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地亚:艺境天工 无远弗届

2015-06-11 08:25
优雅 2015年6期
关键词:天工卡地亚珍宝

展览由“卡地亚风格演变”、“对话五洲”、“神秘时计”、“岁月见证”、“自然主义”、“巧做天工”等部分组成,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空间分别阐释了卡地亚100多年来的珠宝设计史。“卡地亚风格演变”从形制、技艺方面对卡地亚的设计进行了简单梳理,菱形、方形、圆形样式,蕾丝、铂金技艺,丰富多样的设计风格让观众享受了一场美的饕餮盛宴。当所有珠宝商还选择将宝石镶嵌在金银座上时,是卡地亚率先使用了铂金,作为贵金属,铂金一直因为不易操作而被限制于珠宝创作,卡地亚在技术上攻破了这一难题,从此让铂金也开始散发熠熠光辉。展览展出的一款卷轴式冠冕是1910年为茜茜公主的侄女、比利时王后伊拉莎白创作的,卡地亚利用铂金的柔韧性打造了这款钻石镶嵌、蕾丝造型的王冠,延续欧洲十六世纪古典风格,优雅韵味十足。

“喜欢和爱有啥区别?”

“一个是用价值观来判断。一个用的是心和直觉。”

看这场展览时,不断想起这段话。被价格震惊到也好,被光芒亮瞎眼也好,被珠宝沉静的气场镇住也好,在那些珍宝面前,在极致的艺术面前,在令人窒息的美面前,每个人仿佛都原形毕露,喜欢归喜欢,爱归爱,又或者,两者交织融合,浑然一体。

4月18日至7月28日,“艺境天工——中西方珍宝艺术展”在成都四川博物院展出。本次展览精选了来自卡地亚典藏的众多稀世珍宝,与四川博物院提供的众多玉器、漆器和蜀锦等珍贵文物共聚一堂,中西方珍宝艺术同台亮相,构筑了一场东西文化的生动对话。这一高规格的珍宝艺术展也揭开了西南地区2015年第十届“中法文化之春”艺术节的序幕。

作为西方珠宝艺术的代表,卡地亚典藏珍品展现了品牌百年风格演进的传奇历程。这段流光溢彩之旅以1850年代一组珍贵的黄金紫水晶首饰开启,并以1980年代一条风格隽永的老虎项链终结,完整呈现了卡地亚从突破创新的花环风格、先锋大胆的装饰艺术风格、纯真浪漫的自然主义风格、到如今百花齐放、融汇五洲的艺术风格的演变历程。

本次展览展出的最重要的一件作品是曾经属于美国传奇名媛芭芭拉·赫顿的一条翡翠项链,27颗大小均匀的翡翠圆珠润而不腻,堪称玉绿柔亮,极为罕见,这条项链上的翡翠极有可能取材于来自中国的一整块翡翠,无论色泽、质地,还是水分都几近完美,设计师引用传统中国串珠设计,又配以红宝石环扣。这也恰反应出上世纪初期,卡地亚在面对东方文化时的态度和大胆的想象。

“风格”与“工艺”是贯穿整个展览的主线,并透过丰富多样的文物、历史档案、制作工具和多媒体影像来表现。本次展览还将展出来自卡地亚档案馆的37份历史文献和早期的彩色照片底片,均为卡地亚逾一个世纪以来积累的珍贵文献资料。

这条色彩瑰丽的水果锦囊项链为卡地亚为法国名媛黛丝?法罗(Daisy Fellows)特别定制,至今仍是卡地亚的标志性作品。

自创立之初,卡地亚便执着于选择拥有独特颜色、质地和光泽的宝石,并以此为灵感发挥无穷创意,创作出极具风格的作品。百合花、牵牛花等各色花卉,早已在珠宝师们的工作台上绽放。动物在卡地亚的珠宝世界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灵动的造型与珍贵的材质交相辉映,散发出耀眼光芒。从雀鸟及其色彩缤纷、种类各异的鸟类同伴,到小犬、灵龟或鹦鹉,乃至猎豹和鳄鱼,卡地亚的动物世界精彩纷呈。珠宝师们凭借精湛的工艺,以不同的体量、造型和材质进行探索,发掘宝石最本真的美。

“艺境天工” 展不仅讲述了珍宝背后的动人故事——五洲文化碰撞与灵感启迪,更娓娓道来多位历史传奇人物的不凡人生,从温莎公爵夫人到美国传奇女富豪芭芭拉?赫顿,从卡地亚高级珠宝总监贞?杜桑到好莱坞巨星伊丽莎白?泰勒,卡地亚与他们惺惺相惜,并通过变幻万千的灵感创意演绎出彼此对极致之美的不懈追求。

卡地亚的风格演进历程同时也是一幅汇聚了丰沛灵感的创作地图,记录了卡地亚对于大千世界、五洲文明的浓厚兴趣。中国作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泱泱大国,早已成为卡地亚源源不断的灵感源泉。卡地亚深谙开放心态与兼收并蓄的重要性和创造潜力,很早便将中国元素运用于设计语汇中,更将其与精湛的手工艺融为一体。

上世纪开始,大繁荣状态让世界各地的文化有了联结与交流,来自亚洲、非洲等地的地域文化不断冲击着卡地亚珠宝设计大师的灵感,于是便有了除欧洲古典风格以外的各种造型、技艺、色彩出现在卡地亚的珠宝史上,其中,卡地亚设计中的中国元素主要体现在运用典型中国纹饰或直接植入中国艺术品进行再创造,如在化妆盒上镶嵌中国故事、中国画等元素,东西方艺术的碰撞不乏好的艺术呈现;除了首饰,卡地亚也将珠宝与时钟搭配,时钟的准确性足见其技艺精湛程度;展览还陈列了部分卡地亚设计过程的文献记录,印证着岁月在卡地亚珠宝上留下的痕迹。

由于敏锐地认识到传承的重要性,卡地亚于1983年创立了“卡地亚典藏”。 每件典藏作品都由卡地亚通过私人藏家或拍卖会等渠道回购,并依据风格、灵感、材质及工艺等标准精心挑选。卡地亚典藏涵盖珠宝、钟表与器物三大门类,时间跨度自1850年代至上世纪晚期,迄今已收入了1500余件卡地亚历史上极为重要的作品,并且仍在不断扩大。芭芭拉·赫顿的翡翠项链便是卡地亚典藏近期最重要的斩获。

卡地亚典藏环球之旅始自1989年巴黎小皇宫博物馆,本次成都“艺境天工”展是这一世界巡展的第30站。继上海博物馆(2004年)、北京故宫博物院(2009年)、辽宁省博物馆(2013年)和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2014年)之后,四川博物院成为卡地亚典藏在中国大陆到访的第五站。

“艺境天工——中西方珍宝艺术展”

展览周期:2015年4月18日至7月28日

展览时间:上午9:00—下午17:00(16:30停止入场)

展览地点:成都四川博物院(成都市青羊区浣花南路251号)

本次展览之最

中国历次展览中卡地亚展品时间跨度最长的一次,集合了卡地亚自19世纪50年代到上世纪晚期140年来的杰作

卡地亚典藏珍品芭芭拉?赫顿翡翠项链首次对公众展出

卡地亚首次以自然主义为主题,并采用东西对话的思路进行策展

猜你喜欢
天工卡地亚珍宝
天工云锦继梦涟漪佳地
丢不掉的珍宝
“强国工匠”朱小坤 率队成就大“天工”
“硒”世珍宝惠人间
著名导演索菲亚·科波拉执导卡地亚猎豹腕表微电影
2016 年广西工艺美术作品“八桂天工奖” 部分获奖作品选登②
珍宝派对
巧用俏色做文章 浑然成趣巧天工