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是如何对待读书的

2015-06-07 01:23全景视拓
读者(乡土人文版) 2015年12期
关键词:法国人德国人好书

文/琪 娅 图/全景视拓

国外是如何对待读书的

文/琪 娅 图/全景视拓

俄罗斯:书籍与面包同等重要

俄罗斯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神奇的民族。读书是这个民族的悠久传统和民族习惯,是他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俄罗斯人看来,书籍与面包同等重要,人不能不吃饭,也不能不读书,他们用于阅读的时间远远超过吃饭。

在莫斯科近900万居民中,每5个人中就有一人受过高等教育,每3个人中就有一人受过中等专业教育或不完全的高等教育。

俄罗斯人把家庭藏书多少看成一个人文化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俄罗斯居民家庭藏书总量高过公共图书馆藏书量的10倍多。俄罗斯人平均每天用于阅读图书、报刊和其他出版物的时间近1个小时,居世界之首。

法国:家庭“图书馆”经久不衰

法国人爱读书的习惯在欧洲比较有名。巴黎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书摊、书店,塞纳河边还有一条专门卖旧书的长廊,成为巴黎特有的人文景观。法国人几乎家家有藏书,拥有家庭“图书馆”是巴黎人经久不衰的时尚。

法国著名民意调查机构IFOP发布的一项统计指出,55%以上的法国人一年阅读了1~12本书,24%的人一年阅读了12本书以上,其中不少人的阅读量达到了20本。调查表明,法国人人均读的书多于人均买的书。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是遍布法国各地的大大小小的图书馆及其向读者提供的免费借书服务。据统计,巴黎现在90%的图书是经过电脑查询后借出的。

巴黎最大的图书馆是法国国家图书馆。这座1995年建成的图书馆坐落在塞纳河边,是个长方形的、四角各有一幢L形棕褐色玻璃大厦的建筑,每幢各20层。整座建筑宏伟壮观,远远看去,如同4本半启的“巨著”,极富象征意义。图书馆里拥有3600个座位,是美国国会图书馆的3倍。

以色列:阅读好比吃蜜一样甜美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以色列人人均拥有的图书馆和出版社的数量居世界之首。

以色列有句老话:“人不能只靠面包活着。”以色列人以此激励自己,养成了求知好学的习惯。据了解,平均每个以色列人每年要买10~15本书,而他们的阅读量更是大大超过了这个数字。

这种爱读书的风气渐渐从成年人身上传到了下一代。有的以色列人教孩子读书时,会在旁边放一罐蜂蜜,每读一页,就让孩子舔一口蜜,意思是让他们知道,读书是一件甜美和快乐的事。

德国:读书像平常喝啤酒

德国著名作家歌德曾说过:“读好书就是同高尚的人谈话。”德国人对这种“谈话”有着巨大的热情,即使在电视、因特网等媒体十分发达的当今时代,他们依旧保持着爱读书的传统。

在地铁列车里,在公园草坪上,甚至在医院的候诊室内,手捧书本埋头阅读的人都很常见。调查显示,70%的德国人喜爱读书,一半以上的人定期买书,三分之一的人几乎每天读书。读书已经融入了德国人的日常生活中,对于德国老百姓而言,读书简直就像喝啤酒一样平常。

德国人之所以整体素质较高,这与他们博览群书的优良传统是密切相关的。歌德就曾注意到书和文化的力量对德国的重要意义。他说:“假如不是通过一种光辉的民族文化均衡地流灌到全国各地,德国如何能伟大呢?遍布各地的图书馆、博物馆和剧院,作为支持和促进民族文化教养提高的力量,是绝不应被忽视的。”

其实我发现,互联网上很少有人去看名著,网络文学大多数是几乎没有营养的。只有读书才能让我们觉得生活更充实、更有活力、更有修养,更懂得去感受生活,感悟人生,体味百态。但读书一定要读好书。放下电脑、手机,找个宁静的下午,找个没人的地方,拿出一本好书,慢慢品读……

(大雪无声摘自《晶报》)

猜你喜欢
法国人德国人好书
好书分享会
推荐一本好书
德国人的德式阅读
德国人的“方便”让人惬意
月光族占三分之一,月底最多只剩50欧
好书共享
法国人为什么要“废除”数学?
“黄背心”在法国人气走低
好书推荐
德国人十大爱好:啤酒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