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杆机构增力气动压力机设计

2015-06-07 09:41张冰蔚
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 2015年1期
关键词:压头压力机连杆

张 寒,张冰蔚

(江苏科技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江苏 镇江 212003)

气动压力机是一种通用的压力机械,广泛应用于电器、仪器仪表、家电、五金等行业,可对薄板进行剪切、冲孔、落料、成形、弯曲、铆合等工序,适合有色金属、塑料件等的加工。

气动压力机一般采用压缩机产生的高压气体,通过管道将压缩气体输送至电磁阀,通过控制电磁阀的动作来控制气缸的工作和返回,实现各种工艺动作。压缩空气也可以存储在储气罐中,随时取用。

若直接将气缸的输出力作为工作压力,当需要大的公称输出力时,只能通过增加活塞面积而采用结构尺寸庞大的大缸径气缸,不仅气缸昂贵,而且耗气量较大,也增大了设备体积,不符合美观要求。即便如此,设备的工作输出力提高也非常有限。为此,考虑将气缸和增力机构进行有机组合,使设备的工作输出力显著提高。

1 工作原理

如图1所示为气缸与连杆机构组成的气动压力机,摆动气缸固定在机身上同时与两铰杆相连,上端的铰杆与机身铰接,下端的铰杆与压头铰接形成连杆机构。当气缸活塞向左运动时,由连杆推动压头沿机身导轨向下运动,实现压制动作,输出力P随α的减小而增大,当达到设定的最小α值时,该加工过程结束,气缸活塞向右运动,压头回程,完成一个循环。α值大小可以通过机械限位装置微调来控制气缸行程下限来实现。

图1 气缸与连杆机构组合

2 受力分析及行程计算

2.1 受力分析

建立的力学模型如图2所示,F是气缸活塞杆对圆柱销A的拉力,P是工件给压头的反力。如不计摩擦力和零件重量,进行如下受力分析,如图3所示,分别取圆柱销A、连杆AC和压头为研究对象,在平面汇交力系作用下平衡,分别列出下列方程:

图2 力学模型

图3 受力分析

由以上各式可推出P=0.5Fcotα,增力比P/F=0.5cotα。如取 α=15°,增力比为 1.866;如取α=10°,增力比为2.836。当α很小时,压力P急剧增大,会使连杆产生过大变形,设计时建议一般不小于5°。

2.2 气缸行程计算

当满足压头工作行程时需知所用气缸的行程,现推导如下。

如图4所示,连杆AC的长度为L0,当压头在上死点时,连杆机构为双点划线BA′C′所在的位置,气缸与机身铰接点O与销A的距离OA′,当工作下行行程H时,压头在下死点位置,连杆机构为BAC所在的位置,气缸与机身铰接点O与销A的距离为OA=L1,故所需气缸行程为OA′-OA。

图4 气缸行程计算

3 设计计算实例

现设计一气动压力机,要求压力机公程力P=5吨,系统空气最高压力0.6MPa,压头工作行程40mm,连杆长度L0=150mm,压头在下死点时α=15°,气缸与机身铰接点O与销AD的距离L1=250mm。

所需气缸力F=P/(0.5cot15°)=2.68吨,根据系统空气最高压力0.6MPa,可很方便地计算出气缸活塞的直径,在此不再进行详细计算。

所需气缸行程由式(5)计算得:

4 结束语

采用上述气动-机械增力机构组成的压力机,可弥补单纯气压传动压力机的不足,在气缸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只需在下死点取不同的α角,即可实现不同的增力要求。而且只需对各铰接点轴承和连杆强度进行校核即可,为压力机的设计带来了便捷。

[1]林文焕,陈本通,编著.机床夹具手册[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1987.

[2]范文雄,等.杠杆极限技术与高倍增力压力机的研制[J].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1991,26(4).

[3]王啸宇.国外机械-液压压力机的最新研究成果[J].锻压装备与制造技术,1994,29(3).

猜你喜欢
压头压力机连杆
基于立方压头的多点成形数值模拟研究
颤振环境软金属碰撞滑动接触摩擦的分子动力学模拟
一种可拆卸式厚板压平机辅助压头
压裂泵虚拟试验连杆疲劳性能研究
某发动机连杆螺栓拧紧工艺开发
压力机多连杆机构优化设计的PressMachineX软件
一种小型精密伺服电子压力机设计研究
连杆的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油封压装机压头设计与应用
基于隐式串联流体传动缸的高效节能压力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