用名:一些药物具有相同通用名,但药物成分具有一定的差异性。③外观相似:一些药品包装、外观均具有相似性,如氯化钠和氯化钾溶液,医院进行药物管理时,需加强对药物审核,分类放置。

3.4 标签差错

标签是给予医护人员药品说明的重要依据。出现差错将会带来严重后果。常见标签差错贯穿药品配置的整个过程。①标签打印错误,打印时出现重复打印或漏打状况,导致医嘱错误。②标签贴错:将相似药品的标签贴混,或将同一患者的标签分开放置,导致与其他患者药品混淆。③成品标签错误,在完成药品配置审核后,技术人员会将药品包装后放入针对性的病区容器中,若成品标签出错,将直接导致药品输送错误,引起药品浪费。

综上所述,医院加强药品管理,加强对药品审核、药品调配、药品混淆、药品标签等相关项目的管理,能有效减少医院药品使用差错率,促进医院静脉药品调配中心安全运作,保证患者治疗安全性,提升医院信誉度。

[1]薛冬霞.某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管理实践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5,13(15):67-69.

[2]张东肃,张征,刘丽宏,等.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管理实践与展望[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32):155-159.

[3]钱夕惠.肿瘤专科医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差错原因分析与防范[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3):255-256.

[4]周璐,陈海燕.完善药品管理降低静脉用药调配中心药品使用差错率[J].中国卫生产业,2015,13(17):56-58.

[5]杨婷,杨樟卫,郁红星,等.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二级库房管理水平提升的探索与实践[J].中南药学,2010,8(8):635-638.

[6]王金菊.差错分析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重要性[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0):14-16.

猜你喜欢
调配差错标签
养猪饲料巧调配
直升机防差错设计
大气调配师
新阅读环境下报纸差错的有效防范对策
无惧标签 Alfa Romeo Giulia 200HP
不害怕撕掉标签的人,都活出了真正的漂亮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让衣柜摆脱“杂乱无章”的标签
张馨予调配
科学家的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