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度陈仓春意浓

2015-06-06 19:31涂全成
关键词:陈仓三联全区

涂全成

享社火之乡美誉,拥古凤凰台胜景,因“暗度陈仓”而知名天下的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历史悠久、人文厚重。这里的远教人充分注重本地实际,积极拓展工作领域,自2014年以来大力开展了远教“三联”活动,积极利用远教平台推行农民专业合作“联选、联保、联销”模式,从而为本地农业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聚合力。时风今已度陈仓,关中大地上的这片热土又一次绽放出了浓浓的春意。

“选”准发家道

对农民来说,选择适合的种养殖项目,总是个很难有“准”的事情。陈仓区远程办采取 “自主选择”“指导推荐”“典型带动”等“联合选项”的方式,让农民能真正选准自己的发家道儿。农民选定项目后,区远程办再分门别类地指导农民成立相应的产业合作社,帮助其顺利迈过农业产业合作的经济门槛。

自主选择。区远程办组织农民根据自身的生产优势以及兴趣爱好,选择农业生产项目,并将选择结果报送。随后远程办再进行专家集中论证、征集村民所在村的村两委意见等,如项目不可行或具有很大执行难度,则向该村民提出建议。据统计,在自主选择过程中,区远程办共举办了6次专家集中论证,征集了全区238个村的村两委成员的意见。自打区上搞起了“三联活动”,拓石镇东沟村的陈宝太就兴冲冲地准备种棚菜。没想到项目报送到区远程办,专家一论证,认为:东沟村地处深山,山大坡陡、日照时间太短、远离市区,不适合种棚菜,就委婉地建议他改项。陈宝太一琢磨,还真是这么个理儿,就在专家的建议下,改选了养山鸡。如今他可是发家了,回想起当年选项目的事就一个劲儿说:“远程办这个关把得好,没让我走冤枉道儿。”

指导推荐。区远程办根据全区畜、粮、果、菜四大农业主导产业的实际和近期市场形势,并结合专家论证,精选了一批适合本地农民迅速致富的可行性项目,通过《远教视窗》电视栏目、陈仓党建网、陈仓党建手机报以及远教平台向全区农民推荐。据统计,区远程办累计选择了种植、养殖、林业、服务业等10大类110项种养殖技术,列成大表,以供农民挑选。“三联”活动刚一开展,区远程办就协调全区农业专家进行调研,认为核桃、板栗项目特别适合凤阁岭、香泉镇,便将此项目列为重点推荐项目,列入大表。结果这两个乡镇的农民还真“听劝”,纷纷种起了坚果,如今都加入了坚果合作社。他们都赞叹:“这项目推荐得真是称心如意,看来这回发家有戏了。”

典型带动。区远程办注重发挥典型的辐射带动作用,通过村站点号召各村的种养殖大户将自己从事的项目推荐给本村农民,并在项目运作前期充分发挥指导作用。据统计,全区已有118名种养殖大户带动了约21698名农民共同创业。香泉镇麻池村的育苗大户付小明,一直在搞白皮松育苗,每年都能赚到一百多万元。区里开展“三联”活动后,鼓励他带动全村搞育苗。如今麻池村育苗专业合作社远近闻名,村民们的口袋更是鼓了起来。

“保”驾创业路

农民选择好种养殖项目后,在生产实际中总会遇见技术“拦路虎”,而仅靠合作社的内部支持是很难解决的。为了解除农民这一后顾之忧,区远程办采取了“联合保障”的思路,建立了“专题培训”“巡回辅导”“机动应急”等远教学习机制,以保障全区参加合作社的农民在创业道路上不受技术掣肘,一帆风顺地发展。

专题培训。区远程办根据不同产业合作社的产业特点以及合作社的建议、意见,分阶段、按农时地举办各种专题集中培训班,授课内容即为合作社的主导产业技术。据统计,自2014年以来,已举办了13期专题培训班,参与农民达1300多人次。2014年5月23日,赤沙镇远教广场上人潮涌动,区远程办举办的专题培训班引来周边农民无数。赤沙镇西一村村民杜玉秀参加培训后激动地说:“这下我可知道自己的致富明路在哪儿了。”培训后大半年过去了,如今的她早已成了一家合作社的当家人,正风风火火地带着村民致富呢。

巡回辅导。区远程办约请市区农技、畜牧、林业等远教成员单位具有一技之长的人员,组建起远教专家服务队,以乡镇站点为平台,对该乡镇内的合作社进行巡回现场培训,发现问题现场解决。据统计,全区共成立了6个专家服务队,成员共51名,累计巡回培训达86次。区林业局的高级工程师高小明自从参加了远教专家服务队,就亲手制作教学课件、到实地播放、去现场辅导农民,实实在在为乡亲们解决了不少难题,全区的合作社他都跑了个遍。农民们齐夸:“高工就是高!”

机动应急。区远程办以乡镇为单位,要求各乡镇最少组建一支技术应急小分队,成员主要为懂技术的“土专家”“田秀才”。当合作社遇到突发难题急需解决时,可通过村站点向小分队求援,小分队派出人员迅速到田间地头帮助解决。据统计,共成立了14支小分队,成员56名,累计解决各类突发难题600多个。2014年10月,赤沙镇玉恒专业合作社饲养的西山土猪突发疾病,这下全社上下都慌了,理事长白恒哲忽然灵机一动:“赶紧找‘应急队帮忙!”赤沙镇远教技术应急小分队成员贾召生立即到位,前后忙活了两天,合作社的猪儿们就恢复了健康。白恒哲感动地说:“这个‘应急队可真是我们合作社的大救星啊。”

“销”出致富果

“ 丰产不丰收”已经成为某些农村地区的顽疾。为了让农民丰产又丰收,陈仓区远程办秉承着“联合销售”的方针,利用远教平台采取了“网络直销”“农超对接”“组团外销”等多渠道联合销售方式,从而使全区合作社的农产品销路大开,农民得圆致富梦。

网络直销。区远程办积极利用远教平台及其链接网站,根据合作社的农产品类别及成熟期,做好网络销售预案,按期及时发布农产品销售信息。自2014年以来,区远教平台已累计发布农产品销售信息368条。东关街道太公庙村蔬菜合作社的“太公苗”牌无公害蔬菜,绿色又环保,可惜销路一直不畅。区远程办就把这“太公苗”弄上了远教网,通过各种平台发布销售信息。别说,不到一个星期,西安、银川甚至成都的众多客商就纷纷前来,“太公苗”蔬菜一售而空。乐得大家都说:“这远教网上做广告,销路肯定不愁了。”

农超对接。区远程办通过与工商、税务、农业等远教成员单位有效协调,积极寻找销售渠道,与区内乃至外县区的大型超市签订销售协议,省去中间环节的农产品直接实现了“从田间到柜台”。据统计,现已与宝商佳美家、老实人、西安海星、邮政等20多家超市签订了协议。万隆生态畜禽养殖专业合作社的有机鸡蛋、有机柴鸡、有机核桃、有机毛栗等产品,质量一直很过硬。区远程办考虑到这些产品正合大城市居民的口味,就积极出面负责协调,让这些货真价实的绿色产品直接摆上了城里的大超市。合作社理事长李华龙兴高采烈地说:“有了远程办给我们出头,这些绿色食品啊,是产多少就卖多少。”

组团外销。区远程办通过与相关部门沟通,有计划地将合作社农产品实行打包,利用展会等平台组团外销。据统计,区远程办已经组织了杨凌农高会、宝鸡市农产品交易会、天水市农产品交易会等9次组团外销。就说西山有机干杂果合作社吧,种出来的干杂果向来很有口碑。区远程办就通过和商务部门沟通协调,让合作社的干杂果参加了市农产品交易会。结果产品刚摆上展台,市民就纷纷抢购,不少参会客商还专门给合作社下了大订单,要来个长期合作呢。

目前陈仓区已有各类农业合作社204家,入社农民6204名,合作社经济规模达2.46亿元……翔实的数据无不说明“三联”活动的行之有效。“三联”不仅是对陈仓区农业经济的一次有力助推,更是陈仓远教人对拓展远教工作领域的一次有益尝试。“三联”,不仅联出了陈仓农民群众的富美画卷,更联出了陈仓远程教育的大好江山。

(作者单位: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委组织部)

猜你喜欢
陈仓三联全区
第十届“我是小画家”全区中小学生书画大赛获奖作品选登
以“三联”促“三力”共建共融谋振兴
中西医结合治疗毛囊闭锁三联征2例
内蒙古自治区召开全区统战部长会议
全区统战部长会议召开
澳门歌剧“三联篇”之旅
宝鸡市陈仓区:五化提升强堡垒 党建引领扶真贫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脱贫攻坚的陈仓启示
陈仓模式实践中的香泉镇变迁
精准脱贫 陈仓实践 陈仓区“生态+旅游+扶贫”实践模式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