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为什么难听到真话

2015-06-10 20:50
凤凰资讯报 2015年8期
关键词:诏令直言魏征

清醒的皇帝都希望听到臣下的真话、实话。他们深知,专喜听阿谀话的皇帝会犯糊涂,而皇帝犯糊涂,就意味着有可能步历史上昏君的后尘。

但是,皇帝要想听真话、实话,可不是那么容易的。明代的好几个皇帝,都曾感叹求直言难。

明成祖曾对通政司官员说:地方官来朝,我都命他们报告民间疾苦,他们总是说,“田谷丰稔,闾阎乐业”,只讲赞颂太平盛世的话,不说真话,不说实情。最近听说山西饥民有吃树皮草根的,然而没有一个官员向我报告这件事。

明仁宗就曾因大臣们很少有人向他进言,下了一道诏令,其中说道:我继位之初,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下诏向全国的官员求直言,这是我的真实意思,而“涉月累旬,言者无几”,响应者寥寥。

明宣宗因负责监察的御史们“多怀顾忌,少有敢言”,遂对右都御史顾佐等说:朝廷立法,凡各衙门官员及普通百姓,都允许向朝廷提建议、意见。况且提意见是御史们的职责所在,你们都是我所倚信的,“岂可有所顾忌”?你们要明白自己的职责,“若当言不言,以失职论”。

其实,深感求直言难的皇帝,岂止明代的几个皇帝?就连唐太宗都有过这样的感慨。贞观十五年(641),他问魏征:近来大臣们都不议论政事,这是什么原因呢?魏征答道:陛下虚心听取意见,应当有人进言。不过官员中有三种人:懦弱之人心怀忠直而不能言,疏远之人恐君王不信而不得言,怀禄(留恋爵禄)之人害怕危及自身而不敢言,所以大家都保持缄默。

听不到官员的真话,有帝王自身的原因,也有官員方面的原因。从皇帝这个角度讲,他虽然下了诏令,恳求直言,但官员们多不信,因为历史上向皇帝进言的官员罹祸的不在少数。从官员的角度讲,官场不乏“官油子”。唐朝宰相苏味道便是这类官员的典型。苏味道熟悉中央政府机关办事惯例,善于“占奏”(口头报告)。但他担任宰相,不过尸位素餐,拿了朝廷的俸禄而不尽职。他从未提出过有独到见地的建议、意见,一味阿谀皇上,处事圆滑。他常对人说:“决事不欲明白,误则有悔,模棱持两端可也。”即不要态度明显地发表自己的意见,模棱两可最好。于是他便得到了一个雅号:“模棱手”。官场上“苏模棱”越多,君王越难听到真话。摘自《人民论坛》

猜你喜欢
诏令直言魏征
唐太宗与魏征
中国史上最能杠的“找碴儿王”
Design of a novel correlative reflection electron microscope for in-situ real-time chemical analysis∗
唐代初期的文学观念
劳动创造幸福
写话要符合图意
唐太宗因何会砸了魏徵的墓碑
善而雅、辞气衰:论东汉诏令的风格特征
直言才见真风骨
温润如玉 悲悯和婉
——论汉文帝诏令的个性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