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钢铁说了什么,竟被嘲讽“喝多了”?

2015-06-10 09:03康晓博
中国机电工业 2015年8期
关键词:河钢事儿钢铁

文|康晓博

于勇拿河钢跟浦项钢铁做了对比,说如果能够同口径还原到浦项的水平,那河钢每年的利润应该有300亿。

不说没意思的事儿,不说没价值的事儿,就说您想知道的事儿,各位好,欢迎来到《今晚看工业》。

河北钢铁这几天啊似乎是有点压力山大。其董事长于勇在集团内部的一次讲话被我们报道之后啊,竟然在业内引来一片唏嘘声,甚至还有人嘲讽说——“河北钢铁没喝多吧”;究竟于勇说了什么话,怎么大家的反应都成了这样呢?

大家都知道,钢铁行业这几年不景气,企业日子不好过。不少人都觉得,日子不好过主要是因为行业产能过剩。但是于勇并不这么认为,他在河钢的内部会议上说,市场问题只是表象,最根本的原因还是企业自身的问题,是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到位。我觉得啊,于勇这算是说了句大实话,如果大家总把发展困难归结为一句“需求不足、产能过剩”,而不从企业自身找原因,那这就跟逃避没啥两样了。

为了说明自身做的还不够好,他拿河钢跟浦项钢铁做了对比,说如果能够同口径还原到浦项的水平,那河钢每年的利润应该有300 亿。

就是300 亿这个数字,让业内的小伙伴们看呆了。要知道,河北钢铁去年才刚刚扭亏为盈,赚了11 亿;而宝钢股份去年的利润也不过才58 亿。于勇说,如果河钢能够把人均劳效、把产品的创效能力提高到和浦项一样的水平,把财务费用、管理费用降下来,即使在当前严峻的市场下,仍然可以得到比高盈利期更好的经济效益。

嘲讽的人可能是觉得,你河北钢铁才刚扭亏为盈就敢夸口300 亿,再说了,浦项是那么好学的吗?又是人均劳效,又是财务费用的,都是没谱的事儿,说这些有什么用?

但是在我们看来,敢不敢去想和能不能做到,完全是两回事。通过跟行业内优秀的企业对标,发现自己的差距,找到努力的方向,这一直都是企业发展的一种战略;河钢跟浦项对标,这本身就是一项敢于正视自己、寻找发展之路的举动,是需要勇气和智慧的。通过自己的努力即便最后达不到到跟浦项一样的水平、每年的利润到不了300 亿,但我相信,那跟现在的河北钢铁相比,一定也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与进步。

实际上啊,河钢已经开始行动了,去年通过清退外雇人员、去除中间商等,减少了19 亿开支和270 亿贷款,扭转了长期以来高负债、高成本的发展模式。

小康我倒是觉得,大家不应该只是盯着“300 亿”这个数字,在背后不疼不痒地指手画脚说怎么怎么不可能,而应该把注意力放到河钢对标浦项这件事情本身,看看河钢是怎样在困难时期谋求转型发展的,思考一下哪里可以借鉴,哪里做的不好自己应该避免。当然了,时间有限我也就不仔细介绍河钢的转型发展了,感兴趣的可以去看我们的文章。河钢也完全没有必要感到压力,毕竟“300 亿”不是一个承诺,而是一个目标,奔着这个目标去努力,不必在乎别人说什么。那些不敢对标、没有目标的企业才应该感到紧张和压力才对。

最后啊,小康还有一个问题想问问某些友媒:有一句话叫做“不问自取是为偷”,你们既不告知我们,也不标明出处,就那么蛮横地把我们辛辛苦苦做出来的报道拿过去随便用,也不知道你们找好律师了没有?■

(本文选自《中国机电工业》推出的视频节目《河北钢铁说了什么,竟被嘲讽“喝多了”?》 欢迎通过互联网搜索片名,或关注“中国机电工业杂志社”微信公众号,观看视频节目。)

猜你喜欢
河钢事儿钢铁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关于睡眠那些事儿
“钢铁侠”
扑面而来的“钢铁鸟”
圈里事儿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孕吐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