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采用综合治疗的临床体会

2015-06-08 11:18代娟霞
中国医药指南 2015年21期
关键词:内分泌骨质疏松症症状

代娟霞

(宜阳县人民医院妇产科,河南 洛阳 471600)

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为一种全身性骨病,其主要出现在老年群体中,骨质微结构退变及骨量减少等为该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给患者正常生活带来一定影响[1-2]。笔者为详细了解分析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采用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特选取我院94例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在2011年4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82例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患者为41例,患者年龄为59~72岁,平均年龄(65.53±1.12)岁;患者病程为1~10年,平均病程(5.54±0.32)年;对照组患者为41例,患者年龄为60~73岁,平均年龄(66.38±1.57)岁;患者病程为1.1~10.4年,平均病程(5.75±0.41)年。对比两组患者间基本资料,没有明显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分析采用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1.2.1 对照组患者采用止痛及促进钙质吸收等基础治疗方法进行治疗。

1.2.2 治疗组患者除采用止痛及促进钙质吸收等基础治疗方法进行治疗之外,采用调节体内钙代谢及性激素替代疗法等方法进行治疗,其中,调节体内钙代谢法为每2天给以患者1次鲑鱼降钙素喷鼻剂,200 IU/次;性激素替代疗法为每日给以患者1次盐酸雷洛昔芬片,60毫克/次。

1.3 疗效判定[3]:显效,即患者实施临床治疗后,其疼痛症状消失或是基本消失;有效,即患者实施临床治疗后,其疼痛临床症状得到改善;无效,即患者实施临床治疗后,其疼痛症状没有改善或是加重。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有效患者例数+显效患者例数)/总选取患者例数×100.00%。

1.4 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治疗组患者采用综合治疗方法治疗后,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2.98%,对照组患者采用基础治疗方法治疗后,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5.96%。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采用不同治疗方法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间存在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值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n(%)]

3 讨 论

骨质疏松症以低骨量、骨组织微细结构退变、被破坏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骨骼疾病。骨骼中骨基质与骨矿物质等的比例减少,导致骨骼脆性增加,骨强度降低,增加了骨折的发生率。除了易发骨折之外,骨折疏松常常引起的疼痛症状,对中、老年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成严重威胁。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占据骨质疏松症的90%以上,绝经后妇女由于雌激素的明显下降,骨形成与骨破坏在动态中失衡,骨破坏更为显著,造成骨质疏松,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

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疾病发病同患者机体内雌性激素分泌失调之间存在显著关系,雌激素抑制破骨细胞和影响活性维生素D、甲状腺旁腺激素、降钙素等激素的作用。直接作用于成骨细胞,使骨量增加,维持骨形成与吸收耦联。绝经后,卵巢去除和早衰妇女,由于雌激素缺乏,必然导致骨质疏松。其主要出现在患者绝经5~15年后,全身性骨量减少、骨脆性增加及骨小梁骨组织破坏等为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疾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其给患者正常生活带来一定影响[4-5]。

针对该疾病的病理特点,医护人员应为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疾病患者实施富含针对性治疗措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6]。综合治疗方法中的性激素替代疗法主要是针对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发病机制为其采取的有效措施,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骨吸收,提高患者钙水平,进而显著降低骨量的流失及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7]。值得注意的是某些患者在使用常规剂量时可能会出现雌激素过高引起的不良症状,如乳房胀痛、非正常或过度子宫出血等。一旦出现了非正常子宫出血,应逐渐降低剂量,不可立即停药。为减少不良反应的出现,使用前应常规行血压测定、肝肾功能测定、血糖及血脂测定、乳腺检查及妇科检查等。综上所述,综合治疗方法对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疾病具有显著效果,本次研究中采用综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的治疗组患者同采用基础治疗方法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在临床治疗效果上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该研究结果同徐伟良、杨群峰及林晓悦等学者在《综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60例临床观察》中研究结果较为相似[8]。因此,综合治疗方法值得在治疗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疾病疗效可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总之,本次统计采用综合治疗法治疗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疾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用药安全方便,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石莉.综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2013,3(1):187-188.

[2] 康杰峰.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综合治疗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3(21):133-134.

[3] 刘龙舟.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综合治疗临床分析[J].中外医疗,2012(5):96-97.

[4] 黄院英,杨玉生,洪侃,等.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综合治疗的临床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07,14(27):3703-3704.

[5] 赵建华.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108例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医疗前沿,2013,8(14):46-47.

[6] 孙毓蔓.42例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临床治疗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35):153-154.

[7] 赖乾德.鹿瓜多肽注射液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疗效观察[J].当代医学(学术版),2008(18):132-133.

[8] 徐伟良,杨群峰,林晓悦,等.综合治疗内分泌失调性骨质疏松症60例临床观察[J].内科,2013,8(3):259-260.

猜你喜欢
内分泌骨质疏松症症状
有症状立即治疗,别“梗”了再抢救
QCT与DXA对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检出率的对比
茄子主要病虫害识别与为害症状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骨质疏松症相关性研究进展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内分泌代谢疾病
骨质疏松症为何偏爱女性
人文护理在内分泌护理中的应用
什么是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
骨质疏松症患者种植治疗的研究进展
稳住内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