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固山怀古

2015-06-10 01:41吕峰
老友 2015年5期
关键词:北固亭北固山京口

吕峰

镇江以金山、焦山、北固山三山闻名,这三山也是久负盛名的旅游胜地。焦山的摩崖石刻内涵丰富,被誉为“书法之山”;金山以神话传说吸引人,白娘子水漫金山的故事家喻户晓;北固山则是名副其实的历史山,从三国到明末,每一时期都有一段令人感慨的故事。

对于北固山,我向往已久,当年刘备和孙权在此试剑遛马;辛弃疾曾写下“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的名句;而米芾则留下了《多景楼诗贴》……当我到达后才发现,逶迤突兀的北固山比我想象中的更厚重,更有韵味。它宛如一条昂首、翘尾、拱背的巨龙,雄踞在扬子江畔,见证了千年的历史更替和兴衰荣辱。

北固山因其横枕大江,石壁嵯峨,山势险固而得名。在古代,北固山就为游人所乐道。梁武帝萧衍游览北固山时,看到江山景色非常壮观,就兴致勃勃地挥毫留下“天下第一江山”的题字。李白在《永王东巡歌》的诗中写道:“丹陽北固是吴关,画出楼台云水问;千岩烽火连沧海,两岸旌旗绕碧山。”这首诗既描绘了北固山的旖旎风光,又道出了北固山的险要地势。

三国时,孙权利用这里易守难攻的地理形势,在此筑铁瓮城,故在三国时代北固山就被誉为“京口第一山”。山上的亭台楼阁等名胜古迹,均可让人感受到浓厚的三国文化:恨石是孙权和刘备暗中相争、刀砍剑劈的试剑石;祭江亭是孙夫人投江自尽之处;相婿楼是“吴国太佛寺看新郎,刘皇叔洞房续佳偶”的故事发生地。北固山也因此成为人们寻访三国遗迹的向往之地,留下了许多千古传诵的名作。

游览北固山,巍然屹立在山巅的甘露寺是不能不去的地方。甘露寺的寺匾为张飞亲笔题写,三个大字神定气足、潇洒飘逸。甘露寺是古代著名的古刹之一,其建筑特点采用“以寺镇山”的手法,故有飞阁凌空之势,形成了“夺冠山”的特色。由于《三国演义》的传说,佛教文化已被淡化,只有清晖亭旁的铁塔,还在提醒着人们这里曾有过兴盛的佛教文化。

甘露寺的背后就是满目风光的北同楼,北固楼又称多景楼、相婿楼等,是古代“万里长江三大名楼”之一。登上多景楼,极目远眺,山光水色,奇景多姿,颇有凌空飞翔之感,多景楼也因此吸引了欧阳修、苏东坡、沈括、陈亮、陆游等诸多文人雅士的目光。最让人称道的是书法大家米芾。他不仅为多景楼题写了“天下江山第一楼”的匾额,而且写下了笔力雄伟、神采奕奕的《多景楼诗贴》,后人曾评价该贴“运笔松放,结构飘逸,如仙人舞袖,为米芾绝妙之作”。

多景楼的东面是北固亭,又名祭江亭。北固亭之所以名扬千古,在于它不仅见证了一段凄怆的爱情绝唱,更见证了一位词人的爱国情怀。相传三国时孙刘联姻后,孙夫人听说刘备病死在白帝城,悲痛欲绝,便登上此亭,设奠望西遥祭,后投江自尽。她的纵身一跃,使得北固山的英雄气概中又平添了几分巾帼红颜的柔情。一代词人辛弃疾出访镇江,也多次登临北固山。遥望沦陷的北国失地,他写下了几乎所有的中国文人都会背诵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北固山因此成为传唱千古的文化符号。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北固山既是风景极佳之处,又是登高怀古之地,让人遥想那千年前的铁马战乱和悠悠往事。

猜你喜欢
北固亭北固山京口
《南乡子· 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次北固山下
文化广角
京口驿的回忆
语文素养视域下的诗歌教学
语文素养视域下的诗歌教学——以《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学为例
霜雪千年北固山
GPS一机多天线技术在镇江北固山北侧斜坡监测中的应用
“孤游”离京口,“疲老还旧邦”——鲍照与京口浅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