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军鏖战上甘岭 忠诚铸军魂

2015-06-10 20:47许克杰
祖国 2015年10期
关键词:上甘岭战役上甘岭坑道

许克杰

今年是上甘岭战役胜利六十三周年,5月8日是李德生老首长(上甘岭战役我军前线的主要指挥者)逝世四周年。为了纪念上甘岭战役的胜利,继承和发扬上甘岭战役的光荣传统和优良的战斗作风,及缅怀英烈,颂扬李德生老首长的卓越功勋,特地回忆收集资料撰写了此文。

上甘岭战役是抗美援朝战争中,我军以坑道为骨干的支撑点式的防御体系形成后,抗击敌人最大的一次进攻。这次战役我军经过43天的激烈争夺,毙伤俘敌25000余人,彻底粉碎了敌人的进攻,恢复和巩固了阵地,夺取了上甘岭战役的最后胜利,打出了国威、军威。

临危受命 奔赴战场

1952年夏秋,我中朝人民军队在阵地稳固、武器装备加强、后勤供应改善的基础上,向敌发动了有限目的的进攻,攻克敌营阵地58处,歼敌3万余人,给敌以沉重打击。敌人为了摆脱被动局面,缓和内部矛盾,并企图以军事压力增强其在开城停战谈判中的地位,经过2个多月的准备之后,于10月14日向上甘岭地区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第15军45师两个一线连的阵地发起猛烈进攻,企图占领这两个高地,进而夺取五圣山,为进攻平康、金城以北地区创造条件。

五圣山是我军中部防御战略要点,海拔1051.7米,距敌占金化仅7公里,为平康的天然屏障,山峰高耸,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我军控制五圣山,西可保障平康平原,东可瞰制金化经金城通往东海岸的公路,南可威慑敌占之金化,对敌威胁甚大。上甘岭位于五圣山南麓,两侧的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互为犄角,是五圣山纵深前沿之门户,是我军防御的突出部位,距敌占金化东北2公里处的鸡雄山不过400米,是敌我争夺的要点,也是敌攻势的突破口。敌称597.9高地为“三角形山”,称537.7高地北山为 “狙击兵岭”。

战役开始后,敌美7师、南朝鲜军第2师在其大量炮兵和航空兵支援下,同时向我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发起持续、轮番的猛烈攻击。我第15军45师坚守部队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依托阵地工事,积极顽强阻击,与敌反复争夺,阵地数次易手,战斗十分激烈。经英勇奋战,至10月20日,给进犯之敌以很大杀伤,挫减了敌人的进攻锋芒之后,主动转入坑道继续与敌战斗。

经过一周的恶战,敌虽遭受重大损失,但并不甘心失败,为继续敌军总司令克拉克称之为“挽救面子的恶性赌博”,即仓忙调整力量,将朝鲜战场唯一可机动的美40师调至芝浦里待机,把刚从另一个方向挨打换下去的美3师调至铁原地区接替南朝鲜军第9师防务。而以南朝鲜军第9师为战役预备队,随同美军空降187团、哥伦比亚营、阿比西尼亚营陆续投入战斗,将在汉城的新兵编练师调至金化地区,以便随打随补,随补随打,继续准备大举进攻,企图以重兵抢夺我军阵地。

根据战役发展的趋势,志司和3兵团首长于10月20日命令我第12军担任战役预备队,赴上甘岭地区作战,协同友邻彻底粉碎敌人的进攻。为了加强上甘岭战役的指挥,3兵团王近山代司令指定李德生副军长率部参战,深知他忠诚于党,腹有雄才胆略,高超的指挥才能和金城前线防御作战的经验,他善打硬仗、恶仗、胜仗。要他思想上做好打斯大林格勒大血战的准备,协同秦基伟军长指挥,彻底打败敌人,取得上甘岭战役的最后胜利。此时,正值我第12军胜利完成历时一年的金城防御作战任务,即首造坑道建成钢铁阵地进行大小战斗400余次,歼敌2.6万余人,将战线稳定在三八线上,正在向67军交防之际,部队已载誉陆续向谷山转移,准备休整。受领任务后,第12军即令正在开进途中的第31师南返参战,令第34师100、106团和第35师103团做好参战准备,待令行动,同时要求部队:立即进行深入的政治动员,充分做好思想工作,保持荣誉,发扬光荣传统,向15军老大哥部队学习,开展杀敌立功运动,要打好仗,搞好团结,坚决完成作战任务,为人民再立新功!

10月26日,第31师政委刘瑄、副师长李长林、参谋长林有声、政治部主任李宝奇,前往15军受领任务并参加作战会议。该师仓促受领任务后,及时召开了党委会,传达了上级首长指示和兄弟部队胜利的消息。会议认为:上甘岭战役,举世瞩目。此战不仅关系到中线地区平康的安危,而且足以影响整个朝鲜战局,必须全力以赴,不惜一切代价,坚决打好这一仗。会上还提出了“不怕疲劳,不怕流血牺牲”“打好仗,搞好团结,当好军的代表队”的口号。会后,各级迅速投入了紧张的战斗准备。广大指战员为能参加这一战役而感到非常光荣,部队上下斗志昂扬,纷纷表决心,上送请战书,立军令状。

经上级批准,第31师的领导,亲自带领团的军政领导提前到1 5军阵地了解情况,参观见学,熟悉敌情地形,分析敌人作战特点和规律,研究制定作战预案。在此基础上,各团组织班以上干部骨干,分批到前沿进行现地勘察,并组织部队灵活运用金城防御坑道作战经验,进行临战模拟训练,为一投入战斗就能站稳脚跟打下基础。

持续抗战,巩固597.9高地

10月27日,3兵团首长根据上甘岭激战的情况指出:我军在13天中打得相当英勇顽强,负伤不下火线,继续坚持战斗是普遍的,有的连剩下一、二个人也战斗到底,甚至有人舍身投入敌群与敌同归于尽,这些可歌可泣的事迹很多。45师在13天激战中,战绩辉煌,但伤亡也很大,我44师、29师除用于防御外,目前还有两个营未使用,准备用这两个营再反击。如此,军、师再无预备队。另据悉,美40师已到芝浦里,美3师已到铁原。因此,判断敌可能继续向我攻击。于是,决定第3l师准备继45师之后用于五圣山前沿阵地之反复争夺。我第12军就是在这样关键时刻投入交战的。

我第31师首长接受任务后,迅速赶到德山岘与第15军、第45师首长会合,组成了联合指挥所。为贯彻兵团首长的决心意图,91团召开了作战会议,研究制订了作战方案。会上,师、团首长强调:第一,进一步深入动员,准备打恶仗、打硬仗;第二,充分运用金城防御作战的经验,强调小兵群战术和依托坑道逐次补兵的“添油”战术,量敌用兵,充分发挥炮兵火力和步兵夜战近战的威力,灵活机动地打击敌人;第三,为适应597.9高地地形狭窄、工事被毁、敌火猛烈的特点和持久作战的需要,全团以连为单位编成9个梯队,相继投入战斗,拟每个连争取坚守阵地一天;第四,团营领导干部分工负责,实行有条不紊的指挥;第五,大量携带手榴弹、手雷、爆破筒、炸药包,并保证每人有一件土工作业工具,严密组织好后方运输补给。

10月30日、31日,第15军组织13个连队对597.9高地实施反击,恢复了除11号阵地外的全部阵地。11月1日18时,我第12军31师91团奉命接守友邻部队刚刚夺回的597.9高地主峰之任务,即以第3营8连占领主峰(3号阵地)及主峰前方9、1 0号和西北0、4、5、6号阵地,东北2、8、1号阵地仍为友邻防守。

11月2日晨,敌对我597.9高地展开猛烈攻击。敌首以10万发炮弹的密集火力向我猛轰,同时出动飞机百余架次,轮番狂轰烂炸达2小时之久。我阵地上硝烟弥漫,地面工事基本被毁。从10时起,以美第7师31团一个营、哥伦比亚营及其战役预备队美空降第187团一个营、南朝鲜军第9师30团1、3营先后向我发起多波次、多路的猛攻。我91团8连在纵深强大炮火的密切配合和有力支援下,讲究战术,灵活运用并发展了金城防御依托坑道坚守的经验,英勇顽强,机智灵活地与敌激战7小时,击退敌20余次冲击,歼敌1500余人,炮兵击毁敌坦克3辆,击落敌机4架,阵地屹立未动。

坚守在9号前沿阵地的8连4班,分2个战斗小组轮流与敌作战,巧妙地利用弹坑、岩缝和残存工事,以轻伤3人的代价,歼敌400 余人,创造了以少胜多,小兵群作战的范例,受到了联司的嘉奖,《人民日报》也以《志愿军某部在上甘岭创光辉战例》为题,宣扬了8连4班的英雄事迹。16时,敌再次攻击,8连顽强坚守。该班在激战过程中,连长3次派兵增援,副班长蔡兴海均以阵地无工事依托、兵多徒增伤亡为由,叫他们回去增援友邻作战。当友邻1号阵地情况危急时,我91团8连1班战士王万成、朱友光,主动驰援,以舍身杀敌的英雄气概,拉响爆破筒,冲入敌群,与突入友邻阵地之敌同归于尽,使友邻阵地得以恢复。战后志愿军总部授予他“特等功臣”杨根思式的战斗英雄荣誉称号。

3、4两日,敌在原有兵力的基础上,又增调南朝鲜军第9师30团,继续对我597.9高地猛攻。第31师91团以7、9、3连相继投入战斗,粉碎了敌人多次冲击,歼敌1200余名。4日12时,我步兵发现敌1个营在我阵前集结准备攻击,召唤炮兵将其击溃。随后,91团以5、6连接守597.9高地,第12军令93团至597.9高地北侧地区,准备随时投入战斗。

5日拂晓,敌又以南朝鲜军第2、9师约5个营的兵力,在100多架次飞机和30余辆坦克及地面炮兵火力的支援下,分3路再次向597.9高地猛攻,91团顽强坚守,与敌鏖战,战况空前激烈。我91团以勇敢加智慧的巧妙战法,同敌较量10小时,歼敌2000余人,没让敌越雷池一步。坚守在3号高地的5连新战士胡修道1人,就歼敌280多名,被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授予“共和国英雄”之荣誉称号。是日晚,第31师93团1营奉命接守597.9高地主峰东北友邻的3个阵地。

连续4天的激战,我91团在友邻协同下,先后挫败了美31团、空降187团、南朝鲜军30、31团等4个团的排至营规模的冲击104次,毙、伤、俘敌近5000人,阵地寸土未丢,迫敌停止了对该高地的进攻。5日,联司首长通令嘉奖了31师。美第8集团军司令范佛里特到金化视察后,6日美联社宣布“到现在为止,联军在三角形山是被打败了”。

绝地反击 勇夺胜利

我军粉碎了敌人对597.9高地的猖狂进攻之后,敌不断以连、排兵力对我597.9高地骚拢,但已无力再组织大规模进攻,同时急调南朝鲜军第9师增援第2师,并增调火炮,加强537.7高地北山的防御。据此,兵团首长为争取战役的最后胜利,决定将作战重点东移至537.7高地北山,调整部署:第十五军45师撤离阵地到后方整补;第12军集中兵力对537.7高地北山实施反击,彻底粉碎敌攻势,夺取上甘岭战役的最后胜利。并决定在德山岘组成五圣山前方指挥所,由12军李德生副军长统一指挥上甘岭地区所有参战部队;由炮兵第7师颜伏师长负责整个炮兵之指挥。根据兵团首长的决心意图,第12军决定以31师92、93团主力担负反击537.7高地北山之任务;以91团及93团一部继续巩固597.9高地;第34师100、106团准备支援反击作战;第35师103团接替92团原防务,决心部署上报兵团及秦基伟军长。同时,第12军指示部队,在反击和巩固537.7高地北山的战斗中,要充分发挥纵深炮火的威力,适当节省兵力,控制足够的预备队,进一步发挥小兵群的战斗作用,求得在与敌反复争夺中继续大量杀伤敌人,争取最后胜利。

537.7高地北山位于597.9高地东侧,阵地狭窄,地形突出,受敌注字洞南山及537.7高地主峰的火力夹击,既不利于我守,也不利于我攻。敌攻占该高地后,积极构筑工事,架设铁丝网,并对我退守的坑道实施封锁和破坏。

11月10日,第92团突击队利用夜暗隐蔽运动至537.7高地北山友邻坚守的坑道内和敌前沿石岩下,做好一切反击准备。

11日,天下着小雨,雾沉沉的,为反击带来了有利条件。15时45分,537.7高地北山的反击作战开始了。92团反击部队利用炮火急袭效果,以1、7、8三个连分三路迅速突入敌阵,经50分钟激战,守敌南朝鲜军第2师17团1个营被歼灭,我恢复了537.7高地北山全部阵地。与此同时,为配合92团反击,93团以部分兵力一举夺回了597.9高地的11号阵地(系战役开始前友邻主动放弃的),全歼守敌一个连。后来,敌又以约3个营的兵力向597.9高地连续进攻20余次,均被我93团1营和9连粉碎,歼敌1300余人,有力地支援了537.7高地北山之作战。战斗中,9连9班副班长杨国良小组,一昼夜击退敌人21次冲击,歼敌400余人。当战至阵地上只剩杨国良一人时,他机智灵活地运用手榴弹、手雷抗击百倍于己的敌人,最后在两臂负伤、情况危急的紧要关头,手持爆破筒冲入敌群,与突入之敌40余人同归于尽,守住了阵地,志愿军总部授予他“特等功臣”“二级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

我夺回537.7高地北山阵地之后,连夜抢修工事,积极准备,抗敌攻击。不出所料,12日拂晓,敌急以南朝鲜军第2师32、17团和37团残部,在300余门火炮和20余架次飞机的火力掩护下,向537.7高地北山发起了攻击,战斗激烈异常。我92团2、3连,浴血奋战,英勇抗击,与敌反复冲杀,粉碎了敌人多次连续的冲击,予敌大量杀伤。后因我防守分队伤亡过大,弹药消耗殆尽,同时因通信工具损坏,与上级联络中断,加之后方道路被敌炮火封锁,未能得到及时增援,不得不放弃一号阵地外的表面阵地,退守坑道,抗敌进攻。13日,92团继续在537.7高地北山与敌反复争夺,5时40分歼敌1个连,10时又歼敌250余人。入夜,92团以两个连的兵力,在坚守坑道分队配合下,再次反击,恢复了阵地,即以6、4连接替了9、3连防务。在3天的激烈争夺中,92团共歼敌2900多人。但敌人并不就此甘休,随后接二连三地用成营的兵力反扑,激烈地争夺战在537.7高地北山全面展开。战斗异常残酷,6连7班长程荣庆,战斗中三次负伤,在干部伤亡的情况下,挺身而出,代理连长指挥战斗,直到腹部中弹壮烈牺牲。4连7班副班长蒋永德带领2名战士坚守537.7北山5号阵地,山脚下敌人构筑了2个地堡,从地堡发射的火力对我5号阵地威胁很大,关系着537.7高地的安危。蒋永德小组14日在击退敌人多次攻击歼敌400多人,他请求炸掉山下敌人的地堡,经上级批准,他一人两次用手雷炸掉敌人2个地堡,全歼守敌,保证了我537.7北山阵地得以进一步巩固。战后,志愿军总部授予他“特等功臣”“一级战斗英雄”的荣誉称号。

14日至17日,敌人每日都以百余架次飞机和数万发炮弹倾泻在阵地上,山都被打矮了,坑道被打短了,浮土有尺多深。我93团2营先后投入战斗,艰苦奋战3昼夜,打退敌人排至团规模的冲击70余次,歼敌1400余人。17日下午,6号表面阵地被敌占领,阵地上仅剩8连8名同志,仍坚守坑道,与敌战斗。93团在部队伤亡较大的情况下,以参战分队的连、排干部和勤杂人员组成突击队,由三营参谋长赵小五率领,连夜反击,将夺占我表面阵地之敌全歼,恢复了阵地。

17日夜,第12军前线指挥李德生决定以34师106团接替93团,加入537.7高地北山之作战,并传达了兵团首长的意图:希望34师106团能够全部恢复和巩固537.7高地北山,一直坚持把敌人的进攻彻底打垮,兵团不准备再投入新的部队。106团接守537.7高地北山后,认真总结兄弟部队的作战经验,集中兵力扼守要点,首以小分队在纵深强大炮火支援下,在前沿阵地上与敌反复争夺,掩护主力抢修坑道和地面工事,积极改善作战、生活条件,开展立功运动,掀起抢修工事的热潮,尔后依托坑道,以小兵群战术,大量杀伤敌人。18至21日,106团投入4个连的兵力,与敌反复争夺,共击退敌班至营兵力的冲击40多次,歼敌1500余人。9连1班长高守余胸部中弹负重伤,仍顽强战斗,最后握着爆破筒冲入敌群,与敌同归于尽,战后志愿军总部授予他“二等功臣”“二级战斗英雄”荣誉称号。经4天激战和反复争夺,给敌大量杀伤,阵地已基本巩固。

至11月25日,我第12军在537.7高地北山经半个月激战,歼敌7000余人,恢复和巩固了537.7高地北山,彻底粉碎了敌人的战役进攻。至此,上甘岭战役胜利结束。

美军军史家沃特 · G · 赫姆特在《朝鲜战争中的美国陆军》一书中写到:“‘摊牌行动得到了一个令人嘲讽的结局”。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范佛里特则公开承认,这次作战是“战争最血腥的和时间拖得最长的一次战役,使联合国军蒙受到重大的损失”。美侵朝军总司令克拉克说的就更加明确:“‘金化攻势发展成为一场残忍的挽回面子的恶性赌博,这次作战是失败了。”敌人在上甘岭的作战部队则称上甘岭为“伤心岭”。此次我12军参战部队有40个单位和近千名个人立了战功,被授予光荣称号。涌现出一级战斗英雄、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胡修道以及二级战斗英雄、特等功臣6名,二级战斗英雄、一等功臣5名,特等功臣4名,一等功臣41名,二等功以上的战斗集体16个。

上甘岭战役的胜利是古田会议精神再次传承发扬的结果。我12军多年来在古田会议精神传承培育及与敌人浴血奋战中,所锤炼铸造出来的光荣传统、优良战斗作风在上甘岭战役中再次展现和传承,这就是“上甘岭精神”,其实质就是习主席倡导要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的“军魂”标准。

当今我们正走在强军路上,学习贯彻执行习主席强军强国的指示,需要大力弘扬学习“上甘岭精神”,同时要以上甘岭战役中英烈们的英雄事迹为榜样,争做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为实现强军强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本文作者上甘岭战役时任34师侦察科长)

猜你喜欢
上甘岭战役上甘岭坑道
让敌人胆寒让天地动容的上甘岭战役
重释红色经典
你所不知道的上甘岭战役
抗美援朝主题故事片《上甘岭》完成4K精致修复
上甘岭战役的战略复盘
苏联英雄“青年近卫军”在中国
上甘岭:攻不破的东方壁垒
战时指挥所
“上甘岭战役”
半干旱区石质坡面坑道式造林整地小气候效应观测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