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措施

2015-06-09 14:19赵丽平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血源性锐器医护人员

赵丽平

(海南省三亚市解放军425医院 海南 三亚 572000)

医院医护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措施

赵丽平

(海南省三亚市解放军425医院 海南 三亚 572000)

目的:了解医护人员在临床医疗活动中职业暴露及自我防护,分析职业暴露发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避免医护人员血源性疾病感染。方法:抽取医护人员进行职业暴露和自我防护情况调查。结果:血源性职业暴露者经及时处理,无一人感染血源性疾病。结论:加强自我防护意识和严格执行标准预防措施,减少医护人员职业性、血源性疾病感染,及时有效的评估和有效的用药是避免职业暴露发生感染的重要措施。

职业暴露、医护人员、原因分析、防护措施

医护人员经常要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感染性物质、器材,受医疗锐器损伤等,是职业暴露的高危群体,严重威胁着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有效做好预防措施,是医护人员身心健康的保障。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收集

资料来源于某二级甲等医院感染管理科,2004年3月--2008年5月60位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后的监测记录。

1.2 方法

首先确认暴露源的诊断,对职业暴露受伤方式、受伤部位、受伤经过、伤口处理、级别评估、采取的应对措施以及服药、定期检测随访情况汇总分析。

2.结果

2.1 大于四分之一医护人员遭受锐器伤,护士损伤率明显高于医生,医护人员锐器伤多发生在输液配制、拔除动(静)脉针时;以针刺伤和玻璃伤为主;发生的场所为病房、监护室、手术室。可经针刺传播多重疾病感染中有3例是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艾滋病混合感染,有12例是艾滋病和肺结核等混合感染[2]。

2.2 暴露后的预防控制结果 正确处理受伤部位、准确评估、及时合理用药是避免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后发生血源疾病的关键。受乙型肝炎病毒暴露的医护人员在48小时内按疗程、剂量接种乙型肝炎高效免疫球蛋白,并根据暴露者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检测指标来判断是否接种乙肝疫苗,抗HBs阳性者不再接种乙肝疫苗,抗Hbe阴性者按疗程接种乙肝疫苗。艾滋病病毒暴露者,根据暴露级别和暴露源病毒载量水平实施基本用药程序和强化用药程序。进行至少一年的监测,所有发生职业暴露人员各项指标监测均为阴性。

3.防护措施

3.1 随之年月的增长,医疗技术得到提高,医患的比例严重失调,医生、护士的工作量也随之增加,造成医护人员身心疲惫、精力不集中从而发生职业暴露。如何减轻医护人员的工作量、身心压力,是医院管理工作中的首要任务。

3.2加强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强化标准预防概念 医护人员要充分认识职业暴露引起的危害性,加强防护意识,遵照标准预防原则,重视职业暴露相关知识教育,巩固和提高医护人员自身的防护知识水平,定期做好安全知识培训或各科自主举行安全防护知识培训。尽管医院设立相关部门对医护人员锐器伤害进行管理,建立损伤报告和登记制度,但职业暴露后不报告或报告不及时现象也普遍发生。部分医护人员对职业暴露发生感染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自己已接种过疫苗,免疫力好,暴露也已经发生,报与不报无所谓,导致漏报或超时报告严重发生。

在医疗护理操作中不论有无确认患者是特殊感染性疾病,均对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及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均视为具有传染性物质。有的医护人员在医疗护理操作过程中,由于操作不规范、配合不默契从而发生职业暴露显著增多。积极推广接种乙肝疫苗,加强职业安全教育,强化医护人员的标准预防概念,是有效预防血源性疾病传播的全面隔离方法[],从而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3.3 加强制度建设,提高执行力度

3.3.1 工作期间,按规范实行标准预防措施,严格穿戴工作服、口罩、帽子,必要时穿隔离衣、防渗透围裙、胶鞋、可能发生喷溅或进行动脉穿刺时戴面部防护罩。

3.3.2 熟练掌握锐利器械的操作技术,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针头使用后禁止套上针帽、折弯、损坏或者用手摆弄针头、刀片;用过的针头、刀片和其他锐器必须毁形或丢弃于耐刺,防渗漏的收集盒内。

3.3.3 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或皮肤粘膜有破损时须戴手套,脱手套后严格洗手。

3.3.4 掌握洗手指征,严格按照六步洗手法进行洗手或进行手消毒。

3.3.5 安全处置医疗废物,按《医疗废物管理办法》严格分类、处置,禁止转让买卖医疗废物,工作人员在处理医疗废物时须戴厚质乳胶手套,穿防护衣,胶鞋,必要时戴护目镜。

3.3.6 护理人员在进行化疗药物配制或接触其他化学性废物时,应戴纱布口罩外戴一次性口罩,戴双层手套,必要时穿围裙;割安瓿时使用纱布围绕安瓿颈部;抽取药液时,插入双针头以排除瓶内压力,在瓶内进行排气后拔针;如药液不慎溅入眼内或皮肤上,应立即用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接触化疗药物的一次性用具,统一放置并焚烧处理。

3.3.7 被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污染的医疗用品和仪器设备应及时做好清洁消毒处理,防止污染扩散。

3.3.8 正确掌握锐器伤HIV、HBV/HCV职业暴露处理流程:挤压伤口(从伤口的近心端向远心端轻轻挤压,使其血液或组织液流出)→肥皂液或流动的清水反复冲洗被污染的地方或者伤口处(粘膜被污染时,生理盐水反复冲洗)→消毒(0.5%碘伏、75%酒精)→包扎→在科室内进行登记,填写表格上报感染控制科进行暴露评级(见附表1)→根据暴露情况和检查结果进行预防接种、治疗(接种疫苗或预防用药,必要时评估)→心理干预→定期回访。

附表1.

___科工作人员职业暴露登记表

[1] 潘淑琴,吴俊霞,王建斌,等,临床护士锐器伤调查与预防.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6,16(4):415-417.

[2] 魏雪芳,杨琍琦,邵宜波,等.医护人员职业暴露及自我防护情况的调查.中国医药导报,2009,6(4):124-135.

R598

B

1009-6019(2015)07-0022-02

猜你喜欢
血源性锐器医护人员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新型安全型锐器盒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锐器盒使用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思路
西部地区某三甲医院医务人员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的调查分析
IUD取出术致血源性职业暴露1例
小儿股骨颈血源性骨髓炎误诊1例
帮助医护人员处理好四种关系
蒙医护理实习生实习期间锐器伤调查分析与对策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氯化锂对经血源性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神经分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