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基的识人之智与自知之明

2015-06-08 08:03刘立祥
月读 2015年6期
关键词:刘基丞相朱元璋

刘立祥

明朝开国元勋刘基,被朱元璋视为“吾之子房(西汉刘邦的谋士张良,字子房)”,世人谓之“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在襄助朱元璋灭元兴明和明朝建立后的稳定发展中,立下了汗马功劳。刘基博通经史、洞晓天文、精通兵法,是元末明初著名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尤以足智多谋、神机妙算著称

于世。

刘基原是元朝官员,仕途坎坷,仕元二十余年间,为官刚直,政声颇佳,然而屡遭打击排挤,三度辞官归隐。至正二十年(1360),经朱元璋两次聘请,刘基慨然出山,成为追随朱元璋灭元兴明的重要谋臣。

朱刘第一次晤面,刘基口若悬河,纵论天下大势,针对时局,提出“时务十八策”,为朱元璋制定了先灭陈友谅,再剿张士诚,然后北向中原、集中兵力各个击破一统环宇的战略方针。在这一方针指引下,朱元璋高举反元大旗,以风卷残云之势,击破了各路农民起义军,结束了蒙元在中国的统治,建立了大明王朝。

刘基不仅高瞻远瞩,为朱元璋制定了灭元兴明的正确战略方针,而且追随朱元璋左右,审时度势,出谋划策,协助朱元璋制定了一系列的策略和战术原则,更在关键时刻,救了朱元璋一命:据《明史·刘基传》记载,至正二十三年(1363),朱元璋和陈友谅在鄱阳湖展开大战。朱元璋曾坐着胡床在船上督战,刘基侍立旁侧。忽然,刘基跃起大呼:“不好!”马上催促朱元璋换船。朱元璋刚刚转移到另一艘小船,还没坐稳,“轰”的一声巨响,陈友谅方的飞炮已将原来的那艘船击得粉碎。陈友谅在高处看到了,以为朱元璋必死无疑,大喜过望。可朱元璋的战船丝毫不乱,继续前进,陈友谅的将士们见了,尽皆失色。刘基又建议朱元璋移军鄱阳湖湖口,堵死陈军粮道,又与陈军约定决战之日,最后将陈友谅彻底打败。

洪武元年(1368)正月,朱元璋在应天(今江苏南京)称帝,大封功臣,封徐达、李善长等6人为公爵,蓝玉、傅友德等28人为侯爵,吊诡的是,刘基身为第一谋臣,居功至伟,却仅被封为“诚意伯”!先后任命刘基担任的职务也仅仅是中书令、御史中丞,其他所封皆为虚衔。刘基与李善长都是文官,在追随朱元璋灭元兴明的征程中都功勋卓著,一个被比作张良,一个被比作萧何,李善长被封为韩国公,出任第一任丞相,而刘基仅获封伯爵,实在令人匪夷所思。

是不是朱元璋对刘基心存芥蒂呢?遍观现有史料,寻觅不见任何踪迹。有据可查的是,朱元璋向来对刘基景仰有加,不呼其名,而尊之为“老先生”。洪武元年三月,朱元璋在《御史中丞诰》中称赞刘基:“学贯天人,资兼文武,其气刚正,其才宏博……”同年七月,又在《弘文馆学士诰》中说刘基“节次随朕征行,每于闲暇,数以孔子之言开导我心,故颇知古意。及将临敌境,尔乃昼夜仰观乾象,慎候风云,使三军避凶趋吉,数有贞利……后老甚而归,朕何时而忘也!”

那么,朱元璋究竟缘何在封官拜爵的问题上对刘基如此吝啬?史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据《明史·刘基传》,朱元璋封官拜爵后,或是对刘基一直心存歉疚,或是由于别的什么原因,在这年的冬天,朱元璋下了一道手诏,叙述刘基的作战功勋,并召刘基来京都,给予厚赏,追赠刘基的祖父、父亲为永嘉郡公,并接连几次想要给刘基晋升爵位,刘基都坚决辞让,没有接受。

丞相李善长屡屡在朱元璋面前打刘基的小报告。刘基心知肚明,却每每以德报怨。

某日,朱元璋与刘基议论朝政,言谈中流露出对李善长的极度不满,意欲将其罢免。刘基赶忙劝谏说:“李善长是追随陛下打天下的功勋之臣,颇有威望,能调和诸将,无人可及,望陛下三思。”朱元璋不解地说:“李善长屡次三番在朕面前陷害你,你竟然还为他说好话!朕意已决,将拜你为丞相。”刘基赶紧叩头:“陛下,万万不可,这就像撤换大厦梁柱,需要有足够大的木材。如果硬是用细小的木头捆绑起来代替它,负荷不了千钧之重,大厦会坍塌的。”

尽管刘基力谏,朱元璋仍执意要将李善长拿下。洪武四年(1371),李善长罢相。刘基不肯继任,朱元璋就继任人选征询刘基的意见。

朱元璋首先问:“杨宪如何?”

刘基答:“杨宪虽有丞相之才,却无丞相的器量。当丞相的人,须大肚能容,能保持心静如水,能用公平道义作为权衡裁度万物的标准,丝毫不能主观臆断。杨宪不具备这样的素养。”杨宪与刘基向来过从甚密,两人是多年挚友,但刘基不为私谊所羁,极力谏阻任用杨宪。

朱元璋又问:“汪广阳如何?”

刘基答:“他的器量还远不及杨宪呢。”

朱元璋再问:“胡惟庸如何?”

刘基说:“请允许我举个例子,这就像驾车,我不担心他驾不起这辆车子,实在担心他会翻车,把车辕都给毁坏掉。”

朱元璋意欲提拔几个候任人,都被刘基否决,于是摆出一副别无选择的神态,看着刘基说:“遍观满朝文武,丞相的合适人选,非先生莫属啊!”

刘基诚惶诚恐地说:“微臣太过于嫉恶如仇,又忍受不了繁琐的工作,倘或勉强就任,恐怕会辜负皇上的隆恩。诚望皇上另择高才大德之士。天下之大,何患无才,只是目前这几个实在没有一个算得上是合适的人选。”

后来,这几个人的结局与刘基的判断隐然相合:杨宪官至中书左丞,被朱元璋诛杀;汪广阳、胡惟庸都官至丞相,一个被朱元璋贬谪海南赐死,一个以“谋逆罪”被处死,牵连致死者达三万余人,史称“胡惟庸案”。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刘基与朱元璋讨论择相,字字发自肺腑,句句鞭辟入里,可谓慧眼独具,不愧为颇具知人之明的智者;虽功齐日月,却不居功自恃,且深知自己“嫉恶如仇,不耐繁务”,数度辞让进爵,恳切辞就相位,可谓难能可贵,不愧为颇具自知之明的圣者。

人有知人之明已属不易,真正做到有自知之明则更为艰难,像刘基这样,面对晋升爵位、荣升丞相的机遇,知足知止,更是难上加难。

自知之明缘何如此难得?按照《韩非子·喻老》的说法,是人们“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或者说是“睫在眼前常不见”;按照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德国哲学家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的说法,是“我们无可避免跟自己保持陌生,我们不明白自己,我们搞不清楚自己,我们的永恒判词是:‘离每个人最远的,就是他自己。”归根结底,是缘于人们很难摆脱与生俱来的种种私欲的羁縻,是因为天下人各有所欲,亦各有所恨,“志士则恨义事未立,学士则恨问多不及,农夫则恨耕无畜谷,商人则恨货财未殖,仕者则恨官位

未极……”(王充《论衡》)

自古以来,历朝历代“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的闹剧一幕接着一幕,可谓你方唱罢我登场,倘若剧中的角色稍有一星半点儿自知之明,那闹剧加悲剧加滑稽剧便不会发生。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打开史册,走进历史,看看刘基是如何对待加官进爵的,或许会对今天的人们有所启迪。

猜你喜欢
刘基丞相朱元璋
缔造明朝的传奇军师
最含蓄的画谏
画谏
朱元璋为何放过了汤和
宰相和丞相不是一回事
宰相和丞相不是一回事
丞相何故发笑
草莽皇帝朱元璋
刘基的隐与显
朱元璋智囊刘基:不鸣则已,一鸣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